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休闲本是好事

但如果去的是未经开发的地方

一不小心还受伤了

危险情况可想而知

这不,仙居白刀岩就有驴友被困

↓↓↓

仙居县淡竹乡的白刀岩,是一处外形像刀一样的岩壁,两侧都是悬崖,人只能从“刀口”上过,是不少驴友的徒步宝地。近几年,打卡白刀岩的驴友络绎不绝,险情也时有发生。

10月26日,“四刷”白刀岩的金华驴友老马在下山时遇险,人被挂在离地数十米的山崖上,脚踝骨头外翻,情况紧急……接警后,仙居县公安局白塔派出所组织警力,与仙居县猎鹰救援队组成临时救援队,历经8个小时将一行22名驴友安全带下山。

驴友登山不慎从悬崖滑落(资深驴友意外失控滑下山崖)(1)

操作大意

资深驴友“马失前蹄”

55岁的老马是金华义乌人,也是一名资深驴友,曾三次徒步白刀岩。当天,他跟另外21名驴友相约“四刷”白刀岩。

一行22人徒步上山,全程还算顺利。下山时,经验相对丰富的老马负责殿后,是队伍里最后一个通过绳索下山的。可就是这看似简单的殿后,老马一个大意,将自己置于险地。

白塔派出所民警陈禹豪介绍,根据被困驴友描述,老马下滑时速度过快,结果在中途失控,下方还在下滑的驴友见此赶忙伸手施救。但由于速度过快,伸出援手的驴友没救上人,反而被撞倒,从原本的位置上滚了下去。

“幸亏被撞的驴友戴了安全帽,受伤不算严重,安全帽被砸碎了。”陈禹豪说,老马在下落的过程中,幸好被土坡上的树枝挡住,但也因左腿脚踝骨折、鲜血直流,卡在离地几十米的土坡上动弹不得。同行驴友没有专业救援工具无法进行有效救援,立即报警求救。

紧急救援

警民合作上山救人

当天下午3点40分接到报警,民警仅用十几分钟就赶到白刀岩。随后,仙居县猎鹰救援队4批共计28名救援人员先后携专业设备、食品、药品到达现场。救护车则在山脚下待命,随时准备救援受伤驴友。

救援力量在短时间内完成集结,但受白刀岩特殊地理环境影响,如何将受伤驴友安全带下山成了最大的难题。

“到达现场后,我们第一批队员先上山探路,找到他们被困的地方。”仙居县猎鹰救援队队长张李飞告诉记者,白刀岩未经开发,必须先“走出”一条路来。当天下了场雨,山路变得泥泞湿滑,加大了救援难度。

好在救援人员凭借过硬的专业素质,很快根据地形描述找到了驴友一行。“当时老马就被卡在树上,还有3名驴友帮忙盯着,神情紧张地等待救援。”陈禹豪说,山上温度低、湿度高,老马的脚还在流血,情况比较紧急。

根据现场情况,救援人员立即引导第一批包括受轻伤驴友在内的18人先行下山,再对被困的老马进行集中救援。

驴友登山不慎从悬崖滑落(资深驴友意外失控滑下山崖)(2)

由于老马受伤不能动,救援人员只能从崖顶下去,用专业绳索等工具将老马慢慢带到安全地带。陡峭的土坡上,四周没有围挡,黑暗的环境下,只能依靠头上戴的救援灯进行施救。

耗时8小时

众人护送老马下山

时间一分分过去,长时间的救援作业,对救援人员和老马的体力都是考验。好在整个救援过程还算顺利,老马没有受到二次伤害。被救援人员带到安全地带后,老马被抬上担架,在众人的护送中下山。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抬着有伤员的担架走没开发过的山路更难。”张李飞说,山路狭窄,救援人员只能一前一后抬着担架小心翼翼地走下山,中途多次轮换,保证有足够的体力将老马安全带下山。

第二天0点20分,经过8个小时的紧张救援后,救援人员终于将受伤的老马和另外3名驴友安全转移到山下,把他抬上等在山脚的救护车。

年年穿越年年有人遇险

警方特别提醒

“虽然白刀岩未经开发,但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在驴友圈子里小有名气。每年都有驴友到白刀岩穿越,每年都有人因迷路或是遇险等原因被困山上。”陈禹豪说,白刀岩地形复杂,救援力量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快速救援,不建议驴友贸然上山穿越。

当地工作人员或是派出所民警发现驴友要到白刀岩徒步,出于安全考虑都会劝返。

警方特别提醒市民,户外穿越具有不确定性,首选安全的目的地;市民需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登山技术量力而行;随身携带食物、急救包、常备药等物品,以备不时之需。

出行前一定要做足“功课”,了解天气变化、道路情况、沿途是否有休息区等信息;

途中,注意沿途标识,尽量选择常规路线,不要去人迹罕至的危险路段,以防出现意外;如发生迷路等情况或意外,一定要及时拨打求助电话,尽量提供遇险位置坐标,在原地等待救援。

作者:陈佳杰 实习生 陈嘉乐

来源: 台州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