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有这样一个民间舞蹈团。舞者们由来自各行各业的白领、老师和退休舞者组成,年龄从30 跨越到60 。
她们利用业余时间聚在一起学习排练,把蒙古舞、朝鲜舞、藏族舞等少数民族舞蹈演绎得唯美生动,多次登上央视《舞蹈世界》,与全国舞者一决高下;也出现在了东方卫视《舞者》的舞台上,成为当时全国挑选的80个节目里唯一一个中老年舞团;2013年至今,她们不曾缺席每届的上海市及区市民文化节舞蹈赛,均获市百强优秀团队。街道的社区巡演也常有她们的身影,让舞蹈艺术走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一支取名为“梦蝶”的民间舞团,我们选择对话60 年纪的队长李若莉,听她讲述自己对舞蹈持久的热爱,以及这支成立了近20年的舞团是如何跨越年龄的限制,仍旧精神矍铄地在舞台上如蝴蝶般振翅飞翔、绽放光芒的。
采访当天,李若莉正在陆家嘴社区的一个排练厅和几位成员一起练习朝鲜族的传统刀舞。每个周四,他们都会聚集在一起,进行常规排练。如果到了要准备比赛或者演出的时候,彩排还会更密集一些。
阿姨们穿着传统的民族服饰,妆发齐整,跟着音乐一遍一遍地调整舞姿和队形。一位成员特地坐在角落,负责用手机视频记录下排练初成型的舞段。跳完一组动作,李若莉看了看回放还不满意,在和队友们稍作沟通和调整之后,大家又完整地跳了一遍。几番下来,每个人脸上都渗着细微的汗珠。
“这个刀把是可以旋转活动的,转一圈之后必须用手腕的力量卡住。新手不熟练的话就很容易打到自己,所以必须要刻苦练习才行。我们喜欢以道具来呈现一定难度和艺术的舞蹈,它需要演员掌握技法外,要刻苦训练,最终在舞台上展现特色。”李若莉自如地向记者展示道具刀是如何配合舞步挥出飒爽英姿的。
小时候,是看着简谱教材自学跳舞的
1962年,李若莉出生在广州一个很有艺术氛围的家庭,爸爸在单位的文工团里负责唱歌,还会口琴、二胡、扬琴等各类乐器。李若莉虽然也跟着爸爸学了一阵子扬琴,但还是更愿意去看别人跳舞,回到家自己也对着镜子舞弄两下。
在她的记忆中,家里那条街上经常有小朋友在一起跳舞,演给街坊们看。邻居阿姨手特别巧,会给大家做向日葵的道具和新疆舞的漂亮裙子,李若莉也跟着一起,有过几次懵懂的表演经历。
到了小学二、三年级,李若莉就开始负责带一年级学弟学妹们的课间文娱活动。那个年代获取信息的渠道实在有限,她手里只有一本简易的舞蹈教材,看着上面的简谱和简笔画记录的步法、脚印、朝向,李若莉就可以自己编创一支舞用来教大家。“我对音乐特别有感觉,当时流行的《战地新歌》那一整本书里的歌我都会唱,像《北京的金山上》这样的旋律我一听到就能很自然地跳起来。”
因为这份难得的天赋,李若莉在小学三年级就被选进区少年宫,才算是开始了相对专业的舞蹈学习。“当时学芭蕾舞,设备条件也有限,练到脚尖的趾甲都会瘀黑脱落。但我还是会继续跳,一点也不觉得苦。音乐一响,舞蹈的那种舒展开来的美会让你忘记身体的疼痛。”
整个学生时代,李若莉都是班里和学校里的文艺积极分子,一路参加了不少演出。直到高中才渐渐减少了文艺演出的频次,专心攻读文化课。学校的老师曾一度推荐她去考专业的舞蹈院校,但因为考学的时候年龄有些偏大了,没有赶上最佳时机,阴差阳错地,李若莉并没有成为一名舞蹈艺术生,而是通过普通高考上了大学。
“其实我也没有很在意这件事,只是一直把舞蹈当成爱好,后来在大学里、包括工作之后也一直是文艺骨干。在广州工作的时候,我还参加了当时广州市总工会举办的第一届舞蹈比赛,获得了一等奖,在当时也是很大的认可。”
走过全国各地,跟大师们学舞
后来,李若莉经历了结婚、生子,还去美国读了个IT硕士学位,才辗转来到上海工作生活。热爱舞蹈的她并没有停下脚步,她在社区做起了兼职的居委委员,专门负责文艺,带大家参加了不少演出和比赛。后来也以此为契机,成为了陆家嘴老年大学的“志愿者民间舞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会有学员向李若莉讨教舞蹈问题,渐渐地她发现自己也必须进行更系统和专业的学习,才能更好地给学员们讲解。十多年来,李若莉购买了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艺术学院、延边大学、上海舞蹈学校等教学课程,潜心研学朝鲜舞、蒙古舞、藏族舞、古典舞等全套课程,边学边教队员。
2006年9月舞蹈班开学,舞蹈队也以此契机成立。后来,为了便于集体参加演出和比赛,大家讨论出了“梦蝶”作为队名,以代表团队刻苦努力,美丽蝴蝶破蚕而出精神。2013年开始,“梦蝶”成为陆家嘴街道舞蹈队之一,更名为“陆家嘴金融城梦蝶舞蹈队”。
2013年,上海市民文化节第一届广场舞大赛,“梦蝶”排练了极具特色的蒙古筷子舞参赛。30名队员每人手握一把筷子,在经过腰、肩、手臂、膝盖等身体部位时齐刷刷地敲打,发出整齐的响声,场面十分壮观。凭借这一次舞台,“梦蝶”荣获优秀节目奖,自此走进了更多沪上观众的视野里。后来的每一届广场舞大赛都有她们的身影,更在2015年获得决赛第二名的好成绩。
