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张艺谋是一个对颜色,对视觉感官要求极为严格的一位导演,影片一开始就利用一个空镜头的大环境这个场面首先就交代了环境,然后利用这种冷色调给予大家一种较沉重和压抑的感觉。这就是本片第一个主角的出场,利用画外音的自我介绍,将身份明确的告诉观众,只是利用了冷色调的基准,告诉大家这个影片所讲述的是比较肃穆的一件故事。

张艺谋电影的特点分析(张艺谋的英雄情怀)(1)

这是一场长空与无名的意念之战,在商业片中,无疑场面的宏伟和鲜艳的视觉会给观众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但是导演刻意将这个画面颜色降为青灰色,意图明显,告诉大家这是一个悲剧,青灰色代表离别的伤感,这样使用青灰色的色调,明显的告诉我们他们俩曾经不是敌人。

张艺谋电影的特点分析(张艺谋的英雄情怀)(2)

从《红高粱》到《大红灯笼高高挂》等等一系列影片中,红色仿佛成了张艺谋的代表,张艺谋是偏爱红色的,一次次将这种红色的冲击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也是本片中第一次展现暖色调,红色代表了温暖,也代表了愤怒和内心的躁动,当这个红色过分明显的时候也就告诉我们,在这里就不仅仅代表了温暖了,而是导演在用颜色来告诉我们,这里不是温暖,是来自内心的愤怒,躁动和痛苦。

张艺谋电影的特点分析(张艺谋的英雄情怀)(3)

这个场面极为宏大,张艺谋用这种场面的大调度来宣告一部商业片应具有的视觉冲击,然后利用冷色调来告诉宣告影片的压抑氛围和肃穆。而后在放箭以后,与书院的红色相对比,展现了秦王极为无情的一面。而后,学生们在箭雨下书写赵国的文字,红色在这青灰箭雨的对比下显得如此无奈和绝望。

张艺谋电影的特点分析(张艺谋的英雄情怀)(4)

这是一个以暖色调为基准的镜头,这个镜头里,一位红衣女子在遍地黄叶中静坐树桩,暖色调衬得画面极为和谐,只是在这里,随着落叶的飘落,微风吹拂的衣襟,让我们观众感受的不是感情的温暖,而是来自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更多的是一种凄凉。引起观众的共鸣。

张艺谋电影的特点分析(张艺谋的英雄情怀)(5)

这个镜头是以章子怡在死亡时以主观镜头看向飞雪的,场面从暖黄色渐渐转红,而后越来越红。让我们在视觉的盛宴享受下感受到如月的绝望,这里的红色显得格外的凄凉,格外的明显,格外的让我们深入片中如月的感受。

张艺谋电影的特点分析(张艺谋的英雄情怀)(6)

蓝色代表了沉稳,代表了平静,这个镜头里张艺谋运用蓝色配着秦王的讲述,将主人公内心情怀将以宣泄,一方面让我们感受残剑飞雪的爱情里伟大而透漏着悲哀,另一方面让我们也感受那一丝丝的怜惜。与前面无名所讲时的红色作为对照!我们看到的是故事另一面的开始。

张艺谋电影的特点分析(张艺谋的英雄情怀)(7)

无名与残剑在这里一系列的打斗镜头无疑给了我们对美景的享受,但导演刻意将色调调整为冷色调,这样便使我们感受不到那意境的唯美。静而不和,以静衬动。让观众得到的是静态的画面,主人公动着的心。

张艺谋电影的特点分析(张艺谋的英雄情怀)(8)

白色象征着纯洁,冷静,也象征了死亡。在这里,白色这种令人感受到纯洁的同时,也表达了飞雪内心的绝望。或许残剑对飞雪的爱情是纯洁的,可是飞雪却在心中有了恨,那是来自对秦王的恨,而这种恨恰恰无名也存在着,于是白色便又象征了绝望。告诉我们,爱恨情仇之中恨超过了爱,便成了绝望。

张艺谋电影的特点分析(张艺谋的英雄情怀)(9)

绿色象征了和平,在这里,导演运用绿色,表达了残剑飞雪对和平的向往,对不问世事,无忧无虑的向往。

张艺谋电影的特点分析(张艺谋的英雄情怀)(10)

在残剑与秦王的打斗当中,张艺谋又一次采用了绿色,这里不仅仅是为了给我们宣告他对颜色的运用是多么强烈,而且也将残剑内心想法表达了出来,或许残剑早就看破世事,看透了战争,而之前他也对无名说阻他刺杀秦王,这里便得到了很好的解释。他厌烦了战争的天下,他也看到了或许只有秦王才能统一天下,告别战乱。这样一来,绿色便得到了充分的解释——和平。

这是一个暖色调的画面,而无名心中有恨,导演却在这里安排了一个暖色调,这是刻意的,也是向我们在透露此时此刻残剑对秦王的理解,和对天下的同情!他以这种方式将自己内心情怀讲述给无名。为下面的故事做了铺垫,也彰显了无名有感情的一面!

张艺谋电影的特点分析(张艺谋的英雄情怀)(11)

这个镜头,张艺谋以冷色调的方式将故事讲述完毕,体现了无名内心的孤寂,对世事的看穿,也讲述了他对残剑的理解。同时,也宣告了影片的结束。

张艺谋电影的特点分析(张艺谋的英雄情怀)(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