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文学是一本永远看不够的人生百态图,让你执着地去探索其中的奥妙。

有人说,文学是一个折射跌宕人生的多彩世界,让你沉浸在其中无法自拔。

有人说,文学是前人记录的,供后人知晓那段历史。

在库尔特·冯内古特的笔下,文学是记录二战前后的生活,是荒诞而又真实的写照。

他被誉为“20世纪美国极具影响力的黑色幽默文学作家”,他的小说《囚鸟》、《冠军早餐》《猫的摇篮》等,都以荒诞虚构的自传为主导。

暗区突围被炸死可以救吗(022五号屠场留在时间缝隙里的人)(1)

而《五号屠场》这本小说,曾多次被禁,被列在《世界金属百部》TOP 1,但依旧被《时代》周刊评为百部永恒经典之一!

这是一本讲述了比利·皮尔格林的自传,混乱中充斥着神奇的一生。

他就是个随军的牧师助理,却阴差阳错地成为了俘虏,手无缚鸡之力的他被送到了德累斯顿的屠宰场。侥幸死里逃生的他,又变成站在时间的第三视角观察自己的一生。

时而在战场上和敌人厮杀,时而和妻子甜蜜幸福,被外星人绑架,看着自己死亡又重生。

关于一场大屠杀没有什么顺乎理智的话......大屠杀以后一切都趋于无声,永远沉默,只有鸟儿还在啼叫。

灾难总是有迹可循

书中参战的士兵,无论是美国或德国,很多人都处在“不愉快的童年尾声”,大多是十几岁的孩子。

战争把这些本该不谙世事的孩子送上战场,充当战争的炮灰。

暗区突围被炸死可以救吗(022五号屠场留在时间缝隙里的人)(2)

一场大火从德国喷出,绕世界一圈,然后又回到了德国。

书中对德累斯顿的赞美,无疑是最大的讽刺。

犹如烧了三天三夜的圆明园,几乎被夷为平地的叙利亚阿勒颇大清真寺。

事情就是这样

你什么时候会说出这句话?

在书中反复出现这个词,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无力感。

装得盆满钵满的人安然无恙,偷拿了一把茶壶的人却丢了性命;

比利在飞机失事的灾祸下幸存,妻子却因为一氧化碳中毒没了呼吸;

人们觉得轰炸德累斯顿是一场悲剧,但依旧觉得可以容忍,投在广岛的核弹却一直被人铭记。

是啊,事情就是这样。

不断的和时间链脱离,不断的在年代里穿梭,看似是比利难以控制时间的走向,不过是他内心一直想挣脱那段恐慌的回忆。

在最后,我了解了一下“盐柱”的传说,索多玛的毁灭和德累斯顿的轰炸何其相似。

战后,是留下的人幸运,还是逝去的人的开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