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乡关祖地,勿忘光州固始”,这是客家人人谱载口授,代代传承不敢忘的一句话。

客家人说客家话,属于汉族民系,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等地方,尤以广东最多。

客家人属于移民群体,在他们的姓氏族谱中,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他们的先祖是当年追随陈元光或王审知兄弟南迁的故事,这让客家人有了相同的先祖、堂号和郡望。

客家人在广东的哪里(广东客家人的祖地)(1)

进一步分析客家人的姓氏,会发现最重要的是陈、黄、安、许、卜等几个大姓。这几个姓氏,与1500多公里外的河南小县城密切相关。

这个小县城就是“光州固始”。是今天的河南信阳固始县。

客家人在广东的哪里(广东客家人的祖地)(2)

固始县得名源于20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封开国元勋李通为“固始侯”,固始因此而得名,取“事欲善其终、必先固其始”之意。从唐朝开始,固始隶属光州。

固始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位于豫皖两省交界处,在河南发展并不快,2020年统计的时候,全县常住人口也只有104.14万。

客家人在广东的哪里(广东客家人的祖地)(3)

但是,这并妨碍固始名扬世界,因为王审知、郑成功、施琅的老家就是这里的,如今固始依旧有着王审知故居、郑成功衣冠冢等景点。

固始人为何南下广东、福建、江西?有怎样的背景呢?

客家人在广东的哪里(广东客家人的祖地)(4)

在中国的历史上,移民范围、人员数量、民族组成首屈一指的是有唐一代。

其中,中原地区的人口南下主要有三条线路:

西线,翻越秦岭,进入四川盆地。

中线:过襄阳,进入岭南地区。

东线:穿光州固始,过江淮,进入广东、江西、福建。

客家人在广东的哪里(广东客家人的祖地)(5)

这三条线路,东线区域最富庶,交通条件也好,因此人员数量也最多。

由于固始的重要节点性位置,这里成为移民南迁的重要集散地,很多人并不是固始原住民,但千百年后,他们记忆中最深的老家,就是固始,是闽台地区诸多姓氏寻根的目的地和追思地

客家人在广东的哪里(广东客家人的祖地)(6)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唐代时候固始经历的大移民有三次:

第一次是唐代中叶,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军入福建。军人及其家属约8000多人,90个姓氏,最多的为陈、许、卜、尤、尹、卢、戴等。

第二次是唐朝后期黄巢起义后。中原人口避乱,大量南下。黄姓客家人多也源于此次迁移。

第三次是第三次是唐朝末年“三王”率军入闽。“三王”为王潮、王审邦、王审知兄弟,均为固始人。这次南下人员约为5000人,其中主要姓氏为:王、陈、按、林、刘、郭、谢、吴。

客家人在广东的哪里(广东客家人的祖地)(7)

三次大的移民,使得固始人对广东、福建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显著影响。当时福建南部、广东北部乃至整个福建、潮汕地区的发展速度一度赶超中原地区,成为后代动乱时期中原百姓的避难所。

更有继续下南洋的人们,他们移居海外,世界各地大量的“唐人街”就是最具代表的符号。

客家人在广东的哪里(广东客家人的祖地)(8)

固始人当年创造的绚丽时代,给太多人打上河南印记。如今众多客家人和海外华侨,回到信阳固始寻根,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乡愁。#五一云游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