高中最难背的古诗排行榜(那些考试出现率最高的古诗文到底应该怎么读)(1)

2018年1月1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有关情况。新的语文课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贯穿语文课程各部分,并设置学习专题,将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篇目增加到72篇。

除了高中语文以外,去年9月份,新一批入学的中小学生迎来了新版“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部编本”教材最引人关注的变化之一也是古诗文篇目的大幅增加:小学一年级课本首次加入了古诗,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有古诗文132篇,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与原有人教版教材比,增幅达80%左右;初中6册选用古诗文的分量也增加了。

教育部增加了中小学古诗文的比重,这必然引导语文学习发展方向的变化,古诗文的素养学习更要提前进行。

今天小编就从北大社的经典丛书《跟着名家读经典》中,整理几招带你读懂中高考出现频率最高古诗文的方法——

那些考试出现率最高的古诗文到底应该怎么读?

第一招

条分缕析,逐字逐句品读、理解

准确而细腻的品读和理解是背记古诗文的一大“利器”。拿中考出现率极高的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举例。这首诗抒写离情,清人朱长孺说李商隐的诗“沉博绝丽”,如何从《无题》里体会出李商隐的“深沉、宏博、鲜明、清丽”?

高中最难背的古诗排行榜(那些考试出现率最高的古诗文到底应该怎么读)(2)

当代著名文艺理论批评家吴调公帮我们细腻分析了《无题》里“离别”与“离情”的四个层次,并概言四个层次的逻辑:

离别的时节——“东风无力”之日。

离人的心志——像“春蚕”“蜡炬”一般的爱情的坚贞。

离人的遥想——从自己想象中恋人的爱惜芳华过渡到恋人为自己而苦吟、缅念。

离人的信念——诗人为蓬山有信而切盼,而探寻。

“诗人是抽丝剥茧地写出这一种离情别意的。由于时值残春,别恨和切盼重逢之念倍增;由于要写出切盼重逢,所以从两个角度展开了双方的苦恋的描写;由于苦恋和矢志不移,所以寄意神鸟,决意把美的追求化为永不熄灭的火焰。”

经过这样抽丝剥茧地细腻品评,如何能不更深刻地理解了《无题》里的离情?

第二招

由此及彼,学会在比较中品评

中高考中的很多古诗文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比如同样是涉及那座对着浩渺无际洞庭湖的岳阳楼,在中高考必读、选读的古诗文里就有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所以,背记、理解这些古诗文的另一妙招就是由此及彼,学会在比较中去理解、感悟一篇古诗文的绝妙之处。

这种“由此及彼”的思路,关键在于利用已知、已读的知识去理解情境相似或有关联的新的内容。比如著名的楚辞、唐诗研究专家马茂元曾这样讲评李白的《静夜思》“疑是地上霜”一句: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元帝萧绎《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

高中最难背的古诗排行榜(那些考试出现率最高的古诗文到底应该怎么读)(3)

马先生的讲解就把“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这样就把妇孺皆知、熟稔无比的诗句与中高考经常出现的其他的诗句(《春江花月夜》“空里流霜不觉飞”)联结起来。这种用“用已知带动新知”的方法,不仅能够加深对于已知篇目的理解,更便于新知篇目进入已有的诗词体系,有“一举两得”之用。

第三招

知人论世,不满足于对一词一句的理解

知人论世看上去是“老生常谈”,可却是正确理解和深刻感悟古诗文涵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比如著名古典文学专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袁行霈在讲析《岳阳楼记》时,也特别详细交代了范仲淹的出身贫寒、求学勤恳以及几次贬官的生平。诚然,如果不了解范仲淹出身贫苦而昼夜苦读的勤恳,不了解他力求革除弊政而几次被贬的坎坷,又如何能体会到范仲淹“处江湖之远”时,没有选择清闲自在的“独善其身”而仍然以天下为己任的难能可贵?

再比如,要理解高考出现频率很高的《李凭箜篌引》,也不妨了解一下李商隐为作者李贺所写的《李贺小传》。里面记录这样一个故事:

据说李贺将死的时候,在大白天忽然见到一个穿红衣服的人,骑着一条红色的龙,手里拿着一块写着字的木板,嘴里嚷着要带李贺走。李贺也看不懂上面写的是什么字,就从床上爬起来,跪在地下恳求。那个穿红衣服的人笑着说:“天上的玉帝刚刚建成一座白玉楼,现在就要请你去为这座楼撰写诗文记盛呢!天上的日子多快活啊,哪里像人间这样辛苦!”过了一会儿,就从李贺常住的屋子窗口飘出一缕青烟,空中还传来车子启动的声音和音乐声。过了一顿饭的工夫,李贺就死了。(魏家俊: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

这个故事“把李贺诗歌作品里的梦幻般的境界,搬到现实生活中来,连他的死都被赋予神秘的神话般的色彩”。如果你对《李凭箜篌引》中“出神入幽”的奇绝,对李贺“奇丽谲幻”的“诗鬼”之才很难体味的话,《李贺小传》里的这段故事也足够让你对李贺及其作品有更多的理解。

第四招

融会贯通,与自己的经验相结合

在前一期的中国诗词大会上,最终折桂的武亦姝有一句话流传很广:“‘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古人说没什么好送的,就送你一整个春天吧。这多美啊,现代人给不了你。”

武亦姝这句话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除了其所引诗句自身唯美清新以外,也因她在阅读古诗文时能够与自己的经验相结合,去细腻感知古诗文中“现代人给不了你”的体验。而这种融会贯通和学以致用的方法,也是学习古诗文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和重要的方法。

