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被后人称之为茶圣的原因(弃婴丑陋口吃)(1)

陆羽是谁?

《茶经》,一部无人可以超越的茶界巅峰之作。茶圣,一个神一般的标签。

除此之外,茶圣陆羽就像一个“空气人”,他可能是大唐才子中最迷幻的存在。就连陆羽自己在《陆文学自传》中也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始三岁,惸露,育于大师积公之禅院。”

陆羽被后人称之为茶圣的原因(弃婴丑陋口吃)(2)

陆羽从何处来,恐怕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大唐帝国的复州竟陵(湖北天门),一个奄奄一息的三岁孩童,被遗弃在湖边。陆羽的人生开局,是弃婴。但若只是弃婴也就罢了,还相貌奇丑,还口吃。

也许是陆羽命不该绝,龙盖寺的智积禅师出外办事,恰巧经过那座小桥,忽然听到大雁悲鸣,中间还夹杂着孩子的啼哭。既然遇上了,就是有缘,他便把这个孩子抱回龙盖寺。

陆羽被后人称之为茶圣的原因(弃婴丑陋口吃)(3)

活下来之后,还得有个身份标签——名字。得《蹇》之《渐》,其辞曰“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因为自己被捡到时正巧有大雁的羽毛落在陆地,再想想虽然是弃婴,但为何就不能是天生的鸿雁呢?于是,按着这段爻辞,此孩儿取名“陆羽”,字“鸿渐”。

陆羽被后人称之为茶圣的原因(弃婴丑陋口吃)(4)

寺庙里的时光很清静,小陆羽跟着智积禅师吃斋念佛,渐渐长成了一个“小沙弥”。但是,这个小沙弥并没有学佛正式出家,而是爱上了儒学。因为理想与信仰的不同,陆羽被赶出了龙盖寺。

离开寺庙的陆羽,在举目无亲,连活下去都成了问题。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因为相貌丑与说话不利索,他投奔戏班,专演丑角讨生活。神奇的是长得磕碜又口吃的陆羽,居然是整个戏班的票房保证,只要他登台,场场爆满。

陆羽被后人称之为茶圣的原因(弃婴丑陋口吃)(5)

因为天赋异禀,陆羽很快因为搞笑艺人的身份声名鹊起,在当时湖北地区的演艺界,陆羽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演戏红了,陆羽开始转做幕后,根据自己的舞台经验写下了一部关于戏剧的理论著作——《谑谈》三篇,类似于《喜剧宝典》。

陆羽被后人称之为茶圣的原因(弃婴丑陋口吃)(6)

一时间,坊间纷纷有言道:“不入流的优伶圈,出了一个文化人。”当竟陵太守李齐物看了陆羽的作品,了解了他的身世后,他更加欣赏这个貌不惊人,却胸有丘壑的十六岁少年郎。即刻便举荐陆羽到当时火门山的名士——邹夫子那里去拜师学习。

陆羽被后人称之为茶圣的原因(弃婴丑陋口吃)(7)

一次偶然的机会,邹先生指名让陆羽为其煮茗烹茶。七年攻读之余,陆羽每日除了离不开书本,同时也离不开茶。二十岁那年,陆羽又结识了礼部员外郎崔国辅,前往帝都长安。不过在注重门第出身、风姿仪表的大唐王朝,陆羽说穿了就是一个没经验、没人脉、没背景的“三无人员”。

陆羽被后人称之为茶圣的原因(弃婴丑陋口吃)(8)

丧气的陆羽也只有在品茶时才会得到一点欣慰。当崔国辅看到陆游整日钻研茶道与茶叶时,不经意地说道:“你这么喜欢研究茶,有没有想过把它做成学问?”

世俗之人,皆以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功名利禄,但是他陆羽的初衷并非如此。也就是在这一刻,陆羽终于发现了那个只属于自己的世界。当陆羽决定研究茶道的那一刻开始,他的生命便开始了一场蜕变。公元756年,二十三岁的陆羽踏上了他的“寻茶”之路:

陆羽被后人称之为茶圣的原因(弃婴丑陋口吃)(9)

陆羽这一走,就注定要改写“茶”的命运。崇山峻岭间,他攀山越岭,分析不同地区茶叶的性状;碧波荡漾里,他扬帆泛舟,调研各地灌溉水源的差异。即便安史之乱的爆发让各地生灵涂炭,人们纷纷逃命,他依然在茶园中安之若素。

陆羽被后人称之为茶圣的原因(弃婴丑陋口吃)(10)

在大唐,如果一定要和茶圣陆羽比肩“行走的力量”,也许只有唐僧唐玄奘了。唐玄奘,天竺求法,经历无数磨难,成为一代圣僧,名垂千古。陆羽,寻山问水,穷究茶理,转展大半个华夏,二十年如一日,写成《茶经》。一个弘扬佛法,普度众生;一个广宣茶道,利国利民。

在陆羽之前,人们习惯于把那些可以冲泡的树叶称作荼(tú)。“荼”“茶”二字,一笔之差,意思却相去甚远。陆羽之后,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这才固定了“茶叶”这种搭配。

陆羽被后人称之为茶圣的原因(弃婴丑陋口吃)(11)

此外,陆羽与书法家颜真卿、诗僧皎然都是忘年之交。大历八年春,颜真卿主政浙西,一时间,儒雅风流汇于江左,众人雅集湖州,张志和兴之所至,赋诗一首:“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席间,有一人长得磕碜又口吃,但他为大家煮的茶,却人人称好——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学有所成的陆羽。

陆羽被后人称之为茶圣的原因(弃婴丑陋口吃)(12)

能研究茶叶,陆羽的茶艺自然非同小可,煮茶必取佳泉,他将煮水分为三个阶段:一沸、二沸、三沸。认为一沸、二沸之水不可取,三沸之水最佳,即是当锅边缘水像珠玉在泉池中跳动时取用。陆羽曾为唐代宗煮茶,揭开盖碗,清香扑鼻,茶色清澈,饮来香甜满口,皇帝连连点赞。

陆羽被后人称之为茶圣的原因(弃婴丑陋口吃)(13)

公元780年,陆羽打磨了二十多年的《茶经》,刊行天下,陆羽之名震惊了整个大唐。不论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纷纷珍藏。

《茶经》是世上现存最早、最完整、也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它将茶事升华为一种艺术,推动了整个茶文化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将陆羽推到了茶学宗师,茶道鼻祖的地位。

陆羽被后人称之为茶圣的原因(弃婴丑陋口吃)(14)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就在众人四处打探陆羽,甚至皇帝下旨延请他入宫任职的时候,陆羽却唱着这首《六羡歌》消失在了山水田园,徒留下“茶圣”的传说千古流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