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第二期「声生不息」会唱《花火》,可还是没想到是“克舟求健” ( 李克勤、李健) 二人组串烧了梁咏琪词曲并演唱的广东话和普通话两个版本《花火》。

同样没想到的是,第一期节目播出后,最出圈的竟然是 Gigi 炎明憙——于是,在第二期节目里,两个 Gigi 就这样在舞台上完成了有趣的“同台”,咁勇!

如题目提到,在我们 80 后的心中,你提到港乐圈的 Gigi, 我们不会第一时间关联到炎明憙,而是梁咏琪——那个始终在港圈不算“顶流”,但更因为诸多国语歌被传唱而成为一代 80 后年代记忆的玉女歌手

那么在中国香港本土的“顶流”女歌手是谁呢?

从历年香港颁奖礼来看,梅艳芳、叶倩文、林忆莲、王菲、郑秀文、陈慧琳、杨千嬅再到容祖儿都是,唯独梁咏琪,香港四大颁奖礼的“最佳”、“最受欢迎女歌手”相关金奖都没拿到过。

经典港乐回忆(浅话港乐二三事)(1)

当然,通过《花火》这首歌,梁咏琪的身上还至少可以有一个名为 #唱作人的 Tag.

围绕《花火》这首歌,Gigi 还有两张很厉害的专辑,即使过去了二十多年,仍值得回味:一张是广东专辑《花火》,另一张是国语专辑《Amour》。

这两张专辑分别在香港和台湾完成,理论上,企划应该是两地各自的唱片公司工作人员在做。

但妙就妙在,这两张发行间隔不到三个月的专辑,之间有着强烈的关联感,像是企划一开始就构思好了上下集,再逐一在香港与台湾分别执行了一样。

最具有仪式感的一件事,就是在先发行的广东专辑《花火》结尾,同名单曲做了完美收尾,到三个月后发行《Amour》专辑,国语版《花火》又再成为专辑开场曲,这样的曲序编排很见心思,现在再看看,花火的生命不只短暂闪光一瞬间,还可以持续三个月,甚至二十年,更久、更远。

《花火》这首歌的诞生和梁咏琪一段情感经历有关,大家感兴趣可以去查到很多那一段“双琪夺面”的报道及八卦,此处不多讲,还是讲音乐吧。

经典港乐回忆(浅话港乐二三事)(2)

梁咏琪在历经过 1999 年的感情波折与事业低谷后,2000 底再重出香港乐坛,带着自己词曲创作的《花火》,一方面确实有重新树立起她全新的唱作人人设;另一方面,关于听众群体是不是能接受这样一个全新的她,当时对于公司和市场而言,都带着大大问号。

所以当时公司先派去电台投石问路的歌是《花火》专辑的第一首《烟雾弥漫》,Eric Kwok ( 郭伟亮) 的创作,也是一首温暖的歌,在临近 2000 年圣诞给人听到,十分应景。

《花火》是梁咏琪在当时出道五年正式发表的第一首词曲全创作 (《花火》之前她有填词过一些歌),却一点都不生涩,自弹自唱的钢琴声与 Gigi 薄纱感的嗓音契合度蛮高,整首歌精致、精细、短短三分钟自然流畅又传递出抚慰人心的力量,从旋律到歌词,都是梁咏琪亲身经历后世态炎凉后的真实心声,流露出了强大的音乐生命力,传唱至今。

经典港乐回忆(浅话港乐二三事)(3)

到 2001 年 3 月《花火》国语版发行,词意没太大改,只是照顾不同语言发音的习惯,在文字上做了微调而已,所以同样有抚慰到很多听众的心。

到这两年,《花火》专辑中不仅同名单曲依然在被传唱,专辑另一首《灰姑娘》这些年通过短视频的翻唱和传播,回温出不输主打歌的生命力。

《灰姑娘》的曲作者陈辉阳生于中国澳门,在 2000 年前后的香港乐坛,因为巧妙融合了古典乐和传统流行乐之间的平衡点,而创作并流传出了一系列优质的歌,他对于古典元素、尤其弦乐成分在港乐中的使用非常迷人,那几年如《灰姑娘》、《终身美丽》、《K 歌之王》、《人来人往》、《抱抱》、《少女的祈祷》、《垃圾》等歌,都在香港及至珠三角一带传唱一时。

