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古楼叫什么(宜宾地标大观楼及其匾额)(1)

编者按:很高兴的是我们生活的宜宾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拥有2200年建城史、4000年酿酒史、3000年种茶史的城市,现辖3区7县,政区面积13283平方千米,人口550万人。久远的历史留下众多的古迹,从今天起,本公众号采取“看古迹、读历史”的方式,系列连载讲述宜宾古迹之中的大历史和小故事。

宜宾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古楼叫什么(宜宾地标大观楼及其匾额)(2)

1979年的大观楼

#畅游宜宾#大观楼位于宜宾市老城区的正中,紧邻大什字,是宜宾市城区的标志性建筑。

此楼初为唐代名相韦皋所建,后世历经兵燹毁坏,明清时曾数次重修。

大观楼又名谯楼,是古时用以报时之楼,早上撞钟,晚间击鼓,谓之晨钟暮鼓。

遥想古代的宜宾城,全城的人都能遥看着高高的大观楼,遥听着大观楼上钟鼓声而作息。1938年,钟鼓楼建成后,大观楼才退出了报时的功能。

今天的大观楼,是清乾隆乙酉年(1765)重建的。整个大观楼坐西向东分四层,底层石砌,内有十字形通道,可容车马通行;二楼以上四角飞檐,凌空翘首,巍峨雄壮;四周辟窗棂,高敞明丽,颇具大唐雄风。第三层东檐下有匾,曰:“大观楼”。

宜宾大观楼保持了我国传统的建筑风格,2013年,国务院公布大观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宜宾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古楼叫什么(宜宾地标大观楼及其匾额)(3)

今日的大观楼正面

同层西面檐下还有匾,书:“西南半壁”四字,字大如斗,潇洒流畅,俊秀苍劲。其语义出自唐代名相韦皋诗句。韦皋(746-806),为唐朝中期出将入相的名臣,他官至检校司徒兼中书令,封南康郡王,曾以剑南西川节度使兼戎州都督府都督驻节戎州僰道城三年,当年韦皋沿石门道进军南诏时,曾途经矗立在石门江(横江河)畔的石城山,写下了《咏石城山》一诗:

石城门峻谁开辟?更鼓误闻风落石。

界天白岭胜金汤,镇压西南天半壁。

后来,清代名士、书法家顾汝修取韦皋“镇压西南天半壁”诗句,挥洒如掾之笔书写成了“西南半壁”横匾。

宜宾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古楼叫什么(宜宾地标大观楼及其匾额)(4)

《中国历史图集》中戎州都督府管辖的“西南半壁”(红圈内)

那么,“西南半壁”是什么意思呢?韦皋生活的唐朝,在唐太宗贞观六年(632),置戎州都督府,以僰道城为治所。

戎州都督府辖六十四个羁縻州、一百七十余县,地域涵盖今天云南和黔西北的广大地区,其中最东面的是汤望州(今贵州赫章与毕节间),最南端的是严州(今云南红河州),最西边的是曾州(今云南大理一带)。

粗约统计,那时戎州都督府辖域面积约为今天宜宾市地域的十多倍,在唐代的南中地域占据了半壁江山,是名副其实的“西南半壁”,并非夸大之辞。

唐朝时的戎州都督府,是历史上以宜宾城为中心设置的面积最大的行政区。

宜宾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古楼叫什么(宜宾地标大观楼及其匾额)(5)

大观楼背面,匾额上书“西南半壁”

宜宾史迹,下期继续,敬请关注。

来源:宜宾史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