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型端庄大气、纹饰精致华美、表面散发金属光泽……10月15-18日,2020重庆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重庆文旅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荣昌“安北陶瓷”展台吸引无数市民打卡。

坭兴陶推荐(红如枣薄如纸声如磬)(1)

“红如枣、薄如纸、声如磬、亮如镜”,在展厅内,荣昌陶的四大特点被以此悬挂着。杯子、茶壶、摆台、咖啡杯……各种不同颜色的用具安静地等着观众欣赏。

“你看这个茶杯底有什么不一样?”

“形状有点像个观音。”

“这就是我们的柴烧。”

坭兴陶推荐(红如枣薄如纸声如磬)(2)

荣昌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荣昌陶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荣昌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金竹山,瓦子滩,十里河床陶片片,窑火烧亮半边天,窑公吆喝悍声远;安富场,五里长,瓷窑里,烧酒坊,泥精壶壶排成行,烧酒滴滴巷子香……”从这首民谣中仿佛能从中领略过去那制陶盛况。

34岁的陶艺工匠刘冬是安北陶瓷的第十一代传承人,无论是素烧、彩釉还是柴烧,荣昌陶所有的种类他都能做。

在刘冬看来,非遗需要传承也需要有所创新,所以他们也让荣昌陶变得更加时尚。比如他们以昙花为元素设计了一套茶具,茶壶盖上是昙花的花蕾,手把上是一朵已半开的昙花,而茶壶杯身和茶杯看起来就是盛开的昙花。这套茶具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

此外,他们的柴烧工艺也特色鲜明。

坭兴陶推荐(红如枣薄如纸声如磬)(3)

“柴烧的温度不好控制,成品率不到40%。”刘冬介绍,柴烧的特点是画面感强、有年代感、层次丰富,而且每一个不都一样。即使是同一个陶具,前后的花纹颜色也有差别。“这就是当今很多年轻人喜欢的‘私人订制’。”

如何将“荣昌陶”这一传承千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代的潮流审美观念、当下流行的时尚元素有机结合,让一件精美的陶工艺品既能展现出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又能展现出流行的时尚风潮元素,这是刘冬在技艺运用和产品制作上一直思考的问题。

据介绍,他们的作品《巴蜀遗迹》曾获行业最高奖“百花杯”金奖。2019年5月,他们的柴烧作品《雪域》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目前,安北陶瓷已经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地。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陈竹 黎静 李晟 范圣卿 李琅 王淳 王梓涵 王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