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烈士陵园,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最集中的殉难地,在此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这些烈士大都是青年人,他们牺牲时平均年龄还不足30岁。在这里打造青年运动史教育线路,就是要重温他们的故事,接受精神的洗礼,感受信仰的力量。线路共设置了6个站点,分别是信仰步道、雨花台烈士陵园北群雕、丁香树、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广场、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和雨花台信仰的力量青年学习社。

学生访问中华英烈网(江苏省南京雨花英烈精神)(1)

第一站:雨花台烈士陵园“信仰步道”

“信仰步道”包括林荫下的微课堂、微党课、英烈立牌等,通过家书扮演式诵读、爱国故事讲述等形式,在线路沉浸式、体验式的学习中,真正走进先烈的内心,感悟信仰的力量。

微课堂,通过诵读雨花英烈的家书,寄托他们对至亲的殷切叮咛,寄托对信仰的无悔坚守,用字里行间的诉说,传达革命先烈拳拳赤子的家国情怀,以及永不磨灭的红色初心。

微党课,通过讲述有信仰的革命先烈,为了革命理想放弃优渥生活,放弃光明前途的感人事迹,向青年传达人要为信仰而活的真谛。比如案例《文弱书生的双手》,讲述了国民党空军飞行员、空军司令部少校参谋赵良璋的故事,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为“北平谍报案”不幸暴露身份而牺牲,曾经创作了《假如我为了真理而牺牲》等革命歌曲。

英烈立牌位于步道两边,由雨花英烈无数故事中精选的十二个英烈故事组成,以一问一答的互动形式,加深青年对英烈的认识。比如,《特殊的父子相认》立牌的主人翁是李耘生。在中共南京党组织遭到第六次破坏之后,李耘生临危受命,带着妻儿来到了南京,秘密恢复党组织。可是,不久就被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化名老章,敌人不能确认他的身份,于是就想到了一个歹毒的计谋。敌人抱来了李耘生两岁的儿子,到监狱中去辨认爸爸,李耘生看到这一幕,马上转过身子想避过孩子,可是孩子已经瞥见了父亲,立刻“爸爸、爸爸”大声哭叫起来,要扑到李耘生身边去。做父亲的心一下就碎了,他转过身去,眼眶红红地隔着铁窗去亲儿子的脸。李耘生的真实身份因此暴露,牺牲在雨花台时年仅27岁。

学生访问中华英烈网(江苏省南京雨花英烈精神)(2)

第二站:雨花台群雕广场

雨花台群雕广场位于雨花台的北门广场,也是雨花台的北殉难处,是1927年至1937年国民党杀害革命志士的刑场,是烈士牺牲人数最多的地方。群雕像,一共塑造了九位烈士在就义前的不屈形象。他们并不是哪一位具体的烈士,而是牺牲在雨花台不同身份、不同阶层烈士的代表。群雕中有戴着镣铐,蔑视敌人的老工人和知识分子,有镇定自若的女干部,有痛恨反动势力的少年。

学生访问中华英烈网(江苏省南京雨花英烈精神)(3)

第三站:丁香园

丁香,是一棵树,也是一个人,一位在雨花台牺牲的女共产党员。丁香和乐于泓于苏州东吴大学读书期间相识,两人不但有同样的革命理想,也有着共同的爱好——音乐。1932年4月,两人在党组织安排下结婚。婚后两人的家成了地下党的重要交通站,他们用音乐来向同志们传递消息。婚后5个月,党组织派丁香去北平参加一次秘密会议,当时她怀有身孕。由于叛徒出卖,丁香在北平被捕,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丁香始终不为所动。之后她被押至南京,作为“共党要犯”关进铁牢。1932年12月3日子夜,丁香在雨花台被秘密枪决,丁香和她腹中3个月的孩子,一起长眠在了南京雨花台,此时的丁香年仅22岁。听闻噩耗,乐于泓悲痛欲绝,冒死来到雨花台,却已无法找到丁香。他紧握双拳,立下了“鞠躬尽瘁,偿汝遗愿”的誓言,踏上了丁香未走完的路。1982年12月3日,丁香牺牲五十周年后,乐于泓来到雨花台,在丁香就义的地方,亲手种下一棵丁香树。之后,乐于泓年年来到这里,直到1992年病逝,他的骨灰混合着丁香花瓣被一起深埋在丁香树下。

学生访问中华英烈网(江苏省南京雨花英烈精神)(4)

第四站: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广场

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碑于1989年落成,碑身正面是邓小平手书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八个鎏金大字,纪念碑共100级台阶,高42.3米,隐喻南京在1949年4月23日解放。纪念碑前矗立着一尊以“坚贞不屈”为主题的青铜圆雕,再现了烈士们宁死不屈的英雄形象。在纪念碑上熊熊燃烧着的长明灯,火种取自于泰山之巅,寄托着后人对先烈的哀思。灯前有一行字:我们和我们的子孙会常来这里,永远不会忘记。

学生访问中华英烈网(江苏省南京雨花英烈精神)(5)

第五站:雨花台烈士纪念馆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雨花台烈士陵园南端的任家山上,前身是位于原高座寺遗址的一间100平方米的雨花台烈士史料陈列室。纪念馆于1984年4月破土兴建,1987年1月5日通过验收,1988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邓小平同志题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名镌刻在门额上方,檐下正中还雕着象征烈士英灵永存的“日月同辉”图案。纪念馆内设10个展厅,其中9个用于陈列展览革命烈士的事迹,宽敞明亮的展厅内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四个历史时期为主线,串联各时期重要事件,以烈士牺牲时间先后为顺序,共陈列了179位牺牲在雨花台及南京地区的革命烈士的文物史料。2020年12月,被评定为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学生访问中华英烈网(江苏省南京雨花英烈精神)(6)

第六站:雨花台信仰的力量青年学习社

在信仰的力量青年学习社中,用沉浸式体验微话剧、扮演式体验微诵读的方式走进英烈的内心世界。同时为团员青年准备雨花档案袋,内含《狱中写给弟弟妹妹的信》(史砚芬)、《写给儿子的信》(冷少农)、《写给妻子的信》(张炽)、《狱中写给哥哥的信》(郭纲琳)等英烈家书,以此激发青少年的家国情怀,更好团结带领广大青少年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共青团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委、共青团南京中医药大学委供稿)

责任编辑:王俊秀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