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不太平,天津爆炸,曼谷连环爆,印尼飞机失踪,好想回到海里去。
有不少朋友都问我,为什么你这么喜欢潜水?
为什么潜水?不潜水的人觉得,想看美丽的海底世界,去海洋馆就可以。我不想再渲染水下的世界有多美,照片胜过一切语言描述;我想说的是,我喜欢潜水不只是因为大海美。
伯利兹大蓝洞 图/Corbis
跟很多人一样,我最初想考潜水证,也是被网上那些色彩瑰丽的照片“毒害”。我已经不太记得考到证后第一次出海看到些什么,人们都说涛岛那边的水下是乏善可陈的。但即使这样我也没有觉得失望,而是马上爱上了潜水。
2008年在泰国涛岛考OW
因为潜水对体力要求相对较低,适合我这种不大喜欢爬山跑步、游泳慢得像蜗牛、不喜欢激烈运动、体能和反应速度都很差的人。由于体质的限制,大部分运动都是男生比女生强,潜水则未必,因为它拚的不纯粹是体能。潜水之初,我一直在练习的不是泳姿,而是呼吸,越深、越慢、越平稳越好,动作越小越好。潜水也不需要赶路,慢慢漂慢慢看慢慢寻宝,悠闲放松,没有压力。
藏在大海绵里的刺豚Pufffish,骆仪摄于印尼巴厘
趴在沙地上的刺豚Pufffish,骆仪摄于印尼美娜多
因为我学会了像鱼一样游动和“呼吸”。水流平静时,不需要使劲踢水拨水,仅凭呼吸就能控制自己身体的浮沉;放流潜水时,更是“轻舟已过万重山”“一日看遍长安花”——如果说游泳相当于走路或跑步,那潜水简直就是学会了轻功!这辈子我未必有机会上太空,但我在水里体会到漂浮的感觉,如尘埃般轻盈。
因为我找到了学习的乐趣。考到潜水证不是学习潜水的终结,而仅仅是个开始。从10几潜到30潜(太少了,还是个菜鸟),我可以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气用得越来越慢,身体越来越平稳,不再像当初那样一下水就紧张,就往上漂;对比一些新手也发现自己的表现要略好一点。这是很有成就感的:)但我的脚法很烂,强流经验少,浮力未做到最好,用气也比教练和潜导快,所以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2009年在埃及红海考AOW
2012年在菲律宾科隆考沉船
不光是我个人在进步,潜水的技术和理论也在发展。半个世纪以前,潜水的主要用途是军事和商业;越来越多人以潜水为休闲运动后,也出现了很多悲剧,人们终于摸索总结出防止潜水病和使用混合气体的潜水规则。生在这个年代,能享受前人的成果安全潜水,我何其幸运。
因为潜水对我的性格和心理带来积极的影响。我胆子小,看那些潜水事故怕得要命,初进黑黝黝的沉船时也有幽闭恐惧症。从怕到享受,潜水让我在有限的范围内挑战自己,建立起自信心。这种挑战不是强迫,我乐在其中;这种挑战也不是冒险,我知道自己能做到。潜水有句法则叫“一停二想三行动”,有些人会觉得,我呼吸不到空气了要死了你还叫我停,但事实是一慌就容易出事,冷静才能解决问题。我还是会有慌的时候,要继续修炼。
2013年在诗巴丹
因为潜水的世界很简单,潜水时的生活很简单,吃饭、睡觉、潜水、谈鱼。睡醒下水,出水后互相交流看到了什么,每个人都很快乐、彼此开玩笑,我好像从来没见过有人潜水时不高兴或一脸严肃的,见到鱼却比寻到宝藏还开心。穿得很简单,比基尼套连衣裙,因为天天下水,所以化妆、发型、服饰什么的完全不需要考虑。吃得很多,因为下水会消耗,不需要担心长胖。我们的注意力都在水里,岸上么,吃好睡好就够。
一艘潜水船上的贴纸,骆仪摄于墨西哥科苏美尔
当然,这些只是一个过客的感受,潜水教练的世界我不了解,在我眼里也是很简单的,教潜水不是个能挣大钱的行当,只不过能让你可以“免费”潜水而已,不是真正热爱,谁会做?
