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唱片(Compact Disc Digital Audio,简称CDDA)

是HIFI界不能或缺的音频存储介质,一般玩HIFI的人都知道,一张正版的CD唱片价值不菲,一般来说,正常使用的话,是不会对CD唱片造成任何损害的,但是所有的东西都说有寿命的,据专家人士分析,普通CD是铝反射层,自然寿命50年左右,对于绝大多数人的一生足够用。至于24K金是100年。存放习惯和环境问题的确是CD唱片保存的重要因素,在北方的气候环境下基本不用太在意。但对于潮湿多雨的南方,确实需要好好保养。

cd唱片指南(保养与收藏CD唱片是一门学问)(1)

那么怎么样才能更好的保养我们的HIFI友的心爱之物——CD唱片呢!

cd唱片指南(保养与收藏CD唱片是一门学问)(2)

避免阳光暴晒

不要将CD唱片直接放到太阳底下进行长时间的暴晒 ,也不要将其放在发热量较大的音响器材上,以防止变形。因为CD唱片本身是碳酸聚酯制成的,耐高温的能力一般,如果将CD唱片置于太阳下暴晒,尽管它的反射层不会受到什么影响,但是,过高的温度会造成碳酸聚酯变形,从而造成CD唱片本身不平整。在读取这样的CD唱片时,为了实现准确的循迹时,CD机的伺服系统和光头组件将被迫处于高负荷的工作状态,不但读取的顺利程度会大打折扣,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也可能导致CD机出现损坏。

cd唱片指南(保养与收藏CD唱片是一门学问)(3)

避免直接接触

不要用手接触CD唱片的反面。保养CD唱片主要就是保养其反面,反面是储存数据的。因此,在平时使用中,一定要保证反棉的清洁,干净。在取出CD唱片时,不要将其捏在手中,防止用手直接接触反面。因为手的接触会留下指纹或汗渍,降低反面的反射能力,从而影响到CD唱机的顺利读取。正确的拿法是用手指接触CD唱片中心孔和边缘来取放唱片。

cd唱片指南(保养与收藏CD唱片是一门学问)(4)

妥善保存

妥善保存,防止反面被划伤、刮花。CD唱片的反射面非常平整光滑,容易受到划伤。因此,在不使用CD唱片时,应该对其妥善地加以保存。有CD盒的应该将其反射面朝下放置到CD盒中,没有CD盒的应该用较柔软的物品来跟CD唱片接触,防止过硬的东西给CD的反射面造成划伤。

cd唱片指南(保养与收藏CD唱片是一门学问)(5)

科学清理

CD唱片的清洁,如果在使用中不小心CD唱片弄脏了,只要用清水将CD唱片轻轻洗净,再用柔软的布将CD唱片抹干即可。CD唱片的保养就是CD反射面的保养.只要平时在使用过程中小心谨慎,你的CD唱片达到半永久性的使用寿命应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说了CD的保养,自然而然的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市面上的海量的CD,如何进行分类?哪些又具有收藏价值???

cd唱片指南(保养与收藏CD唱片是一门学问)(6)

大家经常听人说道各种CD碟版本,什么银圈版、日本东芝版、日本三菱版、HDCD、SACD等等,价格也差距甚大。下面来说说CD碟的各种格式以及详细的识别方法。

银圈版

银圈版与普通版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光碟的内圈制作不同,银圈版CD的内圈(有些CD连同盘身)都是银色,而普通CD的内圈则是由透明塑胶材料制成,因而又叫做“胶圈版”。另外;香港大部分歌手在1991年之前所推出的大碟在第一版印制上几乎都发行过银圈版CD,之后才是普通CD、再版CD,所以又称之为“首批银圈版”,生产数量不多、升值速度极快。因为1992年之后就没有继续生产过银圈版CD!

cd唱片指南(保养与收藏CD唱片是一门学问)(7)

日本见本盘

日本“见本盘”是一种超级难寻到并且世上十分罕见的宣传及试听用唱片,日文“见本盘”翻译成中文即是“非卖品”的意思。其收藏价值远远大于正式发行的专辑!通常这种版本的CD封底以及光碟内圈都印有或贴有“见本盘、见本品、Sample Loaned”等字样,使其与正式发行版CD区分开!

cd唱片指南(保养与收藏CD唱片是一门学问)(8)

白版碟(非卖品宣传唱片)

白版碟是指一些专门派发给电台DJ及乐评人先听为快的宣传用唱片,所以新曲才得已公开播放及宣传,一般白版碟会早于大碟推出日派上各个媒体进行宣传,『白版』的意思是指光碟颜色及封套大多数是白色因而得名。早期白版碟多数是十二吋黑胶唱片或较早的盒帶(又称白版带)而后期黑胶唱片在香港淡出取而代之便是白版CD唱片,值得一提的是白版碟的封套或碟面会印上宣传用、非卖品、Not For Sale等字眼以防不法炒卖。但由于白版碟产量低(原因只作宣传用),封套有別于正式发行大碟,或者有不发行的特別混音版歌曲而具收藏价值。

cd唱片指南(保养与收藏CD唱片是一门学问)(9)

