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顶商人胡雪岩,以贫贱的钱庄学徒出身,短时间中事业崛起,成为晚清金融事业中的一个奇迹。历点清朝历史,商人获仕、戴红顶而又黄马褂者,唯此一人耳。

胡雪岩著名的晚清红顶商人(红顶商人胡雪岩)(1)

一直以来, 中国自古以来奉行以农立国的国策,成了一个古老而封闭的农业大国。轻商重农氛围浓厚,所谓无奸不商正是一种文化的写照,唯独对商人银子垂涎三尺,一点也不鄙视。从商者在官府的排挤、打压、盘剥、侵渔下倒闭、破产,在赢者通吃、毫无监督的衙门面前,商人无疑是个弱小的猎物,生杀予夺握在官们的手中,毫无还手与议价的能力。

胡雪岩著名的晚清红顶商人(红顶商人胡雪岩)(2)

当年,晚清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咸丰十一年,太平军忠王李秀成率部围攻杭州,眼看城陷,浙江巡抚王有龄情急之下将十万两官银委托胡雪岩保管,胡雪岩人生的第一次大转机到来,精明过人的他用这些银子买谷二十万石,储存在衢州。太平军一举攻破了杭州城,王有龄自杀身亡,胡雪岩成了这批无主粮食的拥有者。

胡雪岩著名的晚清红顶商人(红顶商人胡雪岩)(3)

同治元年,太平军兵锋逼近衢州,左宗棠率楚军数千人来援,无奈粮草不济,大军面临断炊饿肚子的尴尬境地。脑袋活泛的胡雪岩在这恰当的时机出现了,他乘机将二十万石粮食捐献给了苦思无策、绕帐彷徨的左宗棠,解了左军燃眉之急,正是他这雪中送炭,使楚军一举收复杭州,左宗棠成了朝廷刮目相看的重臣,对胡雪岩大加欣赏,封他为左路粮台。后将领们将抢掠的数百万两银子都存在胡雪岩所开的阜康钱庄,胡雪岩以此为本,在江浙各地设立商号,大获其利,不过短短几年,千万资财滚滚而来,可谓富甲天下。

胡雪岩著名的晚清红顶商人(红顶商人胡雪岩)(4)

胡雪岩,以自己独到的眼光,真正发起了国难财,后左宗棠因有战功,被清廷任命为陕甘总督,不忘故人之恩的他保举胡雪岩为福建船政局提调,后又举荐他为候补道员、加布政使衔。一介商人带上了有顶戴花翎的官帽,不光靠上了官府这棵大树,成了体制中人,有了保护伞不说,还可“拉大旗作虎皮”,在商海上所向披靡、无往不胜、大获其利,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少见的、戴着官帽的巨商“化茧成蝶” 就此诞生。

胡雪岩著名的晚清红顶商人(红顶商人胡雪岩)(5)

左宗棠镇压陕甘回民反清暴动,后来又率军从沙俄手中收复新疆。这些军事活动,胡雪岩可谓上立下汗马功劳,他借外债,购军火,解决了左宗棠的无钱买武器的窘迫之困。脱不了商人逐利本性的胡雪岩在一千五百万两借债上做了手脚,独享七厘利息,又用官银做周转资金,在上海大做汇兑生意,他的钱庄分号遍布江浙沪和两湖的各大城市、码头;尝到“公私合营”甜头的他再接再厉,在江浙湖广等地开当铺二十三家;在杭州开设胡庆余堂做药材生意,并包揽了军队订货,生意做到这程度想不发横财都难。到了同治十一年(1872年),胡氏资产达到让人瞠目结舌的二千万两以上,富能敌国,无人可比,当时的人们将他称作“活财神”。 财源之路会越走越宽。

胡雪岩著名的晚清红顶商人(红顶商人胡雪岩)(6)

然而,正应了一句古话: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正在他如日中天的时候, 胡雪岩本想在生丝贸易大捞一把,于是囤积居奇,垄断市场,想打破外商垄断,把市场垄断自己手上,结果自己吃了大亏,真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为了挽回生丝的巨额亏损,他又开始了银钱投资,结果再次失败,亏损400万两之多,就这二笔大的,就把他家财耗尽,扒了数层皮,而且负债累累,设在各地的银号纷纷挤兑,接着钱庄、商号、当铺如“多米若骨牌效应”一般接连倒闭关张,取存款者云集潮涌,支持不住一天就宣布倒闭。造成了清末轰动一时的“金融风暴” 。

胡雪岩著名的晚清红顶商人(红顶商人胡雪岩)(7)

他这一破产,一些满清贵族,王公大臣,贪官污吏的的损失更为巨大,因为当初在他的运作下,很多人的钱都存到他的银号,比如恭亲王奕,协办大学士文煜等人,他们都不愿意贪污来的钱丢在胡雪岩这钱庄消失,就撺摄朝廷出面干预,就想办法谎称自己在他的钱庄存款35万两,现在想捐10万两报效皇上。这样一来,朝廷下旨全面对胡雪岩所有财产进行追查,各省都有官员存款在他银号,大家非常上紧,一封存上报胡雪岩亏欠公款以及亏次两江、江汉、江海等采办经费总计银子高达240多万两,这一巨额数据报到皇上那,立即下旨革去职务,解押到京交开刑部问罪,可是,这罪诏还没有到杭州。胡雪岩就在又忧又惊又怕中死去。

胡雪岩著名的晚清红顶商人(红顶商人胡雪岩)(8)

从天堂到地狱,只在弹指一挥间!

胡雪岩的发迹史、衰败史如过山车一般惊心动魄,如此之迅速,世所罕见,由势焰熏天、富可敌国,一夜之间灰飞烟灭,两手空空。令无数人看得眼花缭乱的同时,时至今日,已逾百年,还嗟叹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