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三国第一谋士,大家都会想到诸葛亮,而能算尽天下事的诸葛亮最后却被老对手司司懿给活活拖死累死在五丈原。司马懿能战胜诸葛亮第一法宝是2个字:隐忍。

司马懿杀曹爽简介(曹爽不听一牛人之言被司马懿诛九族)(1)

隐忍成了司马懿生存之道和成功法则。曹操是乱世枭雄,也是一代奸雄,他一生阅人无数,对于拥有旷世奇才且深藏不露的司马懿,他一边重用之,另一边又严防之。临终曹操还叮嘱接班人曹丕要提防他。理由有两个:一是司马懿“有雄豪志”,二是司马懿有 “狼顾之相”。事实证明,曹操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因为曹丕如果不能提防和制服司马懿,会带来无穷祸患。

司马懿杀曹爽简介(曹爽不听一牛人之言被司马懿诛九族)(2)

曹操临死前当然也可以除掉这个祸患,但司马懿充分发挥隐忍的特点,他装成忠心耿耿地样子,废寝忘食地工作,让曹操对其下不了毒手。同时,司马懿极力“效忠”世子曹丕,帮其打败宿敌曹植,赢得了新主的信任。

司马懿杀曹爽简介(曹爽不听一牛人之言被司马懿诛九族)(3)

当然,曹丕并没有忘记父亲的遗言,在任职期间,尽管对司马懿敬重有加,但也对他提防有加。其间重用了宗亲曹真为大都督,以此来压抑司马懿。然而,曹丕是个福大命不大之人,体弱多病又好色的他不到40岁就一命呜呼了,结果他的儿子曹睿继位,曹睿是一位明君,但也是一位短命君主,他继位后也对司马懿另看一眼,提防有加。

司马懿杀曹爽简介(曹爽不听一牛人之言被司马懿诛九族)(4)

然而,当36岁的曹睿英年早逝时,做出两个惊人举。一是让养子曹芳继位。原来曹睿本有曹冏曹穆曹殷三个儿子,但三个儿子都还没有成年时便夭折了。因为没有亲儿子当接班人,曹睿便收养了曹彰的孙子曹芳为养子。病逝时便让年仅8岁的养子曹芳继位。二是找了两位托孤大臣。这两位托孤大臣分别是太尉司司懿和大将军曹爽。曹睿之所以在临死前做出如此不“睿智”之举,不是他昏庸,不是他忘记祖父曹操的叮咛教诲,而是形势逼人造成的。无论对付诸葛亮还是平息辽东之乱等,都靠“老谋子”司马懿才摆平的。曹睿想让年劝的曹芳坐稳江山,又发展国力,才让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佐太子,意思是一个主外一个主内,保持朝政稳定和国家安定。

司马懿杀曹爽简介(曹爽不听一牛人之言被司马懿诛九族)(5)

逐渐掌握实权的司马懿开始在朝中和军队里安排自己的势力,打压曹爽的势力。

而曹爽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因为有“宗亲”这顶帽子,重用何宴、李胜、桓范等人,排斥司马懿,结果成功架空了司马懿。

司马懿杀曹爽简介(曹爽不听一牛人之言被司马懿诛九族)(6)

司马懿眼看形势不对,于是发挥隐忍特长,马上不上朝和他正面冲突了,而是装病在家,蓄势反击。

都说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一点也没有错。公元249年,大将军曹爽陪同少帝曹芳去高平陵拜谒魏明帝之墓。他们前脚刚出城,“病入膏盲”的司马懿后脚就从床上跳起来,以最快的速度来到宫里,先是以郭太后的名义下令,关闭城门,占据武库等,然后发动了政变。在政变中,他再使奸诈之术,以对天发毒誓这种伎俩,成功地骗取了曹爽的“信任”。

司马懿杀曹爽简介(曹爽不听一牛人之言被司马懿诛九族)(7)

期间,大司农桓范是个政治上的“明白人”,他深知权力斗争不是你死便是我活这个道理,于是力劝曹爽兄弟带着皇帝前往豫州许昌,再以天子的诏令征兵勤王,讨伐司马懿。

桓范的建议是曹爽的唯一出路,毕竟当真曹爽还拥有两个有利条件,一是皇帝在曹爽手里,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二是曹爽在地方上还有心腹党羽,比如司隶校尉毕轨、荆州刺史李胜等等,等援兵一到,完全可以反攻倒算。

司马懿杀曹爽简介(曹爽不听一牛人之言被司马懿诛九族)(8)

然而,愚蠢的曹爽却被司马懿的毒誓所迷惑,认为只要能保证不死,他选择投降也是可以接受的。桓范见状,指天痛哭:曹家马上要被灭族了。

事实证明,桓范的9个字字字应验。结果,曹爽投降后,司马懿很快就背弃诺言,把他们给杀了。

而桓范因为犯了政治错误,他家也遭遇了被诛九族的悲惨命运。好在百密一疏,桓范的一个叫桓凯儿子侥幸逃过一劫。桓凯于是隐姓埋名活了下来,司马懿不会料到,就是这个漏网的桓字子孙,成了司马家族的掘墓者。

司马懿杀曹爽简介(曹爽不听一牛人之言被司马懿诛九族)(9)

随后的事大家都不陌生,司马懿揽权后,虽然没有直接窃取曹氏的江山,却为儿孙篡位扫清了一切障碍。到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掌权时,当时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果然,后来司马昭竟然当面弑君,把曹操最有骨气的子孙曹髦给杀掉了,再后来,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废掉曹家皇帝,建立了晋朝。

司马懿杀曹爽简介(曹爽不听一牛人之言被司马懿诛九族)(10)

晋朝建立后,国家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司马炎却没有把这些处理好,到弱智的司马衷继位时,后宫擅政,朝政腐败,天下不安,最终导致了八王之乱。再后来出现了“五胡乱华”的悲剧。

司马懿杀曹爽简介(曹爽不听一牛人之言被司马懿诛九族)(11)

而就是这在这乱世里,桓范的后人出现了,这位叫桓温的人凭一已之力差点把晋朝废掉,同时,他还让儿子桓玄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后来桓玄追认桓温为“宣武皇帝”。总之,高平陵之变的百年之后,他成了晋朝的埋葬者和掘墓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