与《灰姑娘》相得益彰的另一首歌,三石在此也想私心推荐一下《嫌弃》,仍是《灰姑娘》的作者陈辉阳 陈少琪,比《灰姑娘》晚一年发行,有点《灰姑娘》后传的意思。

无论曲风还是词风,《嫌弃》都仍可算作是情感关系中的悲歌一首,丧,但却有着暗里的鼓点力道在,听者除了在歌中能听到悲切,也能听到情感的释放。

梁咏琪的国语专辑《Amour》由《花火》开头,专辑中排在同名主打歌之后的一曲《全年无休》也是《花火》专辑中的《一年之计》改编填词而来,至少《花火》和《全年无休》两首歌的存在,于听感层面就关联起了《花火》和《Amour》之间密不可分的“上下集”既视感。

早年很多中国香港的歌手,都喜欢把主打歌先后发布国语版和粤语版。

「声生不息」本期的《花火》是如此,上期唯一算“犯规”竞演的《抱一抱》其实也有个名为《犯 jian》的粤语版。

《抱一抱》的犯规原因很简单,词曲及制作人都是中国台湾作者,除了原唱陈小春是香港人以外,这首歌和港乐没什么关系,首发也是在中国台湾和内地市场,《抱一抱》从企划到创作到完成录制再到发行规划,都是奔着国语市场来的,压根没考虑港乐市场,并确实没在香港引发过太大反响,都是国语歌市场的人在传唱。

至于说本期的国语歌《我要你的爱》有没有犯规,我判定是没有的。

粤语歌最初是诞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我要你的爱》这首歌曾在香港被传唱一时,但是是在早于七十年代的 1957 年,压根没有粤语歌,那时甚至在香港连创作人都没,香港听众或者听从上海传来的国语歌,或者就是听大洋彼岸传来的英文歌。

大家如果有看过 TVB 剧《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想必会对当时的香港歌坛有比较明晰的审美了解。

说回到 Gigi 小姐,所以在我的认知和音乐观点中,像《Amour》这种由香港歌手演唱,词曲和制作班底大部分由李偲菘、李伟菘、左安安、金城武、郑华娟、姚若龙还有好久不见的戚小薇这些新加坡、中国台湾音乐人完成的专辑,不能算是港乐专辑,不然咱换上毛阿敏去唱一整张,你能说这是一张内地原创乐坛的专辑吗?

对,以上,你没看错,《心动》之后,梁咏琪和金城武有了不错的好友互动,《Amour》专辑中的《聊天》就是金城武作曲的,毕竟金城武是歌手出身,又和刘若英、任贤齐一同曾师从陈师傅,所以创作、甚至制作助理的工作都会些,早年金城武发行过的专辑中,也有过刘若英的创作与合唱,这些都是现在看来意象不到的联名互动吧。

梁咏琪在《花火》之后,不仅依然是炙手可热的歌手,在创作领域也渐渐有越来越多的邀约,她给别人写过的歌,李克勤《高妹》和郑秀文《跳伞》是比较被人熟知的两首。

还有同在「声生不息」舞台上的周笔畅,她第一张个人专辑《谁动了我的琴弦》中 ending 曲《戴眼镜的女孩》也是梁咏琪作曲的歌。

在 2003 年和金城武共同主演《向左走,向右走》之后,梁咏琪还特别有发行一张名为《我想我唱》的广东专辑,一半是自己唱自己写的歌,另一半曲目收了其他创作人的歌,在当年是一张不错的企划作品。

所以我对于 Gigi Leung 这出道二十多年来的印象,从不止于她是玉女明星这件事,而从心底觉得她是个实力很有,sense 也很有的唱作人。

以上,是 80 后如我对于 Gigi 梁咏琪和《花火》这首港乐作品一些零散记忆的二三事。

都 2202 年了,还有人不知道怎么听歌吗?

我为什么特别怀念 2004 年的乐坛

你是你或是妳都行,最重要是知道 Who WE ARE

他们不是 Bob Dylan 更不是吴克群陈珊妮,却依然有着音乐和诗性的浪漫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