高中最难背的古诗排行榜(那些考试出现率最高的古诗文到底应该怎么读)(4)

比如,我们都能感觉到秋月的皎洁、柔和,“月光的色相大致是青的,她不像红那样热,也不像绿那样冷,是一种清凉之色,有一种轻柔之感。人们经过一天的劳作后,在月光下小憩,心情自然是恬静、明快的。月色给人以甜美。”我们需要一大段话来描绘,而苏轼“只用了十八个字,就创造出了这个意境”(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梁衡):

庭中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如果你再见到这样的月色,深刻体味过苏轼之文的读者们,很容易会在脑海中浮现“积水空明”和 “藻荇交横”的情境,而这种联结也更加深了你对苏文的记忆。这便是学以致用的妙处。

名作欣赏40年精华读本——

“跟着名家读经典”丛书

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

丛书浓缩《名作欣赏》杂志四十年精华

萧乾、周汝昌、施蛰存、程千帆、袁行霈

叶嘉莹等中国现当代一流人文学者

为你的经典阅读导航

被誉为“语文教师教学参考的圣经”

高中最难背的古诗排行榜(那些考试出现率最高的古诗文到底应该怎么读)(5)

历时五年,这套“语文教师教学参考的圣经”全新修订!

每篇文章都附有作者介绍并精心撰写了推荐词,这些推荐词就如同一幅精心绘制的“导览图”,让你很快了解到篇目里最触动人心的观点、最精彩绝伦的评论。

部分作品附有原文,可以让你在观看名家解读前,或者阅读完名家解读后对经典作品一睹为快。

精选大量精美的中外版画名作,这些名画伴着名家对名作的解读,相得益彰。

高中最难背的古诗排行榜(那些考试出现率最高的古诗文到底应该怎么读)(6)

在这套书里,

你会读到——

这样的“辣评”:

“秦淮河里的船,比北京万生园、颐和园的船好,比西湖的船好,比扬州瘦西湖的船也好。”(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这种流水账的句法,是浅白散漫,不是什么腴厚不腴厚。船在“河里”也有语病,平常是说“河上”的。就凭了这样的句子,《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能称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吗?就凭了这样的一二十篇散文,朱自清能称为散文大家吗?我的判断是否定的。

——余光中评朱自清散文

收录于《中国现当代散文戏剧名作欣赏》

这样的“美评”: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所谓“人生自是有情痴”者,古人有云“太上忘情,其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所以况周颐在其《蕙风词话》中就曾说过“吾观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别有动吾心者在”。这正是人生之自有情痴,原不关于风月。

——叶嘉莹评欧阳修的词

收录于《宋元文学名作欣赏》

这样的时代风华:

阮籍常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世说新语·栖逸》注引《魏氏春秋》)

阮籍驾着自己的困惑、执着、哀怨、愤懑,他要走出常规,走出社会,走出这龌龊的尘世,去寻找那边竹林,寻找昔日的朋友,寻找邻家的才女……然而,竹林何在?朋友何在?才女何在?终于,车迹“穷”了,他恸哭而返。阮籍的“哭”与“返”,已不仅仅是一种生命行为,而且具有了哲学意味。

——李建中评《世说新语》

收录于《魏晋南北朝文学名作欣赏》

这样的大家风骨:

一天萧红、萧军夫妻买早点,发现包油条的纸竟然是鲁迅先生的手稿,于是索要回来,并寄给鲁迅先生。没料到鲁迅先生在给萧军的回信上却说:

“我的原稿境遇,‘许’知道了似乎有点悲哀;我是满足的,居然还可以包油条,可见还有一些用处。我自己是在擦桌子的,因为我用的是中国纸,比洋纸能吸水。”(1935年4月13日——上海发鲁迅书信)

据许广平先生说,鲁迅先生似乎不愿意存些什么“手迹”之类给人们。这是和一些到处“题字”企图不朽的“大人”“先生”们有所不同。

——萧军为鲁迅先生的书简注释

收录于《中国现当代散文戏剧名作欣赏》

这样的久违的唯美诗篇和一代宗匠:

微风拍着羽翅/在柔嫩的沙子上飒飒地写下迷离的文字。

微风向洁白的河堤吐出低低切切的絮语/盈盈秋波传递。(意大利 邓南遮《夏日谣曲》)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邓南遮确实是久违了。一代文学大家邓南遮,以其唯美主义诗歌、小说和戏剧,曾在本世纪初期风靡意大利和西方文坛。徐志摩称他为“诗翁君王”“一代宗匠”。

——吕同六评邓南遮

收录于《外国诗歌名作欣赏》

大师赏评,意蕴丰瞻。我们的读者曾和我们分享过他们阅读这套书的体验:

“像朋友在深夜跟你在叙述,叙述他走过的千山万水。那么多篇章,有温暖的,有明亮的,有落单的,有疯狂的,有无聊的,有胡说八道的。当你辗转失眠时,当你需要安慰时,当你等待列车时,当你赖床慵懒时,当你饭后困顿时,应该都能找到一章合适的。”

高中最难背的古诗排行榜(那些考试出现率最高的古诗文到底应该怎么读)(7)

点击小程序(上方图片)即可下单

快来找找最适合你的那本书吧!

- 版权信息 -

作者:张亚如

本期编辑:王薇

本期编排:佳怡

长按图中二维码可进行识别关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可以直接购买全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