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声》是一部经典的百老汇音乐剧,1959年于美国纽约首演,有着60多年的历史1965年,《音乐之声》电影被颁上银幕,片中故事和音乐为世人所熟知,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音乐剧资源分享?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音乐剧资源分享(音乐剧干货分享)

音乐剧资源分享

《音乐之声》是一部经典的百老汇音乐剧,1959年于美国纽约首演,有着60多年的历史。1965年,《音乐之声》电影被颁上银幕,片中故事和音乐为世人所熟知。

导演:罗伯特·怀斯

编剧:Ernest Lehman

作曲:Richard Rodgers

主演:朱丽·安德鲁斯、克里斯托弗·普卢默、理查德·海顿

故事梗概:

音乐剧电影-《音乐之声》是由罗伯特·怀斯执导,恩斯特·莱赫曼、Howard Lindsay等担任编剧,朱丽·安德鲁斯、克里斯托弗·普卢默、埃琳诺·帕克等主演的电影,于1965年3月29日在英国上映,1965年11月11日在中国香港上映。该片改编自玛利亚·冯·崔普的著作《崔普家庭演唱团》,故事发生在1938年的奥地利。修女玛丽亚成为了奥地利海军上校家的家庭女教师,上校自妻子去世后,像管理军队一样经营自己的家庭,7个孩子个性叛逆,而玛丽亚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家:她教会孩子们游戏、唱歌,也用音乐融化了上校冰冷的心。其时恰逢德国纳粹占领奥地利,上校带领他的孩子们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上合唱一曲《雪绒花》,深爱家国的情怀感人至深。

所获荣誉

1966,奥斯卡奖-最佳电影-获奖

1966,金球奖-最佳女配角-提名-Peggy Wood

1966,金球奖-最佳导演-提名-罗伯特·怀斯

1966,奥斯卡奖-最佳女演员-提名-茱丽·安德鲁丝

1966,奥斯卡奖-提名-Peggy Wood

1966,奥斯卡奖-最佳导演-获奖-罗伯特·怀斯

1966,金球奖-最佳女演员(喜剧/音乐类)-获奖-茱丽·安德鲁丝

1966,奥斯卡奖-最佳摄影-提名-Ted D. McCord

1966,金球奖-最佳电影(喜剧/音乐类)-获奖

1966,奥斯卡奖-最佳艺术指导布景-提名-Boris Leven

1966,奥斯卡奖-最佳艺术指导布景-提名-Walter M. Scott

1966,奥斯卡奖-最佳艺术指导布景-提名-Ruby R. Levitt

1966,奥斯卡奖-最佳服装设计-提名-Dorothy Jeakins

1966,奥斯卡奖-最佳剪辑 -获奖-William Reynolds

1966,奥斯卡奖-最佳音效 -获奖-James Corcoran

1966,奥斯卡奖-最佳音效 -获奖-Fred Hynes

1966,奥斯卡奖-最佳音乐/歌曲-获奖-Irwin Kostal

1966,英国学院奖-最佳女演员-提名-茱丽 安德鲁丝

2001,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国家影片登记-获奖

经典曲目推荐

1. Sound Of Music 音乐之声

本曲是本剧的同名曲也是玛丽亚的出场曲目,表达了玛丽亚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2. Do Re Mi 哆来咪

本曲是玛利亚教孩子们学唱歌的第一首歌,一首由七个音阶组成的快乐有趣的歌曲。

3. My Favorite Things 我喜欢的东西

本曲是玛丽亚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给受到惊吓的孩子们唱的一首温暖人心的歌曲。“当你害怕或者不开心的时候你可以唱这首歌,你的心情就会变好”。

4. So Long,Farewell 再见,晚安

《再见,晚安》是孩子们的晚安曲,曲风十分安静轻柔。

5. Edelweiss 雪绒花

《雪绒花》是剧中著名歌曲,与音乐剧一同面世,理查德·罗杰斯作曲,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作词。剧中 上校一家参加为德国军官举行的音乐会,他们决定当夜离开奥地利,前往瑞士。音乐会上,上校弹起吉他,唱起了这首奥地利民歌,玛利亚和孩子们走上去与他一起唱,他们的深情感动了在场的奥地利观众,在上校的示意下奥地利观众都激动地与他们合唱了起来。

《音乐之声》的音乐无论在刻画人物心理、烘托环境气氛还是推动剧情发展上都是非常成功的。其音乐自身的特色在配合电影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通俗化的曲调容易被更多人接受并认同,而艺术化的音乐形式又使得电影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加深入人心,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