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黑风高,一个黑影悄然来到了一处亮着灯的屋檐下,而后便用蘸了唾沫的食指,往窗户纸上这么轻轻一戳——

噗嗤——

窗户纸应声而破,很快就被戳出一个小洞,接下来,黑影麻利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装有迷魂散的竹筒,顺着小洞伸到了窗户里面......

噗——

黑影鼓着腮帮,用力将竹筒内的迷魂散吹入了屋内。

不一会,屋内正托着香腮,坐在桌边思恋情郎的妙龄少女,便就如一滩烂泥般趴倒在了桌上。

黑影见时机成熟,便悄然掀开窗户如一只灵猫般翻入了屋内。

接下来,发生的事,想必大伙也都知道了......

在窗户纸上戳一个小洞,而后朝屋内干一些龌龊事:偷窥,下迷药等等,这样的桥段,我们经常会在一些古装影视剧中看到,一些居心不良,蝇营狗苟之辈,经常会用这一招残害忠良,掳虐妇孩......干着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最后还屡试不爽。

对于这种肮脏的行为,我们当然是要嗤之以鼻,视如敝屣,然而话又说回来了:

古人的窗户纸真的就这么容易被捅破吗?

如此一来,要这层窗户纸还有何用,古人隐私,安全又当如何保证?

其实,真实的情况是:古人的窗户纸不但不容易捅破,相反还十分坚固,若是用手指捅,即使手指捅折了,也不见得捅得开。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且听我细细道来。

古代窗户真的是纸糊的吗(古人的窗户纸真的一捅就)(1)

古代窗户以及窗户纸的由来以及演化

一:窗户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有人说,原始社会就有了,你看看那些原始人的居所,那一个个如蒙古包似的草屋,不都有支棱起的小窗户吗?

告诉你,还真没有,早期的原始人都是住山洞,一直到了中晚期才有了草屋,而且那些草屋并不是如某些影视剧中所呈现的那样:结实耐用,美观大方,妥妥的旅游度假屋。

真实的原始草屋很简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农村人堆的草垛:用草把围成一圈,而后再在顶上加个草盖。

古代窗户真的是纸糊的吗(古人的窗户纸真的一捅就)(2)

原始的草屋其实就是一个草垛,遇到稍大一点风,都会被无情“肢解”,风一停,又得重新搭建,如此一来,天天都要担心“房子”的安危,原始人又哪有心思弄个窗户,有的住,就不错了,还谈什么讲究。

那么,窗户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据记载,一直到战国时期,一个叫棂的工匠(据说是鲁班的徒弟)为了增加屋子的透气,透光性,才发明了历史上第一扇窗户:棂窗——在木框中打木条;分直棂与卧棂窗两种,而卧棂窗其实就是百叶窗的原始雏形。

古代窗户真的是纸糊的吗(古人的窗户纸真的一捅就)(3)

直棂窗

二,糊窗的材料选择

棂窗的发明的确是解决了屋子的光源与空流的问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

刮风下雨怎么办,特别是在寒冷的北方,一到冬季,棂窗不正是给雨雪,冷空气的渗入提供了便利吗?

于是有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棂窗外加一个可以灵活开启的支摘,好天开启,旁边用木棍支起。遇到刮风下雨摘收起来,如此一来,不仅解决了光源与空流的问题,还对棂窗起到了保护,增加了棂窗的使用寿命。

然而,没多久,问题又来了:

若是遇到梅雨季节怎么办?

支摘岂不是一直要盖着。

还有,那支摘支起来后,万一遇到变天,刮起了大风将支撑的木棍吹倒,砸伤人怎么办?安全得不到保障。

最后,经过反复验证,人们觉得还是将棂窗设计成可以灵活开合的两扇,而后再将某种薄的,最好还是透光的东西与棂窗粘合在一起,将棂窗糊住比较好,如此一来,既解决了光源与空流的问题,还能遮风挡雨,避暑御寒。

那么,该用什么糊窗呢?

有人说,想什么呢.......明摆着用玻璃不就结了......

对不起,玻璃一直到清朝晚期才被引用到中国,而民间广泛运用则更迟,大概到民国后期。

因此,一开始古人用来糊窗的“玻璃”实际上是简单易得的草席或者芦苇帘子。

古代窗户真的是纸糊的吗(古人的窗户纸真的一捅就)(4)

芦苇帘子

可是草席,芦苇帘子又厚又笨重,透光性还不好,于是一些有钱人便用上了绢布。

古代窗户真的是纸糊的吗(古人的窗户纸真的一捅就)(5)

绢布

就这样,随着时代变迁,穷人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后,他们也渐渐用上了麻布与粗布。

古代窗户真的是纸糊的吗(古人的窗户纸真的一捅就)(6)

然而,这时候有钱人似乎对绢布又不太满意了,于是财大气粗的他们便用上了丝绸。

古代窗户真的是纸糊的吗(古人的窗户纸真的一捅就)(7)

三,糊窗纸的盛行与发展

那么用纸糊窗是啥时候开始的呢?

答案是:唐宋时期。

有人问,东汉的蔡伦不是早将纸给发明了吗,为何纸糊窗要等到唐宋时期?

因为蔡伦虽然改进了造纸术,使纸张变得更加轻薄透明,但却并没有一并改进纸张昂贵的价格,老百姓买一张纸都很不容易,更不要说奢侈的用来糊窗,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未能结束,虽然此时已经有很多用纸抄书的事情发生,但那也仅仅只是个例,一直到东晋时,权臣恒玄才下令以黄纸代替竹简,然这一举措也只是推广了纸张的使用,而实际上也并没有真正将纸张推广到平民百姓的手中,因此东晋依然是一个竹简与纸张并行的时代。

纸张开始大量使用开始于盛唐,兴起在两宋,《唐宋白孔六帖》中记载:糊窗用桃花纸涂以水油,取其甚明;说明此时纸窗才不是新鲜之物,人们也才开始使用加工过的油纸糊窗,据说,此时的文人多用坚韧油皮纸进行书写,因为这种纸张厚密坚韧,可以双面写,而每次拟稿后剩下的废纸便用来糊窗。

古代窗户真的是纸糊的吗(古人的窗户纸真的一捅就)(8)

王安石曾在《纸暖和》中写道:楚谷越藤真自称,每糊应得减书囊;说的就是他用已经写好字的楚地谷皮纸与吴越藤纸来糊窗的事,楚地谷皮纸,吴越藤纸的特点:坚韧不可损。

老百姓都用上了纸糊窗,富贵甲胄自然也不能落后,于是他们便用上了更为高级的高丽纸糊窗,高丽纸不但亮白透光,而且十分结实。

古代窗户真的是纸糊的吗(古人的窗户纸真的一捅就)(9)

古代糊窗还有一种材料:明瓦。

半透明,用贝壳天然云母片等材料制作的类似于玻璃的晶状体。南方气候潮湿,家大业大的人通常都会使用明瓦。

总结:

古人为了防止雨水侵蚀窗户纸,一般有三种做法:

大户人家:在窗户前面再造一个回廊,采用滴水屋檐,将雨水屏蔽掉。

中户人家:将窗户内陷,阻挡雨水。

普通百姓:采用桐油竹篾纸,过滤雨水。

不管什么方法,其糊窗纸皆是坚不可摧的,不要说用手指戳不破,恐怕即使用榔头锤,也不一定能锤破。

古人的窗户纸真的一捅就“破”吗?

纯属胡编乱造!

谢谢观赏!

关注我,每天都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