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闲来无事,养鱼老道走访了好多家鱼友,看到了他们各自养殖的观赏鱼,也仔细地询问了他们的养殖方法和经验,真的是感慨万千。在这些鱼友当中,有养殖金鱼,锦鲤的,有养殖小型热带鱼的,也有饲养红龙魟鱼等高档鱼的,等等吧。而发生了死鱼现象的却只有两家,那么,这两家发生死鱼现象的鱼友在养殖中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养观赏鱼小知识(不注意这两个问题)(1)

这缸鹦鹉鱼的状态多好,鱼友家的就差远了

我们先来谈谈一家养殖鹦鹉鱼的鱼友,他家的鹦鹉鱼是刚买来不久的,由于不是太懂养鱼,六十公分长的鱼缸里养了十只成年鹦鹉鱼,而过滤系统仅仅是一个小型鱼缸的自带上滤盒子,并且还是个三合一水泵。由于养殖密度过大,鱼儿刚入缸,水质又保证不了,所以鱼儿很快就开始发生死亡现象,即使换水加氧也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大家可以看看他鱼儿的状态。

养观赏鱼小知识(不注意这两个问题)(2)

剩下的鱼儿身体也有病

另一个鱼友是养殖兰寿金鱼的,而且他买的鱼儿价值很贵,本来应该是好好培养的品种。可是他的助手却按耐不住手痒的毛病,非得又到地摊上买了几只破烂鱼,而且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加到了缸里,结果导致了整缸鱼儿交叉感染的大爆发,三十多度的水温下竟然开始炸鳞,并且还有传染的迹象,已经死了好几条品相不错的兰寿金鱼了。

养观赏鱼小知识(不注意这两个问题)(3)

多漂亮的一缸鱼啊

兰寿金鱼本来就比其他品种的鱼儿较贵,根本就经不起交叉感染的折腾,而且这一次是最难治疗的由于寄生虫导致的炸鳞病,所以可以说是伤亡惨重,直接就是炸鳞腹水而死。说句实在话,三十多度水温的炸鳞病我还是头一次碰到,治疗起来很麻烦。我们通过了整缸消毒,药浴和泡药饵的方法,最终抑制住了病情。具体步骤在我的文章中多有提及,大家可以关注查看。

养观赏鱼小知识(不注意这两个问题)(4)

这缸小鱼已经养了一年多了

向上图的这缸小鱼,养殖密度很低,一年之中也没添加新鱼,也没有任何死亡现象。最终养鱼老道得出的结论是,观赏鱼病大多数都是我们人为的操作失误造成的,特别是密度过大和交叉感染这两个问题才是真的能瞬间要了鱼命,我们一定要格外的小心。对于观赏鱼病的治疗,永远是预防最重要。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