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我们是澎湃新闻网(thepaper)有戏栏目的头条号,栏目官方微博“@澎湃有戏”,唯一的APP叫“澎湃新闻”。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转发朋友圈请随意。

文/Erma冯

导演谷德昭“谷胖子”一直深耕本港市场,近年来的作品在内地普遍反响平淡。2017年11月的爱情喜剧片《天生不对》,尽管找来内地观众缘不错的周渝民、薛凯琪主演,也还是铩羽而归。不过香港电影人一贯的优良传统是勤奋高产,走薄利多销路线。新上映的《卧底巨星》,改由陈奕迅和李荣浩担纲演出,首周末票房3411万元,相对于投资成本,账面上的成绩总算还过得去。

好看的喜剧港产电影(港产喜剧一次轻松愉悦的回归)(1)

《卧底巨星》剧照,许绍雄

《卧底巨星》让人想到1995年由刘青云、袁咏仪、蔡少芬等主演的贺岁电影《山水有相逢》,同样是以影视圈为故事背景。彼时袁咏仪、蔡少芬出道不久,演技已似模似样。《卧底巨星》只能把戏份押宝在陈奕迅一人身上,即使其表演不失所望,也还是少了过往贺岁喜剧电影群星璀璨的热闹感。

“歌王”陈奕迅的演技,与另一位“歌王”张学友一样,都被观众严重低估。张学友赶上了好时光,有多部严肃题材的经典影片留世;陈奕迅的大银幕形象,除了友情客串,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大约还是《金鸡》(2002年)中的“小钢炮”。2017年的电视剧《短暂的婚姻》,评价纵然颇高,可惜看过的观众有限。电影导演也乐得让陈奕迅在电影中延续其在舞台上的“鬼马”风格——不过毫无偶像包袱的人,再扮丑、“搏命”,也始终难以给观众有颠覆性的惊喜感——这怪不得演员,即使让人替其抱屈与惋惜。

好看的喜剧港产电影(港产喜剧一次轻松愉悦的回归)(2)

《卧底巨星》剧照,陈奕迅和李荣浩

内地偶像剧如果剧情涉及到娱乐圈生态,往往不过是打着“揭露黑幕”的噱头,为主演的“小鲜肉”、“小花”们“正名”,又或是拿女明星女演员大做文章,迎合观众对“上位”和“塑料姐妹花”友谊的想象。《卧底巨星》尽管多有揶揄,总体基调还算正面。电影剧情半真半假,虚虚实实,并不掩饰是在故作影射。至于是对所影射人及事开涮还是“洗白”,观众见仁见智。香港贺岁电影图个喜庆,百无禁忌,“三日无大小”,没人会不识趣地硬要去较真,是极健康的娱乐精神。一些“北上”的喜剧电影,太过拘谨,失却原汁原味,反倒不被观众待见。

好看的喜剧港产电影(港产喜剧一次轻松愉悦的回归)(3)

《卧底巨星》剧照

押注在男主演一人身上的代价,是其他角色难免都相形见绌。影片的“笑点”基本都围绕陈奕迅饰演的豹哥而展开,其余笑料沦为插科打诨。贺岁喜剧里的反派当然不宜大奸大恶和穷凶极恶得让人闹心,不过《卧底巨星》里的两个反派也还是太一本正经和太不够神经质,少了些幽默感。

电影在皆大欢喜收场前的一段惊险打斗情节,打着类型片的口号反类型,设计精巧,更兼演员牺牲色相“大尺度”演出,是电影最亮眼的段落,已值回票价。相形之下,散见于电影各个情节段落的其余笑料,只能算是平庸。不过对于主菜前的小食,聊作消遣,也无伤大雅。

泄漏喜剧电影里的“笑点”,不可容忍的程度大约仅次于在侦探小说的扉页标注出凶手名字。观众如果只是想去电影院轻松愉悦地消磨掉一个半小时的闲暇时光,《卧底巨星》尽管离伯德维尔对港片黄金时期“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的评价仍有不少差距,倒也是不错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