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钱江晚报

用一堆泥巴,能做些什么?

小时候,我们会蹲在绿荫下,

挖出泥土铸成城堡。

而有的人却用泥塑重现人物音容笑貌,

赋予生命的意义。

泥塑手艺人徐远渭就是其中一位,

他也是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杭州湘湖拦桥的网红(杭州河坊街一个男人火了)(1)

来自衢州的徐远渭今年43岁,在杭州河坊街开了一家泥塑作坊,他已经“玩”了20多年的泥巴,更习惯别人叫他“泥人徐”。

最近他火出圈,是因为他帮很多人见到了想再见的人,那些已故亲人的音容笑貌通过“泥人徐”的手重现了。

杭州湘湖拦桥的网红(杭州河坊街一个男人火了)(2)

杭州湘湖拦桥的网红(杭州河坊街一个男人火了)(3)

孩童时期做成的小罗汉,

那是启蒙

用手轻揉块状泥巴,再用工具刻画脸部细节,不一会儿,图片中的人物模样便以泥土为形显现了出来。

杭州湘湖拦桥的网红(杭州河坊街一个男人火了)(4)

做个泥塑手艺人,是徐远渭小时候从未想过的事情。“读所技校,学门技术养活自己,是我给自己的规划,就是很单纯的想法。”

对泥塑感兴趣,甚至笃定要成为一生的职业有什么样的契机?

徐远渭回忆一次家里修蜂窝煤炉,事后用修炉子的泥捏了个小罗汉。“没想到捏出大致形状后,我的家人都很喜欢,我忽然觉得自己在捏泥人上是不是有些天赋?”

说来也巧,没过几天,在徐远渭居住的村子里就来了一位外地艺人,靠捏面人为生。

当时的徐远渭一看就是一天,站到脚麻都不肯走,还知道了原材料的配方是面粉和江米粉。

面粉容易得到,可江米粉是什么?

为了得到答案,徐远渭花了半年时间,问遍了大半个村子的人,最后还是无意在新华字典中看到:江米粉其实就是糯米粉,是北方人的一种说法。

后来,他开始在村里摆摊捏面人,又通过捏面人的收入来到绍兴,认识了自己的师父。之后,徐远渭便一边在行业中摸索,一边刻苦学习泥塑技艺。

2002年,觉得积攒了一定经验的徐远渭,在河坊街开了泥塑作坊。这一开,已逾20年。

现场泥人15分钟完成,

靠的是日复一日的坚持

徐远渭租的亭子在河坊街202号附近,由于是景区,平常游客居多。在亭子侧面展示台处,现场塑像十五分钟几个大字异常醒目。

杭州湘湖拦桥的网红(杭州河坊街一个男人火了)(5)

杭州湘湖拦桥的网红(杭州河坊街一个男人火了)(6)

像这样一个面部棱角分明、甚至神情微妙的塑像,十五分钟就能完成吗?

杭州湘湖拦桥的网红(杭州河坊街一个男人火了)(7)

徐远渭点点头。

“刚接触泥塑的时候,制作一个泥塑至少得1个多小时。现在快多了,没啥秘诀,就是练出来的,河坊街主要做的是游客生意,要是我一个泥塑需要半个小时甚至更久,就不太会有人找我塑像了。”

现场真人塑像和按图塑像收费不一样。按图塑像比真人塑像贵一些,是因为图片是平面,塑像是立体的,需要反复比对匀称度也需要有一定的想象能力,更费心力。

“能帮我塑一个爸爸吗,我好想他”

从徐远渭在江湖上小有名气开始,就不乏追随者,他说收徒弟没有标准,全看缘分。

徐远渭心中的泥塑技艺,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十足的热爱,与这些相比,天赋似乎不值一提。

