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冷知识北斗(北斗文化如何演变)(1)

北斗七星对应星宿名

自商周时期,对于天文方面的研究就已经被记载下来。在有关商朝出土的甲骨文上记载的一些卜辞中,曾提到日食,月食和若干星辰命名。而在西周时期,天文学有了相当的进步。在《诗经》中曾提到了众多星宿名称。

而北斗星的真正命名形成于于汉代的《史记》,《史记》记载:北斗七星,所谓“旋 、玑 、玉衡以齐七政。”平旦建者魁 ; 魁,海岱以东北也,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 ,皆系于斗。

“北斗”这一名字已经初步形成。它较为详细的记载了北斗这一名字的来历以及当时人们对它的了解。再往后的引《春秋运斗枢》更为详尽的写出来北斗七星的来源:第一天枢 ,第二旋 ,第三玑 ,第四权 ,第五衡 ,第六开阳 ,第七摇光。第一至第四为魁 ,第五至第七为标(杓),合而为斗。自此,北斗七星的名字完整了。

历史冷知识北斗(北斗文化如何演变)(2)

天空上的北斗七星

何为北斗信仰?

1.当“北斗”成为北斗信仰

北斗星具有农业方面的信仰。由于北斗七星的特殊形状以及具有高辨识度等特点,在以农业为主的古代中国中占有相当高的文化地位。

在天文历法发展初期,由于没有有效的工具或者完备的知识体系进行计时农耕,当时的人们智能依靠占卜或观星象来判断何时进行播种等农业活动。而北斗七星的形状仿佛一个勺子,在夜空上又十分明亮,这给了古代人民启发,他们决定按照其北斗的形状规律来定时进行农业等传统活动。

同时,北斗七星的活动也很有规律,它的斗柄旋转一圈正好为一年四季,这为古代先民创造历法奠定了基础。我国最古老的天文历法文献《夏小正》就提到了以北斗为观星计时的工具:正月初昏,斗柄悬在下,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七月,斗柄悬在下,则旦

历史冷知识北斗(北斗文化如何演变)(3)

丧葬文化

而到了《鹗冠子·环流》则说:斗柄所指的方向为四季,往东则春天,往南则是夏天,而往西则是秋天,那么往北则为冬天。记载的更为详细清晰。从此以后,人们以斗柄计时,北斗七星开始成为了农业和节气的象征,同时也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北斗星具有政治方面的信仰。在古代的政治体制中,皇权至上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为了维护统治,古代的帝王们会采取多方面的手段进行安抚和控制。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进行思想文化上的统一以及传播。北斗的位置接近北天极,同时又十分明亮好辨认。

这些因素导致它在当时被认为时最特殊的星宿。而且它是被众星宿所环绕进行旋转的,在位置上处于中心。张衡在《史记.天官书》中曾提到:一居中央 ,谓之北斗 ,四布于方各七 ,为二十八舍。这表明了北斗在二十八星宿中的特殊地位,它是一直位居正宫的。北斗位于中心星宿为它成为帝星奠定了基础。

历史冷知识北斗(北斗文化如何演变)(4)

早在殷周时期,人们就将其视为统一其它的星座:据有关考古文献记载,殷人在进行祭祀是,曾用北斗星作为帝王的代表,还会有“王之佑”等词汇的出现。这些都为之后北斗星的超高地位打下了基础。所以,自古以来北斗星就被认为统领的代表,具有一定的政治信仰。

北斗星具有一定的神秘文化信仰。这里的神秘文化是指古代的人死后的传说与墓葬文化。古代人们认为人去世后灵魂会归于天地之间,天就是指北斗星。人们相信北斗星就是人们死后灵魂的归宿。故而对于其更加崇拜信仰。

而在《西京杂记》中曾记载:胜者终年有福 ,负者终年疾病 ,取丝缕就北辰星求长命乃免。那时的人们为了身体健康而祈求甚至崇拜北斗七星。而在于《三辅黄图》中也曾说道:取丝缕就北斗星辰求长命乃免。这些文献的记载充分说明了当时北斗星与人的生命灵魂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

历史冷知识北斗(北斗文化如何演变)(5)

河坑土楼群“北斗七星”

汉代“北斗信仰”的发展

1.汉代天文学的发展与进步

汉代的天文学和历法的编制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西汉时期的《太初历》以及汉成帝在位时的《三统历》,还有东汉时期的《四分历》相对于之前都有了更为精细的描述。同时也对北斗的相关历法天文扩展的更为全面。

《史记 ·天官书》云 :“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这时的二十四节气,阴阳五行甚至四季轮回都要归于北斗。这样的文献记载还有许多,例如:《淮南子.天文训》就曾说:两维之间,九十一度十六分度之五而升,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 ,以生二十四时之变。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钟

