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大圣的六字评将法,陈馀占“知、能”二字,是二星将军,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正史刘邦夺韩信兵权为什么成功?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正史刘邦夺韩信兵权为什么成功(无才无德的陈馀被韩信一战就灭掉了)

正史刘邦夺韩信兵权为什么成功

按大圣的六字评将法,陈馀占“知、能”二字,是二星将军

大圣评将的六星标准:义、知、能、功、奇、慧。义即大仁大义利天下,为人间正义良善而战。知即知兵懂兵得军心。能即有谋有略能决断。功即能战能克有战功。奇即出奇制胜有经典。慧即深谋远虑能善终。

陈馀

义 (主要为私利而战不可谓义)

知★(借兵即能战可谓知兵)能★(打败张耳占领全赵)

功 (对赵王歇有功但随后又拉他入渊)

奇 (拒李左车奇计自称不屑用诈谋奇计)

慧 (把握自己命运时愚不可及)

在史书上,陈馀一般都和张耳同时出现。这是因为他们由情同父子到生死仇人的友情笑话过于深入人心。

在《史记·张耳陈馀列传》的记载中,张耳陈馀一同投身抗秦大业中,而且陈馀一出现即以懂兵自诩。所以俩人的角色定位一开始就是张耳主政,陈馀主兵。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完整地讲了张耳陈馀两个人由生死之交变为不共戴天之仇敌的故事。张耳、陈馀是战国末年的两个才子,有才华、有名气,又都娶了有钱人家的闺女,靠女方家的钱财四处游历、结交宾客……名气更越来越大。俩人结识后,一见如故,结成了断头不悔的情谊。陈馀比张耳年级小,像对待父亲一样侍奉张耳。

陈胜吴广起义后,张耳、陈馀前去投奔。一来二去,他俩寻访到一个原赵国王族的后代赵歇,拥立他为赵王。张耳、陈馀两人则一个承担丞相的角色,一个为大将,掌管赵王歇麾下的所有兵马。

事业刚刚兴起,不料秦将章邯领兵攻来,张耳和赵王歇逃入钜鹿城,被秦将王离围困。此时陈馀带了几万兵马驻扎在钜鹿城以北。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载:危急之下的张耳多次派人召陈馀前来救援,陈馀不敢前往。张耳几个月不见救兵,就派张黡、陈泽前去责备陈馀说:当初我和你结为生死之交,如今赵王和我将要死于早晚之间,而你拥兵数万,不肯相救,那同生共死的交情在哪儿呢?假如你信守诺言,为什么不和秦军决一死战?何况还有十分之一二获胜的希望。陈馀说:向前进军,最终不光救不成赵,还要白白地全军覆没。况且我不去同归于尽,还要为赵王、张先生向秦国报仇。

张黡、陈泽说:事已迫在眉睫,需要以同归于尽来确立诚信,哪里还顾得上以后的事呢!陈馀就派了五千人马让张黡、陈泽带领着试攻秦军,到了前线便全军覆没了。

按陈馀这个路子,显然是准备眼看着张耳和赵王被秦军消灭后,自己带着军队再找出路。

万幸的是,项羽出现了,一举打败了章邯。秦军溃退,赵王歇、张耳得以保全。张耳见到陈馀的第一件事就是指责陈馀不肯救援,并怀疑张黡、陈泽是被陈馀给杀了。争吵之际,陈馀对张耳说:没有料到您对我的怨恨是如此的深啊!难道您以为我舍不得放弃这将军的职位吗?就解下印信推给张耳。张耳惊愕之下不肯接受。陈馀站起身来上厕所了。有宾客劝张耳说:他把印信交给您,您不接受就违背天意,不吉祥。赶快接收它!张耳就佩带了陈馀的大印,接收了他的部下。陈馀就带着亲信几百人到黄河边的湖泽中打鱼捕猎去了。两人从此反目成仇。

项羽夺了天下后,封张耳为常山王,封陈馀为南皮侯。陈馀非常恼怒,认为张耳和自己功劳相等,张耳封王,自己却封侯……等齐王田荣背叛项羽时,就派人游说田荣,借兵反楚。借来军队后,他打跑了常山王张耳。张耳就去投奔了刘邦。陈馀则在全部收复了赵国的土地后,把赵王歇接回来做国君,赵王则封陈馀为代王。

刘邦希望和赵国共同打项羽,陈馀说:只要杀掉张耳赵国就从命。刘邦找到一个和张耳长得相像的人斩首,派人拿着人头送给陈馀。陈馀就发兵打项羽。等刘邦打了败仗,陈馀又觉察到张耳没死,就又背叛了刘邦。

其后,张耳辅佐韩信,打败了赵国,杀死了陈馀。张耳则被刘邦封为赵王。张耳死后,其子张敖接续做了赵王,刘邦的大女儿鲁元公主也嫁给了张敖做王后。

张耳陈馀之由友而仇,其过错当然在陈馀。在生死关头,为友为君,都必须全力以赴,容不得什么我只能眼看你们死去可我要留下为你们报仇这样的可笑空言。陈馀按兵不动,既不想方设法破敌救人,也不多方求援结盟破解困局,只推脱说没有办法。

最恶劣的是被张耳派人指责后就派了五千人马让张黡、陈泽带领着试攻秦军,结果全军覆没。这般不负责任的意气用事,真是不可原谅。说明陈馀首先是个庸碌的将军,无智无勇。其次是个没有意气没有责任感没有牺牲精神的小人。

后来,同是这个陈馀和诸多抗秦武装观望不前的僵局,被项羽舍生忘死拼命向前一战而大破秦军,一战而成全此前被人骂做滑贼的项羽成为霸王,战前观望的诸将皆跪着膝行而见项羽。膝行的诸将里一定也少不了陈馀。

作为将军,陈馀一战打跑常山王张耳,说明张耳真不是掌军的材料。但却因此成全张耳跟对了人——从此一心一意跟定刘邦,最后父子均被封王。陈馀则在遇到真正的将军韩信后,一战送掉了性命。

韩信和张耳率领几万名士兵攻打赵国时,赵王赵歇和成安君陈馀在井陉口集结部队,号称二十万大军。李左车向陈馀献上奇计:“韩信、张耳乘胜势离开本国远征,锋芒锐不可当。我听说:‘从千里之外供给军粮,士兵当会面有饥色;临时拾柴割草来做饭,军队当会常常食不果腹。’而今井陉这条路,车辆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成列,行军队伍前后拉开几百里,随军的粮草必定落在大部队的后面。望您暂时拨给我三万人作为突击队,抄小路去截断对方的辎重粮草,而您则深挖壕沟、高筑营垒,坚守不出战。这样一来,他们向前无仗可打,退后无路可回,野外又没什么东西可抢,如此不到十天,韩信、张耳的头颅就可以献到您的帐前了;否则便肯定要被他们二人所俘获。”

要依此计,天下事是何走向就未可知了。可陈馀不听,陈馀说自己不屑于使用诈谋奇计,他说:“韩信兵力单薄且又疲惫不堪,对这样的军队还避而不击,各诸侯便会认为我胆怯而随便来攻打我了。”于是,韩信以背水一战的智勇,一个上午打垮了赵军20万人。自以为是、品行低下的平庸将军陈馀就此完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