日本东芝版

CD内圈或表面印有“TO”字样,如亚洲歌手(包括:香港、台湾等地艺人)所发行的唱片出现此版本CD,为超级罕见品,收藏价值极高,市场价格不扉!

cd唱片指南(保养与收藏CD唱片是一门学问)(10)

日本三菱版

CD内圈或表面印有“MT”字样,如亚洲歌手(包括:香港、台湾等地艺人)所发行的唱片出现此版本CD,为超级罕见品,收藏价值极高,市场价格不扉!

cd唱片指南(保养与收藏CD唱片是一门学问)(11)

日本索尼版

CD内圈或表面印有“SONY”字样,如亚洲歌手(包括:香港、台湾等地艺人)所发行的唱片出现此版本CD,为超级罕见品,收藏价值极高,市场价格不扉!

cd唱片指南(保养与收藏CD唱片是一门学问)(12)

日本三洋版

CD内圈或表面印有“SANYO”字样,如亚洲歌手(包括:香港、台湾等地艺人)所发行的唱片出现此版本CD,为超级罕见品,收藏价值极高,市场价格不扉!

cd唱片指南(保养与收藏CD唱片是一门学问)(13)

如何了解原版进口唱片的格式区分?

普通CD:

普通CD唱片的采样频率为44.1kHz,16比特量化。可以达到20-20kHz的频响和90DB的动态范围以及不低于90DB的信噪比。普通激光唱片的频率响应非常平坦,底噪声很小,动态范围相当大。在模拟录音的时代,动态范围达到80DB已属不易,但数字录音可以轻轻松松地做到90DB。既然普通CD唱片的技术指标不错,为什么后来又推出了很多种格式的CD唱片呢?这主要的因为普通CD唱片的采样频率过低,量化的比特数也不够高。因此在聆听老一代的CD唱片时,总会有声音粗糙,缺少细节的甜美的歌唱性等问题。在重播的音场深度、宽度等方面也比较窄、比较紧,整体的空气感和临场感不太好。

改良型普通CD:

1994年,美国泰拉克唱片公司推出了采用20比特录制的CD唱片。在母带的录制、编辑过程中,动态范围达到了112DB。然后转换成16比特进行数字压片。1995年,美国泰拉克TELARC唱片公司推出了双声道环绕声录音方式的CD唱片。这在录音史上具有阶段性的意义。因为通过双声道环绕声方式,在普通的立体声音响系统中,你可以听到更深、更宽的音场,能够体会到一定程度的包围感了。其实泰拉克唱片公司早在1986年就推出了采用双声道环绕声技术录制、出版了CD唱片。只不过那时的双声道环绕声录音技术还处于实验阶段。唱片投放市场后,效果良好。在经过了十年的改进与完善之后,正式推出了双声环绕声系列CD唱片。1996年,飞利浦唱片公司推出了采用24比特录制和模拟母带24比特重新制作的系列CD唱片,并且采取限量发行的方式。这批唱片的采样频率仍是44.1kHz,24比特量化。主观听感的改进很大。音色甜美、细致,具有丰富的细节。歌唱性不错,可听性很强。以上的CD、20比特CD、双声道环绕声CD、24比特CD都属于普通CD的范畴。HDCD虽然采用了专用的编解码技术,但最终还是落在了普通CD的技术范畴之中。在播放中,均与普通CD机良好地兼容。从以上的CD技术发展来看,不论是提高录音时的采样频率还是提高量化的比特数,都能够获得比较丰富的信息。最后落实到16比特普通CD唱片上,在重播的音质、动态、歌唱性等方面都会有一些改进。

HDCD:

1992年,在普通CD的基础上,研制开发了HDCD。HDCD的含意为高精度CD唱片。同年,美国RR唱片公司推出了编号为RR-S3CD的HDCD样片。HDCD的主要技术原理是:采用18比特进行录音。在录制的过程中,16比特为普通全频带数码录音:另外2比特经过高通滤波器等设备专门用于记录包含有大量相位信息的高频与超高频。然后在编辑、制作母盘时,将全频带部分压缩成为14比特,将相位专用的2比特单独记录。然后压制成HDCD唱片。HDCD唱片在普通CD机上重放时,只能读出14比特的全频带音频信号。这时的动态范围仅能达到78DB。在具有HDCD解码功能的CD机上,可以读出并复合2比特的相位、高频信号,增加了播放时的透明度与细致度,音场的宽度同时也会有所改善。HDCD由于采用比特预留的预加重方式制作,虽然与普通CD机有不错的兼容性,但不论在何种解码的工作方式下,都压缩了动态。对于动态不大的录音来说,清晰度提高了;但对于大动态的录音来说,会有一定的损失。再加上HDCD的播放机是九十年代后期才开始大量上市的;世界上各主要唱片公司对HDCD的支持态度也不够大,采用HDCD方式的唱片软件不够丰富。HDCD唱片与播放机真正的普及年代是2000年。在此期间已有多种格式的CD唱片问世,还正式推出了SACD和DVD Audio两种格式的CD唱片。因此,HDCD唱片的普及具有一种生不逢时的感觉。

cd唱片指南(保养与收藏CD唱片是一门学问)(14)

本文章内容转自:HiEnd音响殿堂

*以上内容来自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