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罗丹凌 通讯员 江超云 文/图

在我国传统医学中,三伏天的“灸疗”是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7月15日,海都记者来到福州市马尾区罗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解今年三伏灸的进行情况。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疗法,即在夏天治疗冬天易患、易发作的疾病。”中医馆康复科主治医师游高炜介绍说,“三伏灸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根据所要预防的疾病,在对应穴位贴上中药,以达到灸治的效果。”

三伏灸的适用范围和禁忌(入伏了你灸)(1)

三伏灸

跟随游医师走进康复科,已经有几位市民或是躺着或是趴着,正在等待三伏灸。游医师将厚切的姜片戳出若干小洞后,放置在市民的穴位上,并将一截2厘米长的艾草条棒放于姜片之上,被点燃后的艾草条棒表面焦黑,内部缓慢燃烧,散发出缕缕白烟,一阵艾草香弥漫理疗室。游医师说,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不同,艾灸的穴位也有所差异,“你看这位趴着的女士,她是因为平时有慢性支气管炎,所以艾灸的穴位就是大椎穴和肺俞穴”。

在整个艾灸过程中,医师会时刻注意市民的体感,“你会觉得很烫吗?不舒服的话要告诉我们,我们帮你调整位置”。15分钟的艾灸结束后,市民还需要进行中药膏的敷贴。中药膏贴选取玄胡、白芥子等多味中药,成人贴2至4小时,儿童贴1至2小时,贴药后皮肤会有发热感或灼痛感,各人皮肤耐受情况不一样,以耐受为度。

敷贴之后,一般人的局部皮肤都会有灼热和红润,如皮肤出现水疱,应注意保护好创面,不要搔破,防止感染,少量小的水疱可等待身体自行吸收,大水疱可用消毒针头刺破抽液,外涂5%碘伏液,宜暴露,避免覆盖患处。

三伏灸的适用范围和禁忌(入伏了你灸)(2)

不少市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验三伏灸

记者了解到,今年“三伏灸”的具体时间为初伏:7月16日(周六),中伏:7月26日(周二),加强伏:8月5日(周五),末伏:8月15日(周一)。工作时间为8:00—12:00、15:00—17:30。有需要的市民朋友可直接在当日前往马尾区罗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拨打中医馆门诊电话0591—83689309进行预约。

医师提醒,三伏灸疗法虽然有较好的效果,但所用中药有些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孕妇、年老体弱、2岁以下的孩子(皮肤比较娇嫩,容易引起感染)以及皮肤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敷贴期间应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不要贪凉,不要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如牛肉、鸭肉、鹅肉、花生及其他煎炸食物。禁食海鲜等易发物。

还需注意的是,贴药10个小时内不宜冲凉洗浴;若皮肤长有疱疖或破损,或患有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急性咽喉炎等疾病,都不宜用三伏灸贴敷治疗。

编辑:陈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