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5日是第七个“中华慈善日”,也是上海慈善周开启的首日。

起了个大早的吴佳辰把自己打理得“清清爽爽”,来到南京西路丰盛里三楼,“多•幸福咖啡馆”今天正式对外开业。

作为一名咖啡师,吴佳辰将和另外4名同样患有自闭症的员工正式开启朝十晚七的职业生涯,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收入。

自闭症中心工作怎么样(南京西路多幸福咖啡馆)(1)

自闭症中心工作怎么样(南京西路多幸福咖啡馆)(2)

吴佳辰为顾客下订单的同时,会仔细询问对方对温度和浓度的要求。

自闭症中心工作怎么样(南京西路多幸福咖啡馆)(3)

吴佳辰说自己擅长做摩卡,一旁的小伙伴夏泽慧说自己最拿手做草莓薄荷气泡饮。

“多•幸福咖啡馆”位于多特瑞六感体验中心的一隅,共配备5名自闭症员工和1名带教老师,他们与多特瑞六感体验中心的其他员工作息相同。

带教老师主要在旁观察,协助处理一些初期的突发意外,之后慢慢淡出自闭症员工的职场。

市场化的价格、标准化的服务,咖啡馆的发起人之一华东师范大学科学康复系副教授陈东帆希望,未来“幸福咖啡”能依靠口味,而非自闭症的特殊标签,在咖啡馆林立的上海成为新晋网红,走向全国。

自闭症中心工作怎么样(南京西路多幸福咖啡馆)(4)

自闭症中心工作怎么样(南京西路多幸福咖啡馆)(5)

自闭症中心工作怎么样(南京西路多幸福咖啡馆)(6)

整个过程一丝不苟。

自闭症中心工作怎么样(南京西路多幸福咖啡馆)(7)

自闭症中心工作怎么样(南京西路多幸福咖啡馆)(8)

李泽华(图左)和王相晴主攻烘焙,学习训练一年以来,她们已经具备了初级点心师的能力,可熟练制作曲奇饼干、瑞士卷、蛋糕等各种点心。

他们的康复老师上海小马过河启星艺术发展中心—上海博爱儿童康健园主任王恒民告诉记者,以制作咖啡为例,正常人可能学习几天就能上手。但为了让自闭症患者熟练掌握,康复老师将咖啡研磨、咖啡萃取、牛奶拉花和咖啡机清洁等各种步骤进行分解细化,打造了一套规范化流程和训练课程,反复训练。表面上自闭症患者在做一杯咖啡,实际上他在进行认知执行功能训练。

自闭症中心工作怎么样(南京西路多幸福咖啡馆)(9)

自闭症中心工作怎么样(南京西路多幸福咖啡馆)(10)

自闭症中心工作怎么样(南京西路多幸福咖啡馆)(11)

薛皓升在王海波老师的指导下,现场展示刚接触没多久的T恤喷绘。

自闭症中心工作怎么样(南京西路多幸福咖啡馆)(12)

自闭症中心工作怎么样(南京西路多幸福咖啡馆)(13)

三件T恤喷绘都是薛皓升自己独立完成的。

自闭症中心工作怎么样(南京西路多幸福咖啡馆)(14)

自闭症中心工作怎么样(南京西路多幸福咖啡馆)(15)

郑骏杰年初刚接触插花,现在已经能独立完成一个作品。

“多•幸福咖啡馆”脱胎于华东师范大学“幸福之花”研究基金课题《基于机器人技术的孤独症儿童社交障碍干预系统》项目。

2014年陈东帆副教授和王恒民主任合作研究自闭症患者基于职业目标的精准康复训练核心课程。首先学讲话发声,接下来学会和人打交道,然后学会怎么做事情,最后再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经过多年论证,课题组认为咖啡、烘焙是自闭症患者最合适的职业技能。

2022年年初,“幸福咖啡馆”实训基地作为“幸福之花”项目的落地形态,在文定路博爱儿童康健园楼下开业。

类似于早年上海街头常见的“前店后厂”模式,自闭症患者在二楼博爱儿童康健园接受课程培训,完后在一楼“幸福咖啡馆”进行实操训练。整个文定路培训基地,作为自闭症员工的“中央厨房”,孵化成熟后输送市场。

自闭症中心工作怎么样(南京西路多幸福咖啡馆)(16)

咖啡店价目表。

自闭症中心工作怎么样(南京西路多幸福咖啡馆)(17)

自闭症中心工作怎么样(南京西路多幸福咖啡馆)(18)

每做好一杯咖啡,吴佳辰都会将工作台收拾干净。

自闭症咖啡馆在申城已不新鲜,但实际运营后,不少都面临了生存压力。

如何让这一模式走得更远,辐射更多的自闭症患者,陈东帆坦言:选址必须位于市中心的CBD,客流大,自闭症患者才能更多地跟社会交流。咖啡馆要生存下来,就一定要为客户提供是优质的产品——一杯味道醇厚、好喝,复购率高、售价能覆盖成本的咖啡。

自闭症中心工作怎么样(南京西路多幸福咖啡馆)(19)

栏目主编:张春海 文字编辑:张驰 图片编辑:张驰 编辑邮箱:8903168@qq.com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海沙尔 摄影报道

来源:作者:海沙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