参加一次比赛,请专业老师编舞、培训以及服装制作都需要资金。李若莉说,早期队员们都是去城隍庙买布料、自己动手做服装,李若莉的家一度还成了大家的服装车间。后来对服装的需求更专业了,就开始订做,但花销就更大些,少数民族服装通常在1000到2000多元一套。“梦蝶”每一到两年总会出一个新作品,这些年来基本是靠团队自己通过各种办法筹款,才能一年年地坚持下来。
这些年来,李若莉一直没有停下四处求学的脚步:4次进藏区,到西藏大学、昌都等跟泽吉、达瓦两位老师学热巴舞;到延边大学跟崔美善、金明姬两位老师学朝鲜舞;到鄂尔多斯跟李德戈景学蒙古舞……
李若莉多年的舞蹈“求学”之旅
李若莉还记得自己年轻时第一次坐飞机去西藏,被气流颠簸和落地后的高原反应折磨得不轻。所以后来当决定要去西藏学习舞蹈时,她吸取了上一次的经验,改坐火车进藏。但不巧的是,当时李若莉正在重感冒中,一直不停地咳嗽,但为了不错过这个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她还是执意带病前往。“其实在火车上我是一路躺着的,当时就想着,如果到了之后身体扛不住,大不了我第二天坐飞机回来。”
后来,李若莉一边喝着药,一边在西藏大学的校园里开始了学习。听着音乐,看着校园里的美景,她慢慢地忘记了自己的高原反应,一门心思扎进了舞蹈中。“后面几天我就没什么反应了,别人可能走路都费力,我当时直接在高原上跳舞,还和大家一起去做公益服务,活动排得很满,每天都很开心。”
就这样,李若莉先后四次前往西藏,在昌都参加首届热巴艺术节和热巴研讨会,在芒康参加弦子艺术节,到巴塘等藏区采风,在浓浓的民族文化中感受舞蹈的魅力。2019年,她和团队成员带着学成的藏族热巴鼓舞“金鼓礼赞”参加了2019年上海市市民文化节舞蹈比赛,获得浦东新区第一名、全市第三名的成绩,把雪域高原的民族舞带到了东方之都。
跳舞,她们是来真的
和许多茶余饭后跳广场舞的阿姨们不同,李若莉的团队成员在她的影响下,都成为了相当专业的舞者。随着年纪渐长,跳舞于她们而言当然并非易事。
“比如朝鲜民族舞蹈长鼓舞,需要背着十来斤的鼓在身上,还要学习击鼓的节奏和方法,在跳舞之外相当于要多掌握一门乐器,没有两三年是跳不出来的。藏族的热巴舞也很难,舞者需要一直转圈,转完圈之后要保证鼓槌准确地击打到鼓面,对于年纪大的人来说这也是不小的挑战。”
李若莉在采访中坦言年龄带来的挑战,但她仍然不放松对于专业度的要求。2016年在一次演出前的排练中,李若莉不小心踩到了长裙而摔倒,导致右脚踝骨裂,坐上了轮椅。月底就要演出了,作为队长的她根本无法安心养病。想着虽然脚受伤了,但是手还可以动,于是就邀请队员们来到家中,她就坐在轮椅上给大家排练。后来能站起来了,就拄着拐杖到舞蹈房为大家喊口诀数拍子。“当年那些成员们现在也都是舞蹈团里的中坚力量。”李若莉说。
“梦蝶”成立至今17年,李若莉始终像一个大家长一样,是队员们的主心骨。运营一个这样的舞团,除了舞蹈专业上的教学之外,还涉及更多统筹、联络的细节工作。“我曾经为了找到排练场地到处奔波求人,好在陆家嘴街道后来给了我们很多帮助;疫情期间演出在即,但是演员生病了,我就得短时间内协调替补演员......可以说我们是一直在克服多方困难坚持到现在的,为的就是这份热爱。所以我们也绝对不可以放弃对作品质量的追求,如果只是自己随便玩玩,何必要这么大费周章呢。”
随着年纪渐长,李若莉也慢慢寻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其实朝鲜舞还是很适合我们的,因为它的气息是下沉的,这和我们的身体不谋而合。我最近迷上了太极和武术,其中一些慢动作对我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很友好,我还特地去外地参加了研修班,现在坐地铁都拿着拳法的书在看。”
虽然身体不能和年轻的时候比,但李若莉始终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研修太极也让她对古典舞的理解更加深刻。“很多舞蹈都是从中国传统的武术动作中演变而来,这其中的文化底蕴是很深的。”讲起这些,李若莉的眼睛都闪着光。
“现在的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我觉得或许大家可以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这个世界还是有很多吸引我们的事物的。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就不会觉得累了。”
“梦蝶”目前正在为上海市民文化节广场舞比赛做准备,李若莉从贵州群文馆请了专业老师指导排练彝族舞蹈,希望到时候在舞台上通过舞姿来展现贵州毕节“百里杜鹃”的美景。未来,她还会继续带着团队尝试更多的舞蹈形式,“但凡还有一口气,我就还会继续跳下去。”李若莉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