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有了‘身份证’,让人吃得明白,吃得放心!”进入阳江市阳东区的某家超市内,市民们发现许多农产品包装上都粘贴着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拿起手机轻轻一扫合格证上的二维码,农产品品种类型、上市时间、种养信息、生产过程记录等一目了然。

我市多举措把牢农产品质量安全关(把好农产品质量检测关)(1)

带有溯源合格证的优质农产品。

把好农产品质量检测关,守护“舌尖上的安全”。2021年3月,阳江市阳东区被确定为全国第三批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阳东区以此为契机,以创建国家“农安县”各项评价指标为导向,通过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智慧化监管,不断强基础、补短板,持续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行动,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从“量的积累”向“质的提高”方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完善“农安”检测体系 织密基层监管网络

“我们配备了液质联用仪、气质联用仪、液相色谱仪和气相色谱仪等农残检测设备,果蔬等农产品在经过一系列对应的‘体检’后,20分钟内就可以得出检测结果。”阳东区农产品检测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检测中心每年承担全区蔬菜、水果、茶叶等6000多个样品检测工作任务,有效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通过建强基层检测站,阳东区全力补齐基层检测能力不足的短板。据了解,该区先后投入各级资金500多万元,建成1个区级农产品检测中心和11个镇级检测站,更新区镇两级农产品检测中心和检测站检测仪器设备,不断优化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和水平,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实现了镇级检测站全覆盖。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是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标杆和样板。“农安”创建工作开展以来,阳东区以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为抓手,持续对全区农产品生产情况进行质量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力量,加强农产品风险管控点的巡查力度,确保全区上市农产品安全放心。2022年上半年,阳东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为99.4%,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总体保持稳定。

我市多举措把牢农产品质量安全关(把好农产品质量检测关)(2)

阳东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

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理论与实操培训、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去年12月,阳江市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培训班,来自省专业机构的专家为参训人员讲授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知识,包括阳东区在内的110余名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协管员参加培训,进一步强化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与人才队伍建设。

我市多举措把牢农产品质量安全关(把好农产品质量检测关)(3)

阳东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活动。

强化队伍建设,是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基础。阳东区通过压实基层网格建设,补齐基层监管能力不足的短板。据了解,该区推行网格化体系建设,着力打好监管体系建设“基层牌”,在镇村建立监管机构,健全了镇、行政村、自然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格体系,建立了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制度,进一步提升了阳东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全区共有基层网格人员1596人,织密了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

打造“农安”特色品牌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工人在虾塘中撒下巨大的拖网,一网网数百斤的南美白对虾新鲜出“货”,经过快速冰鲜处理后,一车车销往粤港澳大湾区……这是发生在阳东区大沟镇的日常一幕。而要得到市场认可,这些对虾还必须经过严格的抽样检测,确保质量安全可靠。

我市多举措把牢农产品质量安全关(把好农产品质量检测关)(4)

广东南湾水产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阳东区大沟镇是省级对虾养殖专业镇和全国农业产业(对虾)强镇,镇上一半的行政村都以养殖对虾等水产为主,养殖规模约2.1万亩,占了阳东区对虾养殖的一半。不久前,该镇900余户养殖户还是以“单兵作战”为主,产业链条也基本集中于养殖环节,产业发展面临一些困难。

“要推动对虾产业做大做强,必须完善包括生产、加工、检测、销售在内的全链条配套。”近年来,为充分发挥该镇对虾特色产业优势,提高当地水产品安全质量,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阳东区大沟镇投入200万元建设了一家镇级水产品检测中心,把散养农户集中起来,统一养殖技术和产品质量要求,降低了生产检测成本,确保特色水产品严格按食品要求上市,获得了市场认可。

推动特色农业产业质量提升、自我监测能力提升,是阳东区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重要突破口之一。此外,作为全国南药产业强镇,阳东区大八镇立足南药主导产业,全力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高标准南药原料生产基地,制定南药标准化生产检测规程,推动南药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以该镇主导的南药品种“益智”为例,目前已有“益智”示范种植基地3个,种植面积约1.35万亩,总产值约0.18亿元,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15.5%。

每年夏秋季节,阳东区合山镇“丰多采”阳光玫瑰种植基地内一片葱翠,一串串颗粒饱满的青提挂满枝头,在阳光下显得晶莹剔透。据了解,该基地种植阳光玫瑰品种已有3年,今年第一批整体可收获4万多斤,每斤卖到了28元左右的好价钱。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之一的“丰多采”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推广科学种植方式,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向标准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发展,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动能,这是阳东区高度重视“农安”品牌创建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区不断加大对“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和监管力度,把品牌企业作为创“农安”的先兵,用优质安全的农产品进一步擦亮阳东区特色农业品牌,形成了“丰多采”“漠阳香”“大八益智”“创优谷”“粤森牛大力”等一批质量可靠、受到市场认可的农业品牌,阳东双肩玉荷包荔枝等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进一步提升了知名度、影响力。

创新“农安”保障机制 用好农业园区平台

“有了这份保险,客户对我们的水果等农产品质量更放心,更有利于销售了!”今年6月,阳江市首单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险在阳东落地,由中华财险阳江中心支公司承保,为阳东区塘坪镇盛鸿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销售的荔枝、柑橘、火龙果等农产品提供了高达500万元的质量安全责任保障。

据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项目将保障因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造成消费者或第三者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失责任,同时保障农产品鉴定费用、受害人健康检查费用及退换货运输费用和交通费用等责任,可有效保障农产品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分散农产品生产者的经营风险,充分发挥保险支农惠农作用。

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险的“亮点”,进一步促进阳东特色农业发展,提升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动阳东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创新。

用好现代农业产业园平台,推动园区抱团提质创“农安”。目前,阳东区拥有对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蔬菜、牛大力、荔枝、丝苗米等4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阳江市花生现代农业产业园、阳江市深海网箱养殖现代农业产业园、阳江市海洋渔业跨县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等省级产业园的主要实施地点也在阳东区。该区借助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健康养殖、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绿色种养循环等农业新技术,建设了一批蔬菜、水果、南药标准园和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以及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

阳东区通过园区抱团提质,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把关制度,解决了农产品抱团质量监管和质量内控问题。近年来,该区深入开展“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十大攻坚行动”,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等作为融湾的重点攻坚内容,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粤港澳大湾区持续提供优质农产品,打响了大湾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品牌。

“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可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构建优质优价的良性市场氛围,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产地的信任度,提升区域品牌竞争力。”阳东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区还将不断宣传动员发力,围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紧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不断提高“农安”关注度和影响力,营造浓厚的全民共创氛围。

【全媒体记者】罗天

【通讯员】陈运恩

【作者】 罗天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