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林来说,从知道妻子怀孕的第一天,自己就被某种情绪无比的激动着。
是呀!35岁结婚的小林,不知道为什么,妻子前面两胎竟然都流了,第三胎怀上,两口子所有保胎措施,做到无微不至。
妻子怀孕,对小林整个家来说,更像一场“战争”
好在这一胎,小家伙很争气,每次孕检,医生都告诉小林两口子,胎儿一切正常。仅是小林血型为A型,小林妻子是O型,怕未来有溶血的可能,所以医生建议吃一些中药。不敢怠慢,整袋的中药从医院买回来,还怕医院代煎药效不好,自己买了一个电煎药壶,总要把中药汤颜色熬到黑咖啡色为止。
就那二三个月,小林家到处散发的中药味,久久不散。
但后来,有一个专家说:中药对溶血其实并没有临床证明有实际作用。小林妻子如释重负,因为每天一碗中药汤,已经吃出了“心理恐惧症”了。
中药让小林妻子深受其苦
左盼右盼,等到了生产的日子,也一切顺利,顺产,孩子8斤3两,一家人乐坏了。
孩子出生,和大多数城市家庭一样,小林继续上班挣钱,小林丈母娘到小林家里帮忙,虽然孩子给家庭带来很多的忙乱,但大家都乱并快乐着。
日子一天一天过,一转眼孩子两岁了,小林觉得有一点小问题,就是两岁的孩子,还不会叫爸爸妈妈。但当小林说起这个顾虑的时候,丈母娘就说:“没事的,贵人语迟,说明孩子将来有福。”因为是第一个孩子,小林说真的也不太懂。
隔代教育
等到孩子三岁,小林发现,孩子的语言仍然就一些非常平常的音节,说一些整句子依然很困难。这下小林两口子都有点着急,只是小林丈母娘依然认为这不是什么大事。到后来,小林夫妻将孩子带到医院做了检查,但孩子的口腔没任何问题。医生问到孩子在家里的语言环境问题。
医生的话,引起小林的反思,小林发现:丈母娘来自农村,并不会说普通话,但自己是江苏来的,妻子却是温州人,夫妻两人在家里交流,都是用普通话。但小林妻子和自己亲妈说话,一直用的是特别难懂的温州方言。
温州方言,属于浙江最难懂的语言之一
另外,小林还发现,因为丈母娘不会说普通话,小区里的老人,带孩子的不少,但说的大多是杭州话,所以,小林丈母娘因为语言沟通的问题,就很少带孩子到下面的小区玩,去的最多的就是附近一家超市。
小林认为:孩子到三岁了,语言发育依然迟缓,和家里的语言环境应该有很大的关系。把这个想法说出来,医生也认为小林的想法非常有道理。
此后,小林非常委婉让丈母娘回了老家,让妻子自己带孩子,并且有意识的制造家庭的语言环境,甚至孩子喜欢看动画,原来因为看《猫和老鼠》,而这部动画片很少有语言对话,小林就专门挑一些中文语言特别丰富的动画片,给孩子看。同时,两口子只要有时间,就跟孩子尝试着对话。
孩子学语言
这一系列的方法,果然非常奏效,几个月之后,孩子的语言大幅度提高。此时,小林开始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识字,不过,小林没有准备所谓的识字卡片,一是尽量每天抽一定的时间,陪孩子读话本,读的时候,小林抓着孩子的小手,随着自己读的速度移动;二是带孩子外出,无论是外面就餐还是出行,只要有文字的东西,比如交通指示牌、餐馆招牌、路边广告牌,都成了教孩子认字的工具。三是让孩子听大量的故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这样进行较强的语言训练,孩子的语言突飞猛进,小林一家子也终于打消了顾虑。
,温馨提示:如果夫妻两口子,不是同一个地方的人,家里的语言体系是混杂的,就一定要特别注意,如果遇到这类孩子,都三岁仍然存在不能说长句,语言表达意义含糊,就一定要注意,要积极反思,是不是你家庭的语言环境出了问题。小林当初也跟妻子商量,要求她们母女在家里也尽量说普通话,但后来发现完全不现实,因为她们太习惯于用方言交流。
另外:当孩子有一定的语言表达,涉及到一定的识字教育,小林将识字教育,和生活中的所有场景结合,这个方法非常好,因为当孩子将文字和生活场景结合起来,会强化文字的生活关联性,而且更加提升了孩子对文字的兴趣度。
语言发育迟缓,大多数不是智力问题,而要检讨的,是家庭语言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