其意思主要说了北斗对于一年四季的时间变化的影响。那么从文献中可看出,北斗决定着四季于二十四节气,万物生长受其制约,农耕劳作根据它的引导进行有序规律的活动。《淮南子 ·本经训》日:“瑶光者 ,资粮万物者也。”汉朝天文学的理论扩展使得北斗在农业于星象方面的地位大大提升。

历史冷知识北斗(北斗文化如何演变)(6)

天文历法

2.汉代“天人感应”思想的促进

西汉初期为了调养生息,促进社会发展,安抚战乱后的百姓。西汉的统治者推行“黄老”学说,且主张“天人感应”。这一理论借用大量的阴阳家思想要素,与秦朝严苛的法家思想不同,提出者董仲舒将天塑造为一个具有人格色彩的宇宙最高主宰,主张天人合一,天的喜怒哀乐都会通过人世间的自然现象体现出来。

君主受命于天,百姓如违抗君主,就是违抗天意。但同时君主也需谨慎,应该顺应天意而为,如有违抗,就会有天灾警示。这其中包含了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而“北斗”这一被称为“帝车”的星宿,自然会被具有其天人感应思想的人民所崇拜重视。“帝车”这一称号来自于出土山东嘉祥武氏祠的“天帝巡行图”中的天帝坐于车中,有人说其为北斗巡行图,天帝坐于车中,将北斗七星作为其活动场所。

历史冷知识北斗(北斗文化如何演变)(7)

北斗巡行图

《史记.天官书》云:“斗为帝车 ,运于中央 ,临制四乡”。汉代人都将北斗七星视为帝车,到了凡间自然就将帝车映射到皇帝身上,《后汉书 ·刘瑜传》中刘瑜将帝王喻为“北辰之尊,神器之宝”,而皇帝为了顺应天意,统一权利,也将北斗视为自己的化身。正所谓君权神授,北斗帝车这一比喻恰好印证于此,汉代的帝王们通过此来增强权利和权威。《诗含神雾》 日 :“圣人受命必顺斗,张握命图。

3.汉代谶纬之学的推动

“谶纬”,“谶”是用诡秘的预言作为神的启示,预示着吉凶祸福和治乱兴衰,而“纬”则指用“神意”来解释儒家经典的纬书。

谶纬的内容大多含有阴阳五行思想,两汉时期的统治者们将其作为一种统治工具。由于与儒家思想有关联,加之又统治者的推动,造成了谶纬的流行。而北斗在其中又变为了掌管生杀大权之神,将人的生命与命运全系于它的身上。

后汉书·文苑列传·赵壹传》:“收之于斗极,还之于司命”。表明了在东汉时期,已经北斗七星主管生死的观念。由于北斗主杀,当时的人们希望通过祈祷北斗来延长自己的寿命,或者改变命运。《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曾记载了孙权为病重的吕蒙:命道士于星辰下为之请命。综上所述,汉代的谶纬之学的盛行导致了星宿学说的快速发展,而北斗信仰也在其中不断的被完善和扩充。

历史冷知识北斗(北斗文化如何演变)(8)

北斗星君神像

人们对于北斗的认识不再是仅限于是年月与帝车的象征,北斗的影响已经落于每一个人心中,小到琐事,大到国事,北斗信仰被谶纬所推动并发展着。

汉代“北斗信仰”的地位

除了上述的政治与农业和思想方面的北斗信仰外,北斗信仰还有一个显著的丧葬文化的特点。曾侯乙墓中有一个大大的篆书斗字,象征天极北斗,而且还有二十八星宿的名称 。其左右两边绘虎和龙的图形 ,正好是四象中西方白虎,东方青龙的模样。这会索命从战国时期就有了墓葬方面的北斗信仰。

这一信仰到了汉代达到了当时的高峰,无论是丧葬文化,还是军队出征:汉武帝征伐南越时制作斗旗。无论是农业活动,还是祭祀活动,都有北斗的存在。这些组合在一起成为了汉代的“北斗信仰”。

可以从汉书中看到:天凤四年八月,“莽亲之南郊,铸作威斗。威斗者 ,以五石铜为之,若北斗,长二尺五寸 ,欲以厌胜众兵。既成,令司命负之 ,莽出在前 ,人在御旁。”汉代的人们崇拜北斗,信仰北斗。这些都提高了其地位。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历史冷知识北斗(北斗文化如何演变)(9)

北斗四季变化

结论

综上所述,汉代的北斗信仰是由农业,政治地位,神秘思想等共同组成的,它可以分四季,定历法,还可以决定王朝的兴衰,个人的生死,它还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君权体系,在古代备受崇敬。同时,它还影响了古代的儒家等思想文化,最后被道教等教派所吸收。它在古代一直备受人们的重视与信仰。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

2、班 固.汉书【M】

3、汉代北斗信仰的文化意涵 甄尽忠

4、汉代的北斗信仰考 张黎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