因为我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你看到水下万物,同时与水面上的空气、声音、温度、风都隔绝了,耳边听到自己的呼吸和气泡,听到一些非常细微的声音(比如说气瓶漏气哈哈),感觉水流包围着自己的身体,感觉水温的变化。这些来自感官的体验很直接,而且在水下感官也比岸上更要敏锐,当我不再紧张以后,我很享受这些陆地上体会不到的感觉。
这就是潜入大海和去海洋馆参观的区别。在此我先不讨论把海洋生物囚禁在海洋馆里是否合理,仅从观众的角度说,在动物园里看动物,跟在非洲大草原上看动物一样吗?动物园还闻得到动物的气味,听得到它们的叫声,而在海洋馆隔着玻璃,连这些感官刺激都没有。
抬头看看水面的光,既向往水面的温暖,又留恋海底仰望的独特视角,骆仪摄于诗巴丹
更何况,在网络几乎无孔不入的年代,即使是休假也难免要回邮件、织围脖,潜入海里能让我获得短暂的安宁。有个潜水员说,如果哪天水下也有wifi,那他可能就不潜水了,要找别的隔绝世界去(还有吗)。
因为这个世界很美丽。有人可能觉得,NND半天才说到重点,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讲这点呢?因为“美”是个很个人的东西,我觉得美,你可能无动于衷。确实,海底世界很美,海水蓝得通透,珊瑚像彩色丛林,鱼类色彩斑斓,有些萌得像小兔子,有些像穿着火红裙子的弗拉门戈舞娘。
海兔(上图)和像浴球一般的海兔卵(下图),骆仪摄于印尼安汶
但也有不那么美的时候,海水很混浊,海底只有泥沙没有珊瑚,“没东西看”。 如果你没有见到你期待中的美丽、那些照片中的美丽,你是否还爱潜水呢?
我曾经在埃及西奈问一个法国潜水长,你天天潜一样的地方不腻么,也曾经问在菲律宾科隆问一个德国教练,你在这小岛潜了16年不腻么,他们的答案是一样的。那个法国GG说:“我就是喜欢在水里的感觉。”我想,对于他们,大海是美丽的,这跟他们某一次潜水有没有看到色彩艳丽的鱼类或珊瑚无关。
每一天的日出日落,白沙滩蔚蓝海,偶尔出没的领航鲸,都是潜水员的bonus。骆仪摄于印尼四王岛
正如旅行一样,有些人爱游景点,爱拍照,有些人只是喜欢在路上的感觉,而不同人爱看的东西也不同。我爱的是海洋的丰富,海洋的变化无穷,同样的潜点,每一次潜水的体验都不一样。
每种小生灵都有它自己的一片天地。那些很丑的东西,在我眼里都是可爱有趣的。 海参任何时候都通过装死来保护自己,但如果它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变化,你会看到它“菊花一紧”。在妈妈拍丝瓜我第一次在水下看到乌贼,这货不是天生丽质,但看着它扑腾扑腾地把泥沙搅混把自己埋起来(可能被仇家追杀ing),我就爱上它了。
乌贼Cuttlefish,骆仪摄于印尼美娜多
当我使劲吃奶的力逆流游时,几只大鱿鱼一往无前,大脑袋和爪子呈流线型,在我眼中就是衣炔飘飘御风而行的潇洒侠客!海鳗也是不怎么美的东西,像蛇,却爱露出好奇的小脑袋,有时还会直着身子从沙地里冒出来又缩回去,像在跳舞一样。
海鳗Moray Eel,骆仪摄于印尼巴厘岛
在海里,我常常以惊诧和膜拜的心情来看那些生物,无论是大鲨鱼还是比指甲盖小的鱿鱼和豆丁海马。豆丁海马身长仅1厘米,隐居在扇形珊瑚上,颜色和外形几乎跟珊瑚枝一模一样。鲨鱼和翻车鱼这种大动物,会有小鱼小虾帮他们做清洁、去死皮、清理伤口。在海洋的世界里,每种生物有自己的生存秘诀,有自己的天敌和朋友,有的会变色,有的逃得快,有的善杀戮,而这些本领我都没有,怎能不崇拜?
