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

【释义】大海中的一粒小米,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

北宋的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至黄州当团练副使。黄州靠近赤壁(今湖北黄冈,三国的赤壁在湖北咸宁),北宋大文豪苏轼写过两篇《赤壁赋》,后人称之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苏载在一次游览赤壁后,写了有名的《前赤壁赋》,赋中,苏轼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他认为,人生活在永恒的天地之间,渺小得如同“寄蜉蝣于天地,渺苍海之一粟。”生命短促得如同只能在水中活几个小时的蜉蝣。所以人们汲汲以求的功名利禄实际不过是过眼烟云而已。

含有海栗的成语(成语沧海一栗)(1)

苏轼并不同意这种消极悲观的态度,他指出江水总是不断地流去,月亮有缺又不圆,它们始终没有消失。万物和人类是永存的,不必悲观。古代哲人正因为知道自己生命有尽头,所以才在活着的时候奋发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