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报告需满足香港联交所ESG指引四大原则:重要性原则、量化原则、平衡原则、一致性原则。这四大原则使得上市公司披露数据的有效性、准确性和持续性成为披露重点。

重要性原则:当有关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会对投资者及其他权益人产生重要影响时,发行人就应作出汇报。比如,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利益相关方的需求与期望,并经过管理层工作坊评估企业发展需求,完成ESG重大性议题矩阵图,以从指引中11个层面、32个指标中选择对应内容进行披露,并完成对不披露内容的解释。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利益相关方对不同议题的评分,以评估公司ESG议题重大性程度,最终绘制出公司的ESG重大性矩阵,以确定联交所ESG指引中需要披露的内容及程度。

量化原则:关键绩效指标须可予计量。可以订下减少个别影响的目标。这样,环境、社会及管治政策及管理系统的效益可被评估及验证。量化资料应附带说明,阐述其目的及影响,并在适当的情况下提供比较数据。针对每项业务识别环境及社会影响的具体内容,建立对应的量化管理体系,完成相关绩效的统计及记录,以最终实现相关信息,尤其是环境社会数据的对外披露,满足合规要求。

平衡原则: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应当不偏不倚地呈报发行人的表现,避免可能会不恰当地影响报告读者决策或判断的选择、遗漏或呈报格式。针对联交所ESG指标建立对应的管控体系,披露5项负面指标相关信息。

  1. 描述业务活动对环境及天然资源的重大影响及已采取管理有关影响的行动;
  2. 因工作关系而死亡的人数及比率;
  3. 描述在发现违规情况(童工或强制劳工)时消除有关情况所采取的步骤;
  4. 已售或已运送产品总数中因安全与健康理由而须回收的百分比;
  5. 于汇报期内对发行人或其雇员提出并已审结的贪污诉讼案件的数目及诉讼结果。

一致性原则:发行人应使用一致的披露统计方法,令环境、社会及管治数据日后可作有意义的比较。发行人应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中披露统计方法的变更(如有)或任何其他影响有意义比较的相关因素。结合行业披露惯例,建立内部统一的ESG信息管理体系,保证量化信息在企业内及行业内的可比性,以及多年度的连续对比数据便于投资者对企业管理状况进行判断。

盟浪于近期研发上线的信披通,实现智能自助编写报告,无需专业知识背景,低成本投入,帮助从0到1构建ESG信息披露流程体系,持续独立地完成信披工作。

内部审计在esg报告中的作用(撰写ESG信息披露报告的编制流程)(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