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要有点景,点景是山水画的重要内容之一。山水画中的那条、舟楫、车马、人物、动物皆源于自然,点景虽小,却体现了人文精神、生活状态、中心思想,同时在画面中乃点睛之要,不可忽视。
亭的画法
亭子在山水作品中可以独立存在,不与任何景物 搭配,亦可自然成景。亭子可供游人游赏过程中驻足休息,纳凉避雨,极目远眺,为自然风景增美,大都建立在山顶、平台、岸边等视线开阔之处。↓↓↓
亭子形式很多,有茅亭、木亭、石亭,又有三角亭、四方亭、八角亭、圆亭,有攒尖、歇山、重檐,大多独立一体,也有与廊榭组合,或倚墙之半亭,生活中多见,可在浏览、写生中多观察,考虑如何纳入作品之中,转换成笔墨来完成。↓↓↓
画亭之法,其形各异,择其地势安置,亭子形制也要符合地理环境。↓↓↓
亭子的笔墨技法简单,一般为中锋勾线,按其形由上往下画,既先画顶,顺序而下,这样好掌握形状变化,控制大小宽窄,下落在台基之上,必有角是虚,有山石或树木掩映。注意空灵、开阔,着色可随其画面调整,宜清雅,不可过于凝重。↓↓↓
凡画山水,多有以屋宇点缀者,屋宇在山水中犹如人之眉目,乃画之眼,既不可少,也不可多。↓↓↓
房屋在画中应简要,不可过繁,其整体结构只看房屋之三面即可,一正面、一顶坡、一山墙。一般起手先为顶坡,一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顺序连人字坡,在下接正面墙和山墙,然后设制门、窗。↓↓↓
此为一般房屋之基础,初学先练习此法,以简单造型组织组合:两间平置法、两间斜置法、三间错落法。由一间、两间、三间的组合,再到五七间组合,熟悉其安排规律、疏密空间,注意房屋必有参差错落,必有空间。房屋前后可置树木,曲折迂回有路可通为上,连接不断可成村落。↓↓↓
一组房屋之变化须从多方位取势,生活中房屋整齐堆满,方正平直,如果把四合院按规矩安放在山水画中则不妥,反而呆板无艺术性可言。山水画中展示的房屋,要排在方正规范,拉开打散重新组合,其形有景、委婉曲折、高低上下、层次错落。↓↓↓
房舍组合,以平房为基础,可设瓦房或草屋,亦有间而用之。每组房屋连接,有平行,有斜接,房舍有大小,有主次,随意错落,又有树木荫其左右,或置于前后。注意要点是曲折转换必须形成“之”字结构方美。↓↓↓
此篇在传统技法中多有体现,以茅舍、陋屋为主,画法宜拙而率,不可过于工细,古朴拙厚,用笔须有力,墨略干。↓↓↓
北方农村房屋为土石木结构,有砖墙、石墙、土墙,有瓦房、有石板房、有茅草房,简朴而古拙。画时要有厚重感,用笔宜拙,墨渴而干,枯笔、焦墨。↓↓↓
甘陕晋农村,这突显其特点,屋后点以粮囤、柴垛,加以土围,黄土为色;有的地方屋顶平缓,因雨少而成,树为蟹爪,增添古拙特色。↓↓↓
沿山坡设居,柴门、乱舍,径通田畴,院落空旷,有碾磨、墙梯、柴垛、鸡舍,皆生活景象。↓↓↓
山城小镇画法。下方为北京郊区之山村,有坡、田,树木掩映着数间瓦舍,于万山之中有生机。上面所画为南方山中小村,沿山路拾级而上,房舍逐层叠高,路蜿蜒而房屋随之曲折,近大而疏,远小而密,山间曲水悬瀑布,平添自然之柔美。↓↓↓
吊脚楼画法。在四川、贵族和两湖多有吊脚楼,木结构,浮瓦,比普通房屋结构更为繁复。初学者必须在前面房屋画法的基础上,去实地写生方可习得。↓↓↓
云南写生。现在的房屋建筑结构已改变了以前的木架、草顶、竹楼、篱笆的特色,与早年写生房舍已大不同,故写现代生活的瓦房、蕉林、棕榈、椰林,亦有新生活之新面貌。笔墨技法是为时代服务的,要与时俱进。↓↓↓
云南山民居示范。↓↓↓
江南水乡。以江浙为主,很多古镇的现状得以保护,写生时可以很好的观察。房屋结构以砖石为主,青瓦白墙壁,绿荫遮顶,曲水过村,舟穿河港,桥接路巷。↓↓↓
不论水乡有多大,看似一片房舍,则由近及远,渐进而行,先画科前面的房屋,依次递进。“之”字形转折,总离不开一、二、三间法。画一边接两边,相互呼应顾盼,再间以石桥。房屋结构外形要有变化,面面相视有情,留出水面、曲路,再穿插树木遮荫、虚实相间即可。↓↓↓
长江沿岸有些小村,上接山城,下连江水,间有吊脚楼,下面是太湖边上水乡,多水少山,有舟代步,其简明线条组织化一,明快秀美,是水乡之特点。↓↓↓
江南水乡小品,由近至远,有实有虚,渐次推进,曲折幽深。↓↓↓
古人在传统山水画中多有各式门墙。↓↓↓
墙垣画法,用笔大多为中锋勾勒。得其形,表现为复合材质,其形各异,在画面中通过曲折转换加之树木、房舍,有掩、有露,虚实变化,作为点景,应有生活气息,注意以突出情趣为佳。↓↓↓
楼阁画法。↓↓↓
庙观画法。↓↓↓
(素材摘录自《中国山水画技法教程 点景法》,白崇然著 ;华夏出版社2019年出版,节选网络共享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深入学习,请从正规渠道购买正版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