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的神秘数据
作为史前文明的遗迹,作为古代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中唯一保存完好、称得上是货真价实的奇迹建筑,金字塔背负着太多的难解之谜,尽管历经几个世纪的艰难探索,我们仍知之甚少。金字塔的数据之谜就是其中之一。
大金字塔的塔高×10×109=地球到太阳的距离(1.5亿公里)
大金字塔底周长×2=赤道的时分度
大金塔的自重×1015=地球的重量
吉萨的三座大金字塔构成的三角的三条边的长度比例为3∶4∶5,符合毕达哥拉斯定理。
大金字塔的长度单位是根据地球的旋转大轴线的一半长度而确定的,即大金字塔的底是地球旋转大轴线一半长度的10%。
大金字塔的底面的四边方向,正好对着东、南、西、北,塔的进口隧道正好对着北极星,在隧道内任何一处地方,任何时间里均可观察到北极星。
大金字塔同时确定了法寸的长度和公亩的边长。
金字塔距地球中心的距离和距北极点的距离相等。
如果用底的1/2除大金字塔的斜面长度(斜边距离)的话,就会出现0.618的黄金比率分割。
如果将金字塔底面正方形的纵平分线延伸,无穷下去就是地球的子午线,穿过金字塔的子午线,正好将地球的陆地和海洋分成均匀的两半。此外,这条经线还是地球所有经线当中经过陆地长度最长的一条。
如果将金字塔面正方形的对角线延伸,正好将尼罗河、尼罗河三角洲平分。
以上只不过是少数几则例子,这些数字的吻合真的只是巧合吗?还是大金字塔是古埃及人的数学智慧结晶呢?
金字塔各部分的尺寸在金字塔学家们看来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金字塔高137.18米,塔基边长230.38米,塔底周长约1公里,这个数字很重要,它表示着“金字塔预言说”全部理论的各种关系。这个理论特别重视13这个数字和1/3英亩(约1348.95平方米)的“石头铭文”,因为它们都是除不尽的数。太阳历一年的天数是365.24,把小数点放在第5个数字后,成了36524,用36524除以4,得出的结果是9131这个数字,正好是金字塔塔基的边长(英寸),也表示四季平分的时间。用36524乘以5,得出182620,而这正是古埃及和希伯来使用的腕尺长度(约等于18.26英寸,自肘至中指尖的长度)。用塔基的边长9131除以25,又得到365.24这个数字,即公历一年的天数。不仅如此,金字塔中还显示了恒星年(比太阳历一年长约20分钟)的近点年(365天6小时13分53秒,比恒星年长约5分钟)。6000年之久的春分、秋分之间的岁差也通过度量单位表示了出来,而现代天文学知道这个差别的历史只有约400年。
金字塔还向研究者揭示了圆周率的值。
过去,任何一本教科书都告诉我们,公元前3世纪的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Archimedes)是第一个计算出π的正确数值为3.14的人。学者们认为,在美洲,人们知道π值则是在16世纪欧洲人抵达之后。因此,当埃及吉萨地区的大金字塔和墨西哥泰奥提华坎古城的太阳金字塔的设计上都和π值“巧合”时,他们确实深感惊讶。更为“偶然”的“巧合”便是,这两座金字塔在表达π数值的方式上竟然非常相似。这似乎暗示着,在阿基米德发现π值很久很久之前,大西洋两岸的古代建筑师们便已“偶然”地理解和熟悉了这个超常数。
在几何构造上,任何金字塔都不可避免地会牵涉如下两个基本要素:一是顶端距离地面的高度:二是金字塔底边的周长。埃及大金字塔的高度(481.3949英尺)和周长(3032.16英尺)之间的比率,正好等于一个圆的半径和圆周长之间的比率,即2π。当我们将其高度乘以2π时,就可以准确地算出其周长:481.3949×2×3.14=3032.16。反之,如果我们将其周长除以2π,同样可以得到其高度:3032.16÷2÷3.14=481.3949。
很显然,在如此精确的数学关联面前,很难得出单纯的巧合的结论。也许在面对事实时,我们应该承认埃及大金字塔的设计师确实已经懂得了π的原理,并将它运用到了金字塔的建造上。
不过,埃及人为何要替自己设计如此高的标准呢?如果他能宽容的误差度为1%~2%,而非0.1%以下,不仅不会对金字塔的品质造成明显的影响,反而可大大降低工程的难度。在全世界人都以惊叹然后是挑剔的目光面对金字塔时,这个宽容的想法是很有用的。至少,它产生了一个和金字塔一样笨重但又相当巧妙的问题:为什么在4500年前要建造一个理论上非常原始的大石碑建筑,而且要这般坚持着机械时代都难以达到的高精密度?
如果手捧一把米、沙或小石子,让它自行慢慢从手中滑落,不久就会形成一个自然圆锥体,圆锥体的锥角一般为52°,也即是自然塌落现象的极限角和稳定角,令人惊奇的是,金字塔的锥角正好是51°50′49″。
金字塔取接近52°的锥角十分符合科学原理,由于地处强劲风暴的沙漠中心,金字塔这种斜面和锥角正好抵御和衰减了风暴的力量,塔的受风面由下而上,越来越小,在到达塔顶的时候,塔的受风面几近于零,从而在相对尖削的塔顶部位,风的破坏力也趋近于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