这些年里,徐远渭也收了几位徒弟,其中一位叫阿兵的徒弟令他印象最深。

阿兵原先是一位西湖边做糕点的师傅,每天晚上下班会到徐远渭的店里逛逛聊聊天,一来二去便与徐远渭熟识,成了朋友。

在徐远渭泥塑技艺的熏陶下,阿兵也慢慢喜欢上了这门手艺,想学成之后回老家发展。

阿兵在求学的几个月里,每天都比师傅徐远渭早,清扫店面和刻画工具。“你看现在我这里又脏又乱,刻笔也都是泥,阿兵在的时候绝对不是这样,他很能干的。”徐远渭说。

杭州湘湖拦桥的网红(杭州河坊街一个男人火了)(8)

杭州湘湖拦桥的网红(杭州河坊街一个男人火了)(9)

阿兵后来回了老家广东,先当起了泥塑老师,后面当上了培训学校的校长。

徐远渭用刻笔戳了戳自己的头皮,笑了:“我徒弟好几个都比我这个师傅‘有出息’,我也感觉很知足。”

更多的成就感来自客人们。

泥塑看似没有生命,但很多时候因为被寄予了情感,也就有了不同的意义。

前段时间有位年轻姑娘来店里,想为刚刚过世的父亲塑像,“她说很想爸爸,她带来了父亲的照片,我做好后,小姑娘把泥塑带回家,后来她跟我说,她母亲每天都要去摸一摸。”

还有一个姑娘,想给母亲塑一座像。

“那姑娘已经找不到妈妈的照片了,她在我身边,跟我描述妈妈的眉毛是这样的,嘴巴是这样的……一边说,我一边根据她说的做,小姑娘看到成品后,一下子就眼睛红了。”

类似这样的客人,在“泥人徐”这里不少。

也常有粉丝给他留言,想再见某一个已经离开的但很思念的人。

“我想我弟弟了,我弟弟走了有七年了。”

“想给去世的爸爸捏一个……”

至今已完成2万个,

后备厢装铲子到处找“好土”

要完成一个好的泥塑,首先一双巧手是必须的。其次,就是合适的泥土。

徐远渭用的土大多从一些施工现场挖来,有些从自杭州,有些来自市外,基本是地面以下深两三米左右位置的泥土。这几天徐远渭拿来泥塑的泥土,就是半个月前他从海宁挖来的。

他的后备厢因此经常放铲子和铁锹。

适合泥塑的泥土,徐远渭总结是要有一定的粘性、不容易开裂、没有杂质。泥土到了,还要用机器压实一些,才能用来制作泥塑。

杭州湘湖拦桥的网红(杭州河坊街一个男人火了)(10)

杭州湘湖拦桥的网红(杭州河坊街一个男人火了)(11)

除了在河坊街开泥塑作坊,徐远渭还会教学校里的学生泥塑。“一般学生用的比较多的是超轻黏土,那种土捏起来更容易一些。”

三年前,徐远渭入驻短视频平台,为自己赚吆喝的同时也推广非遗文化。

不过,徐远渭从不参与网上的运营和拍摄剪辑,他的全部精力都用在制作泥塑上。

可即使是这样,徐远渭一天最多也只能完成10尊泥塑。

“泥塑不是做好了就行,有些客户不满意要修改,做的时候神情没有完美表达要修改,有时候光修改就得花上半天时间。”

杭州湘湖拦桥的网红(杭州河坊街一个男人火了)(12)

记者现场也让徐师傅做了一个塑像。

做泥塑20年,徐远渭少说也已经完成了2万个作品。

疫情影响,游客数量大不如前,他的收入也在减少。“这几天已经重新热闹起来了,只要有人在现场塑像,惊讶声就是不断的 ,生意会好一些,被看到的机会自然也就更多 。”

徐远渭最后说,自从有了一些名气,也有骗子打着“泥人徐”的名头为客人下订单并提前收取订金。“网上我的泥塑图比较多,骗子随便拿几张跟顾客说在做了,已经有蛮多顾客反映被骗了。”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边程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