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站人员必须戴口罩测体温(进院必须戴口罩)(1)

徐汇区中心医院,进入医院者都需要佩戴口罩,经历测体温等关卡

春节后,人们返程返岗了,各大医院情况如何?

今天,记者在多家医院看到,不论门诊大厅,还是各楼层诊区,病人量大大减少,各家医院门急诊量仅为往年同期的20%-30%,院方分析:慢病长处方、在线问诊等“战疫”新策实现了就诊“分流”。

即便如此,各级医院“防疫线”守得更严了:除了不戴口罩将被“劝退”,进医院要穿越测体温等在内的多道“防线”,多家医院对陪诊者数量、健康申报都提出了要求,对住院患者的探视实行“定时、定人”等严格管理!

就诊量缩水防疫线拉更严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全国闻名,候诊者总是满满当当,但如今步入皮肤科门诊,会以为跑错了地方——

进站人员必须戴口罩测体温(进院必须戴口罩)(2)

大名鼎鼎的华山医院皮肤科,今天是这样的画风,是不是感觉做梦一样

候诊者三三两两坐着,“突然有了私立高端医院的感觉!”医务人员这样感慨。

同样的场景也出现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瑞金医院等三甲医院。

进站人员必须戴口罩测体温(进院必须戴口罩)(3)

第六人民医院的门诊大厅,是不是感觉跟拍电影一样,“被清场了”,就诊者少了,但大家的防护意识明显增强了,还有一个老人家穿了雨衣……

这几家医院的今日门诊量均在2000-3000人次,往年同期,上海各大医院门诊量都在1万人次徘徊。

医院分析,这与疫情打响后,上海市卫生系统领衔各家医院推出“在线咨询”服务相关,“在线”消化了不少非急症患者。

进站人员必须戴口罩测体温(进院必须戴口罩)(4)

徐汇“云医院”视频解答大众疑问

此外,慢病长处方等惠民举措持续推进,大量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药物“配齐”,也减少往返医院的次数。

就诊量“大缩水”,“防疫线”却拉得更严了。

在徐汇区中心医院,记者发现,门口除红外仪远程侧体温,还有护士二次手持测温枪这道关。这还不算,不戴口罩者会被拒绝入院,“铁律”如此,却获得所有进院者的支持。

“所有医院内工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口罩,所有患者和家属也要佩戴口罩,医院行政部门组织力量开展全院巡查落实,包干责任。”瑞金医院感染科教授倪语星也给大家下了“死命令”。

瑞金医院副院长陈海涛称,目前对所有进入医院的人员测体温,“全覆盖”要求佩戴口罩,以全力做好发热及疑似病例筛查、诊断、观察和治疗等疫情防控任务。

“作为大型三甲医院,无论在门诊、急诊,还是住院部,病人都可能是新冠肺炎传播源。”陈海涛称,守住医院的每个“窗口”,尤其是发热门诊,是识别疑似病人的重要防线。

技术加持多措并举减少“人群聚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有聚集性感染病例报道,而三甲医院又是毫无疑问的人群聚集地。如何破题?

记者发现,上海各大医院已纷纷推出门诊“全预约”制度。

记者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看到,除了问诊穿越三道防线——体温关、流行病学调查关、二次测温关,就诊秩序井然,基本实现“踩点就诊、不在医院逗留”的状态。

从数据看,截至下午3点,门急诊量为3384人次,(去年日门诊1.4-1.6万人次/日)。

医院表示,这一切基于推行5年之久、相对完善的门诊全预约服务系统,市民可通过微信号、网络、电话等多途径预约门诊就医,医院可通过全预约服务系统及时调整门诊医疗资源配比,实现有效控制和分流就诊人员。

与之类似,在严格“入口关”的同时,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对入院病人的探视、陪同也作出严格管理,原则上要求陪护人员相对固定,在完成流调的同时发放一一对应的陪客证。

进站人员必须戴口罩测体温(进院必须戴口罩)(5)

“管理驾驶舱”门诊实时监管系统对单位时间人流进行监控、预警,以便院方及时调整应对

六院党委书记陈方介绍,在2月10日全面启动门诊全预约制度的同时,“管理驾驶舱”门诊实时监管系统还将对单位时间内的人流进行监控,一旦人员“密度”过高,医院将及时做出调整,包括增开诊室等,快速减少聚集。

一人看病,往往多人陪同,为减少人群聚集风险,华山医院也向公众发出提示:门诊患者“原则上最多限一名陪同者”。

妇儿医院“严阵以待”,医生称瞒报“得不偿失”

疫情当前,专门接待儿童、孕妇的专科医院,防疫线拉得如何?

面对返程高峰,为了孕产妇、新生儿等病患的安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医务人员总动员,于今天正式推出两项门诊管理新措施:第一,门诊实行全预约制,取消现场号源;第二,门诊患者谢绝家属陪同看诊。

“预约时间精确到小时,孕妈妈们可合理分配就诊时间,错峰出行。”一妇婴副院长应豪介绍,为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院方还在门诊设置了红外体温测量、流行病学调查与健康申报、额温检测等六道“岗”。为提高通行效率,一妇婴采用“海关式”设点,10个健康问询点位实现快速分流。

进站人员必须戴口罩测体温(进院必须戴口罩)(6)

一妇婴红外体温测量

院方同时加强了住院患者的管理,提醒每位病床病人只限固定一人陪护,每个床位发放一张探视卡,家属凭卡进出住院部,同时取消住院患者的请假外出。

进站人员必须戴口罩测体温(进院必须戴口罩)(7)

一妇婴医护人员手持耳温枪测量体温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也将于明日起实行专科门诊全预约制,不接受临时现场挂号。家长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生活号、现场预约、电话预约等多种途径预约。所有来院患儿都需预检后,凭有效身份证件挂号;一位患儿就诊,最多陪同两位家长;所有进入医院者需测体温,超过37.3℃时不能进入诊区。

作为上海市定点医疗机构,儿科医院的防控院内感染的任务也更重一些,院感科主任王传清告诉记者,目前医院已出台10多项防控疫情新举措。

同时,她表示,儿童的情况较复杂,部分患儿出现呼吸道感染,却没有明确流行病学史;部分患儿有流行病学史,却出现了其他专科疾病。“这就要求我们对尚未达到疑似病人标准但仍存在风险的患者进行快速的风险评估。”王传清称,希望医院也能开展核酸检测,做到早发现早隔离,为普通患儿多筑起一道防护屏障。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始终是医务人员谈及疫情防控的要点,医务人员也呼吁所有入院患者在流行病学调查等健康问询环节主动申报是否来自重点地区,是否发热或接触过发热患者,“外地也有因隐瞒而错过了治疗黄金时间死亡的报道,这非常可惜,对密切接触的家人也是危害巨大的。”

作者:唐闻佳 李晨琰编辑:樊丽萍责任编辑:姜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