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中国宝石杂志公众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和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的珠宝首饰消费也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同时,网购珠宝首饰也存在一些风险。
虽然,线上购买为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金银珠宝首饰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消费者并不容易对其产品质量做出准确判断。如果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将会给消费者带来财产损失。因此当消费者对货品产生怀疑时,建议将货品送到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出具证书或报告。
下面笔者举几个实例来告知消费者网购中曾经出现过的假货。
一、金镶玉
2008年北京奥运会,其奖牌的设计采用了金镶玉工艺,此后金镶玉工艺便在饰品的设计上被广泛应用。但在检测中发现,市场上某些金镶玉饰品,背面有“足金” 字样,但是那只是薄薄的一层金覆盖在和田玉上,这种金镶玉表面黄色部分确实是金,但金的总重微乎其微,单就金价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玉石确实也是和田玉,但是也是便宜的料。有些商家标价几千,其实价值远没有那么高。
图1 极薄一层的黄金金镶
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样品(图1)进行测试,因其表面黄色部分厚度太薄,测试穿透了镀层,结果显示其含量不够足金。用工具轻轻摩擦其表面黄色部分,只有极薄的一层为黄金,而后可看到内部的胶质或玉石。
二、足金首饰
随着金价上涨,金饰品重新获得了大众消费者的欢迎。但一些不良商家用假货冒充金饰品卖给消费者。
图2 足银电镀后冒充足金的首饰
图2中的4对耳饰,商家标称“足金999”,观察其外观无法判断是否为足金。经X射线荧光光谱测试,4对耳饰的主要元素为银,含有极少量金元素。将表面镀层破坏后,黄色消失,内部呈银白色。再经测试,结果显示为银材质,含量达到足银。可见该4对耳饰为足银,表面电镀后冒充足金。
图3 表层黄金、内部足银的伪足金首饰
图3中的戒指,商家同样标称“足金999”,表层黄色,经镀层破坏,内部银白色,X射线荧光光谱测试表层含少量金元素,内部为足银。实为足银戒指。
三、足银饰品
银离子被认为有杀菌消毒作用,除去银首饰之外,银还被用于制作碗、筷、勺、杯子、梳子等。同样这些贵金属的含量是无法通过肉眼观察来判断的。因此有些不良商家投机取巧,用一些铜合金镀银、包银的方式来造假,冒充足银饰品。
图4 铁合金制品的伪足银水杯
图4为标称“足银”的水杯,外层塑料,杯盖与内胆部分为金属,银白色外观。经破坏性检测后,发现内胆金属材质主要元素为铁、镍、铬等,几乎不含银元素,属于铁合金制品。
图5 实为铜合金的伪足银手镯
图5手镯印记为“足银”,外观呈银白色,经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试主要元素为铜、锌、镍等,含少量银元素。经破坏后,内部露出黄色,再次测试,银元素明显少于外层,主要元素仍为铜、锌、镍等,实为铜合金手镯。
图6 外层足银、内部为铜合金的伪足金首饰
图6首饰标称“足银999”,外观呈银白色,经X射线荧光光谱测试为足银,破坏表面后测试仍为足银。但经剪开发现,内外部分层,外部银白色,内部为黄色,经X射线荧光光谱测试确定内部为铜合金,只有外层是足银,为包银首饰。
四、银S925首饰
高纯度的金银首饰其硬度都比较低,为了镶嵌宝石,一般会使用纯度925‰的银来制作。但在网络零售平台上,有些标称为“银S925”的珠宝首饰,经过检测发现,实为表面镀铜、镀金的铜合金、铁合金首饰。
图7 实为铁合金的伪银S925 首饰
图7为标称银S925镶嵌玛瑙的项链坠,表面呈橙红色,经测试,表面含有少量金元素,主要元素为铁、镍、铬等。将表面镀层破坏后,内部露出白色,测试后发现金元素明显消失,主要元素成分不变。为铁合金项链坠。
图8 实为铜合金的伪银S925 首饰
图8为标称“银S925”镶嵌珍珠的戒指,表面呈黄色,镀层破坏后,内部依旧为黄色,经X射线荧光光谱测试,为铜合金材质。
图9 实为铜合金的伪银S925 首饰
图9为标称“银S925”的戒指,经镀层破坏后可见到颜色分层,表层为黄色,中间层为红色,底色为黄色,经X射线荧光光谱测试,为铜合金。
五、首饰中有害元素含量超标
有的商家标称的“K金”耳饰,经实际检测发现,并非通常所认为的18K金或14K金等金合金饰品。经X射线荧光光谱仪定性分析,其主要元素为镉、铜等。而经进一步化学检测分析,其镉含量大于20000mg/kg。根据中国饰品强制性标准《饰品有害元素限量规定》(GB 28480—2012),该首饰的有害元素含量超过相应的最大限量,不建议佩戴。
图10 珍珠耳饰,经检测,首饰中的有害元素超标
金银珠宝首饰行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参与的商家越来越多,但并不是所有商家都是讲诚信的。当消费者通过网站购物、直播秒杀、朋友圈购买金银珠宝首饰时,建议留好相应票据和聊天记录,对商品产生怀疑时,建议送到专业的质检机构进行检测,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撰文:逯 晓
责编:陈蔚华
排版:伊璐晗
图片:逯 晓、孟子豪、谷 雨
审核:李客涵
审签:孙 莉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中国宝石杂志公众号并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