青蛙鱼Frogfish,骆仪摄于印尼巴厘岛
潜水是个无底洞,不仅仅因为它“烧钱”,更因为它为我打开了一扇门,让我进入一个无比丰富、等待我探索挖掘的世界。
这里面有生物知识:萌翻了的海兔是雌雄同体,你只能看到它们卿卿我我,却不知下蛋的是雄是雌;而海马呢,辛苦怀胎的都是爸爸。
一对海兔Nudibranch在做爱做的事
骆仪摄于印尼巴厘岛
孕育中的乌贼卵(or章鱼卵?),骆仪摄于印尼安汶
有地理知识:红海的盐度最高;洋流的形成与地球转动和海底地形有关,也受月圆月缺影响。
有物理知识:水下开啤酒不会喷出来;水吸收红光的能力比蓝光强,所以水下的可乐成了蓝罐“零度可乐”,水下受伤则会流出蓝色“贵族血”。
有生理和化学知识:压力下氮气会进入人的身体,氮气不能排出会造成减压病,而在空气里加入惰性气体氦气、降低氧气比例能防止氧中毒。
有历史知识:这艘沉船曾运载日军补给,被美军空袭击沉,那艘沉船曾运载华人劳工……为了查明一些神秘沉船的身份,潜水员会查阅大量史料,会去寻找沉船里的蛛丝马迹,堪比考古学家。
沉没于菲律宾科隆海域的水上飞机航母秋津洲号,船上有电台(左边高塔)和起降水上飞机的举重机(右),是当年日军的明星航母。
制图/Sangat Island Dive Resort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不应该吃鱼翅,为什么呢?不吃鱼翅是因为被割掉鱼鳍的鲨鱼会死,会死得很惨,让姑娘掉泪,但鸡会死猪会死你就不吃了么?反对捕猎鲨鱼,是因为鲨鱼是顶级猎食者、也就是海洋里的王者,鲨鱼数量减少会导致海洋生物链改变,作为鲨鱼食物的鱼类会增多,又可能让别的物种减少乃至消失。即使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物种也会有生有灭,正如恐龙,适应不了环境变化就会灭绝,能改变自己适应环境的物种能生存下来,但这个过程可能会缓慢得多,而海洋鱼类的灭绝、海洋环境的变化其实最终会影响到人类。当然,讲这些道理,不如渲染下捕鲨的惨烈更容易打动人。
加勒比礁鲨,骆仪摄于巴哈马
正如我常说的,地球表面2/3的面积是大海,海洋里有100万个动植物物种。潜入海里,我开始重新认知这个世界,认知生命。
* * *
以上文字写于2013年3月,我从妈妈拍丝瓜岛潜水回来后。
两年过去,我的潜水纪录增加了200瓶气。我见过像风暴一样密集的鱼群(戳这里直达游记),
见过翼展7米、像披着黑色披风出巡的魔鬼鱼,
见过体长仅几毫米、比寻常豆丁海马还小许多的彭氏豆丁海马(戳这里直达游记),
彭氏豆丁海马H. Pontoh Seahorse,Stephen Soh摄于印尼蓝碧,经授权使用
见过海底至尊毒物蓝环章鱼,
蓝环章鱼Blue Ring Octopus,骆仪摄于印尼安汶
见过脸颊会发出闪闪蓝光的深海发光鱼(没有红外照相机没法拍),
潜过海底火山,脱手套去摸气泡时差点被烫伤,
潜入了迷宫般的墨西哥水下洞穴(戳这里直达游记),
“双眸”Dos Ojos,Luis摄于墨西哥,经授权使用
去巴哈马亲手喂了鲨鱼(戳这里直达游记),
在比米尼鲨鱼研究所抱了鲨鱼宝宝(此行为在鲨鱼学者指引下进行,未经培训切勿模仿,潜水时切勿触碰鲨鱼及其他任何海洋生物),
面对浩瀚大海,我依然觉得自己还是个懵懂新手,依然觉得梦想着有一天可以去加拉帕格斯朝圣,去南极潜入冰盖之下,去倾听座头鲸的歌唱……
随着潜水次数的累积,我的潜水技术有所长进,认识的海洋生物和学到的海洋知识越来越多,砸在海里的钱也越来越多。除了以上这些值得让我用一生来回味的经历,如今回头来问问自己,你为什么潜水,理由还是跟当初一样吗?如果你没有见到你期待中的美丽、那些照片中的美丽,你是否还爱潜水呢?如果那些向往的潜点都一一去完、想见到的海洋生物都一一见过,你是否还爱潜水呢?
2013年在诗巴丹
是的,是的,还是跟当初一样,而且越来越爱。
诚然,如今小到豆丁海马和海兔,大到海龟和鲨鱼,对我都是寻常,我不再像新手潜水员那般激动万分,也很少会猛踢脚蹼去追它们,但我依然记得第一次看到这些生物时的心情。诚然,我对潜点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些潜点会让我觉得平淡甚至无趣,有时会放弃某一次潜水,然而一旦潜水假期结束,我就会很惆怅,啊,又要有好长时间不能下水了……我终于理解那位法国潜水长的话:“就是喜欢在水里的感觉。”
最珍贵的潜水记忆,不是照片,而是自己的潜水日志
就是喜欢在水里的感觉,但不只是因为大海美,她有时候并不美,却丰富得要用一生去探索。她有时候还会很危险,我在学习,如何能站在一个让人心悸的悬崖上,眺望那惊心动魄的壮丽,而不把自己置身险境,学习从极度依赖教练和潜导,到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在探索大海的同时,我也在探索自己的内心和极限,寻找探险和冒险的界限。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不会因为我把所有的梦想潜点完成打卡而止步。
2015年在印尼安汶
当潜水已经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我不会再问花“这么多钱值不值得”
不会再问“为什么潜水”
只问潜水将把我带往何方
你呢,为什么潜水?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最世界”(exploremyworld)
最世界,摆脱千篇一律的旅程,探索完全属于你自己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