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0月,北京前门饭店与北京京剧院联合推出京城首家茶座式京剧展演地——前门饭店梨园剧场,每晚演出京剧折子戏,众多外国游客为之陶醉,把“晚间听戏”与吃烤鸭、登长城视为同等重要的北京游项目,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京城梨园景点路线图高清版?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京城梨园景点路线图高清版(逛京城游憩地多见)

京城梨园景点路线图高清版

1990年10月,北京前门饭店与北京京剧院联合推出京城首家茶座式京剧展演地——前门饭店梨园剧场,每晚演出京剧折子戏,众多外国游客为之陶醉,把“晚间听戏”与吃烤鸭、登长城视为同等重要的北京游项目。

1996年5月,京城唯一一处“会馆戏楼”湖广会馆亮出京剧名角,古会馆与老唱段为“宣南文化”又添一景。

2009年,一向大力支持京剧旅游的北京市旅游局力推“京剧文化体验推广工程”,让参与者利用周末,通过一厂、一馆、一院、一剧的实地体验,一天过足“京剧瘾”。

今年第九个“文化遗产日”,消失多年的“升平署宫廷大戏”《昭代箫韶》重现颐和园德和园大戏楼。眼下,作为京剧发祥地的北京,“京剧游”在被旅游行业相关人士重视、拓展的同时,也被众多“票友”当作一大休闲乐事。

名街:京腔京韵绕梁

今年端午节前,记者陪同参加第二届北京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的法国太极拳爱好者、京剧爱好者、散文作家迈尔·凯特斯在北京知名古街——虎坊桥一带漫步,并到前门建国饭店的梨园剧场和与之邻近的湖广会馆大戏楼参观。

这位曾收藏数百件京剧脸谱的“洋票友”告诉记者,今年春节,他曾来京旅游,与就读于北京语言大学的弟弟参观了梅兰芳大剧院、梅兰芳纪念馆、老舍茶馆以及颐和园听鹂馆的古戏台……

记者从北京湖广会馆管理部门了解到,今年新春佳节,北京语言大学学生处为了让在京欢度春节的中外留学生和外教人员充分感受中国京剧文化的魅力,组织30余名中外师生在会馆大戏楼观看了折子戏《闹天宫》等。留学生们虽然对《闹天宫》的背景了解不多,但是看到孙悟空在戏台上把一根金箍棒耍得虎虎生风,连连鼓掌、大声叫好。

记者在湖广会馆了解到,这处古迹始建于嘉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谭鑫培、余书岩、梅兰芳等京剧大师都曾在此演出。如今的湖广会馆集戏楼、酒楼、茶楼、戏曲博物馆于一体,是北京面积最大、目前仍在运营中的百年老戏楼。

在湖广会馆门前,记者巧遇专程来京踩线、准备开发“北京京剧文化体验游”的安徽省某旅行社副总严先生。他向记者介绍说,安徽省一些京剧爱好者多次来电向他表示,当年“徽班进京”促进了京剧艺术的诞生,希望安徽京剧爱好者能游览北京,共同感受京剧艺术的发展壮大。严先生认为,北京京剧旅游文化资源是其他旅游城市难以企及的,包括以京剧展演为平台的旅游景点、以“京剧文化经典美食”为特色的梅府家宴连同京剧脸谱、京剧人物泥塑、京剧脸谱风筝等旅游商品,都很得人气。此次考察后,他准备组织安庆市的“票友团”到北京饱享“京剧文化大餐”。

名苑:悦耳清音重现

6月中旬过后,每天到颐和园散步、而后到百望山景色绝佳处唱几段京剧的何老先生格外兴奋。前不久,在北京百望山公园门前,记者与这位曾经撰写、出版过《京城梨园史话》、《京剧创新之路》等著述的北京名校退休教授就“京剧旅游”话题畅谈一番。

何教授讲了一段年初经历的趣事。今年春节,何先生一位酷爱京剧的好友从美国飞抵北京,办完事之后找到何先生,希望能“细细品尝京剧滋味”、“认真感知京剧艺术”、“深度领悟京剧历史”、“畅快唱出京腔京韵”。从大洋彼岸飞来的好友特地指出:“每样都要高端的”。何先生一是请“海外戏迷”到什刹海大翔凤胡同品尝了梅府家宴;二是请他到梅兰芳大剧院看几位京剧名家演出;三是请他到清宫三大戏楼之一——颐和园德和园大戏楼感受了一番京剧历史,四是陪他到天坛古柏丛中合唱了一段《甘露寺》。那位好友离开北京时留下话:“此次来京旅游数日,是我一生中感到最惬意的时段。”

记者从北京京剧院了解到,6月13日,为纪念第九个“文化遗产日”,由北京京剧院复原的升平署宫廷大戏《昭代箫韶》在颐和园德和园展演。该剧主创人员翻阅了大量宫廷档案、历史图照,根据当时排演的记录文字进行反复研究论证。该院院长李恩杰介绍说,这部戏在颐和园复演,不仅是向游客展现经典传统剧目,也希望通过挖掘京剧的历史,让今天的从业者对京剧该如何发展有更深入的思考,让皇家园林融入更多的京剧文化精髓。

记者从颐和园管理处了解到,很多游人在德和园流连忘返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戏台有上中下三层。最上面一层称为福台,中间的一层称为禄台,演出的最下一层称为寿台。除了有上场门、下场门以外,还有穿越上下楼层的“暗梯”,演出一些喜庆戏或者神话戏都可以折射“天上、人间、地狱”的“穿越感”,比如《目连救母》,就用到下面的设施;像《安天会》可以用到上面的设施,带有神秘色彩的立体感戏台很吸引人们眼球。

名店:京剧票房聚戏迷

前不久,记者在“北京美食一条街”——护国寺古街,遇到几位专程到护国寺宾馆京剧票房“一展戏喉”的天津游客。在护国寺宾馆门前,来自天津滨海新区的何先生告诉记者,他是个京剧迷,周末与朋友来京闲逛,先到什刹海恭王府大戏楼观赏一番,而后到与之邻近的梅兰芳纪念馆看看,中午,在相距不远的护国寺老字号合义斋用餐。午后,到护国寺宾馆京剧票房与“梨园众弟子”你拉我唱过足京剧瘾。这时,几位法国留学生凑上前来询问宾馆“京剧票房”的楼层,何先生很热情地指引。宾馆前台经理告诉记者,由于邻近的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是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外国留学生临床实习基地,每年接待大量前来实习的不同国籍的留学生,一些喜爱中国京剧的留学生从网上获知宾馆的京剧主题楼层与京剧票房后,就利用闲暇结伴而来,向京剧票友请教唱念做打、吹拉弹唱。

据护国寺宾馆总经理段祺林介绍,曾与梅兰芳大师同台密切合作40余年的京剧艺术大师姜妙香先生开创了“小生”的“姜派艺术”。而今,已年过古稀的姜派艺术研究会会长林懋荣先生是北京戏曲学校(现中国戏曲学院)的首届毕业生,1962年正式拜姜妙香为师。去年,姜派艺术研究会落户护国寺宾馆,吸引不少入住者与慕名前来的中外游人。记者在宾馆“京剧楼层”看到,民俗艺人精制的脸谱、四大名旦演出剧照、京剧脸谱玻璃画、京剧名角生活的老照片、京剧人物泥塑等引人追忆的物件随处可见。在京剧票房,“姜派”弟子正在有声有色地演出传统剧目。一些房客与前来求教的外国留学生正在用DV拍摄精彩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