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假如鸿门宴上的角色互换,也就是刘邦和项羽互换,项羽不再是那个诸侯上将军,而只是拥兵十万的一方诸侯,刘邦不再是还军灞上的一方诸侯,而是诸侯上将军,项羽敢像刘邦那样,只带百十来号人去赴宴吗?如果项羽去赴宴了,能活着回去吗?

谁设立了鸿门宴(如果鸿门宴的角色互换)(1)

如果项羽和刘邦的角色互换,项羽大概是不会去鸿门赴宴的。

为什么?

项羽从来就不是一个以身犯险的人,或者更准确地说,项羽没有以身犯险的胆量。看看项羽在垓下的表现就知道了,即便是落荒而逃,项羽也要点够八百勇士,才敢出发,才敢趁着茫茫夜色遁去。

你让项羽只带百十来号人,在大白天出入到敌军军营?那是万万使不得的,项羽没这个胆量。

为什么项羽没这个胆量呢?倒不是项羽怕死,而是项羽迷信武力,如果他有十万军队,对方有四十万军队,项羽固然是会害怕,但项羽宁愿靠十万人去跟四十万人对战,求得一线生机,也不会只带着百十来号人去寻渺茫的机会。

刘邦则不一样,刘邦向来胆大心细,即便是孤身一人,也敢北渡黄河,潜入韩信军营,偷韩信的兵符,调动韩信的兵卒;即便是已经弹尽粮绝,刘邦还敢派两千女子诈降,独身一人,轻车简从,悄悄地遁去。

谁设立了鸿门宴(如果鸿门宴的角色互换)(2)

退一万步说,纵使项羽敢像刘邦那样只带百十来号人赴宴,项羽大抵也是不能活着离开的。

项羽其人,虽然才气过人,但考虑事情,绝不会像刘邦那样周祥,你看刘邦在鸿门宴上的表演,每一步该做什么,该捡什么话说,遇到危机如何处理,留谁善后,全部想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甚至可能连替身都找好了——鸿门宴上的纪信,便是楚汉相争中冒充刘邦诈降的将军,纪信会在鸿门宴上出现,当然是因为他是刘邦的忠臣,但也不能排除他在关键时刻做刘邦替身的可能。

另外,如果鸿门宴上的角色互换,只要刘邦的谋臣给刘邦一个眼神,刘邦便能在刹那间明白过来,怎么做,对自己和自己的军队最有利。后来的楚汉相争中,韩信谋求王位,刘邦本来很气愤,结果张良和陈平同时踩了刘邦一脚,刘邦立马明白过来,面不改色地继续骂韩信,但却变成了韩信谋求的位置太低,不能只要一个假王,而应该要一个阵亡。

综上所述,如果鸿门宴上的角色互换,项羽大概是不敢去赴宴的,就算去赴宴了,也几乎不可能活着回去。

谁设立了鸿门宴(如果鸿门宴的角色互换)(3)

参考资料:《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淮阴侯列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