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瑮,广西大学哲学专业77级学生。

1977年,我毅然放弃了在柳州地区教育局的工作,带着“知识就是力量”的信念参加了高考,并顺利地进入广西大学学习哲学。

错过了北大好像错过了一切(我的芳华于瑮)(1)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那是一个清风劲吹的年代。如果不是当初对于知识的渴望,如果没有舍弃既得安逸的勇气,我就无缘遇到博学敬业的师长、情同手足的同学和相守一生的伴侣。

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我们对知识的渴望达到了几近疯狂的程度,抓住一切机会补课。宿舍里八名同学,个个都是天刚亮就赶早去晨读,到晚上教室里熄灯了才不情愿地回来,仿佛早回宿舍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我们常常排起长队等待图书馆开门,所有的课外时间都泡在图书馆里,真正把读书当成了一种享受。回想起来,虽然不免感叹于当时的稚气,但正是那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为我日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依旧清晰地记得,我们班在校园里有一块墙报式班刊,我们为它取了一个简单而又有深意的名字——觅,寓意对未知世界的思考与探索。我们常常会把对哲学问题的思考、对社会问题的见解,发表到墙报上。深邃的思想和对现实问题的释疑,使得一月一期的《觅》的刊出,成为全校学生每个月最期待的事情之一。

我依然清晰地记得,班级经常会参加全校性的体育比赛,场上的同学挥汗如雨,满场飞奔,场下的同学则卖力加油,为下场休息的同学第一时间送上毛巾、开水。每个人都不愿缺席集体活动,大家亲密如手足。

最令我感动的是给我们上课的每一位老师,虽然他们各自都有着坎坷的人生经历,但他们仍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学生。老师无私地为大家授业解惑,课后主动到宿舍继续与同学交流,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见解,还有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人生智慧,从而也激发了我们学以致用、兼济天下的抱负和雄心。

记忆中的一切都那么的亲切,那么的美好,那么的弥足珍贵。

戳链接了解广西大学校庆征文投稿详情↓↓↓

《我的西大 我的芳华》,西大90周年校庆征文啦!

错过了北大好像错过了一切(我的芳华于瑮)(2)

来源丨南国早报客户端

编辑丨陈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