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很多地区属于地震多发区,因此地震的相关知识也成为考试的高频考点,除了地震逃生和自救外,还经常会考地震的相关概念,而且考题一般都会比较有难度今天中公教育就带领着大家一起来学习地震的相关考点,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地震知识点?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地震知识点(科技知识地震常识)

地震知识点

我们国家很多地区属于地震多发区,因此地震的相关知识也成为考试的高频考点,除了地震逃生和自救外,还经常会考地震的相关概念,而且考题一般都会比较有难度。今天中公教育就带领着大家一起来学习地震的相关考点。

一、地震带

地震带就是指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地球上主要有三处地震带。根据全球构造板块学说,地壳被一些构造活动带分割为彼此相对运动的板块,板块当中有的块大,有的块小。大的板块有六个,它们是: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全球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大板块的交界处,一部分发生在板块内部的活动断裂上。世界上的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大地震带上,即: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和海岭地震带。

二、地震的相关概念

地震的相关概念是最常见的出题点,多见于选择题和判断题,难度比较大,在做题时很难正确区分概念的不同,因此,务必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

(一)震源

地球内部直接产生破裂的地方称为震源,它是一个区域,但研究地震时常把它看成一个点。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它实际上也是一个区域。

(二)震源深度

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是震源深度。我们把地震发生在60公里以内的称为浅源地震,60-300公里为中源地震,300公里以上为深源地震。(注意:一般破坏性地震多为浅源地震)

(三)震中

根据地震仪记录测定的震中称为微观震中,用经纬度表示;根据地震宏观调查所确定的震中称为宏观震中,它是极震区(震中附近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的几何中心,也用经纬度表示。由于方法不同,宏观震中与微观震中往往并不重合。1900年以前没有仪器记录时,地震的震中位置都是按破坏范围而确定的宏观震中。(注意:震源和震中的区别)

(四)震级(注意:同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震级是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用“级”来表示。弱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五)烈度

地震发生时,在波及范围内一定地点地面振动的激烈程度(或释为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试题练习】(单选)烈度和震级的区别( )

A.烈度是指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震级是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

B.烈度是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震级是指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

C.烈度是用来评估自然灾害本身造成的社会损失的度量标准;震级用来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

D.烈度是来表示地震造成的社会损失的程度;震级用来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

【中公答案】A。解析:本题就是考查震级和烈度的概念,震级是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烈度指地震发生时,在波及范围内一定地点地面振动的激烈程度(或释为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故本题答案为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