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四,威慑关羽,为自己在刘备集团赢得绝对指挥权。

对于诸葛亮,关羽张飞其实是很不服的,虽然博望坡一战,关羽张飞表面佩服,实则是不一定会服从诸葛亮的号令,这在博望坡一战布兵时就可看出来。诸葛亮是靠刘备的剑印才成功布出了兵的。如果没有剑印,关张是不会出兵的。张飞性格较直率,他的服与不服是表现在明面的,他觉得有理就服,无理就和你明对。关羽则是稳重而又城府甚深。请诸葛亮时,张飞反对是因为他哥哥是皇叔,去请诸葛亮有失身份,所以他动不动就是去把诸葛亮绑来,甚至敢于放火;关羽的反对虽没有张飞的激烈,但却是压根瞧不起这书呆子,如第一次听到司马徽介绍诸葛亮时,关羽说:“某闻管仲、乐毅乃春秋、战国名人,功盖寰宇;孔明自比此二人,毋乃太过?”。第三次去请诸葛亮时,关羽说:“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由此可见,关羽是压根儿不相信一个书呆子会有什么真才实学。因此,诸葛亮要想在刘备集团军中拥有绝对的指挥权,就必须首先降服集团军中的棘手刺儿头关羽。只要关羽降服了就好办;张飞是直肠子,有理他就服;赵云本就没有什么背景,孤寡将军一个,刘备不过是他吃饭的主子,不像关张与刘备是生死兄弟。刘备有一句话就是:“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了尚可补,手足断了难再续。”因此对刘备来说撇妻的事屡屡发生,枕边人尚可抛弃况你臣子?自己和刘备不仅是君臣,还有鱼水的关系,这可是刘备自己说的,因此要指挥你赵云根本就不是什么事儿。怎样降服你关羽呢?现在就是拿捏你的最佳时机!

首先,前两处不得要你去,你想去也没门儿。因为在那里曹操还没有到达山穷水尽之地,你不会徇私情放掉曹操,你也还根本捉不住他。我让赵云张飞把曹操逼得山穷水尽之地才交给你。这时你关羽不放他就不是你关羽了,我吃定你非放不可。二是我先挖好一个坑让你自己往里面跳。你不是很傲很牛吗?我偏要把你冷起,让你自己请战,且逼你立下军令状。当然我不是要杀你,凭你关羽和刘备的关系我也杀不了你,但我要让你关羽有把柄在我诸葛之手,在我诸葛亮面前变成“戴罪之身”,看你以后还敢轻易和我讲价钱不!此一石四鸟也。

第五,保护联盟,使刘备集团不至失信于天下。

此时,刘备集团还非常弱小,弱小得连一块根据地都没有。放眼天下,也只有地处江汉之间的荆州这个地方可以暂驻。一是和北魏的许都相隔较远,曹操已经无力观顾;二是和东吴也有长江天险相隔,东吴要防北边的曹操,因此不敢大量向荆州用兵。而历史上这个地方也是东吴的周瑜送给刘备的(见于《资治通鉴》)。虽然如此,但和东吴毕竟只一江之隔,如果孙权集团破釜沉舟要夺取荆州,则是很麻烦的事。因此,保持孙刘联盟既是诸葛亮一贯的政治主张,也是当时时局的迫切需要。所以,就当时的局势来看,曹操必须要放,孙刘联盟必须要维护,信义也绝不能失去,怎么办?故必须要一个人来背放曹的黑锅。刘备不能背,他背了就会失信于盟友失信于天下,这是要命的;张飞不会背,他千方百计都想杀曹操,他会放么;赵云无能力背,他放了曹操就是对主子刘备的背叛,他以后还怎么在集团军中混?所以对不起,只有委屈你关大将军了,你放曹操那是报恩,你的荣誉有加无损,没有人会计较你,况且你有刘备这个哥哥撑腰,有无尽的光环和荣耀庇护。也只有你背得起这口黑锅。那你就背上吧。此一石五鸟也。

三块石打一鸟(接上集一石三鸟)(1)

第六,消除隐患,以免将来因关羽贻误战机。

曹操对关羽来说那可谓是恩情非常啊。屯土山三事,曹操一一应允,尤其降汉不降曹,直接打脸,曹操忍了;时时心心念念念叨故主刘备,身在曹营心在汉,曹操也忍了;赐马赐袍,皆想着哥哥刘备而至无理之极,曹操还是忍了;封侯拜将,上马提金下马提银,竟不感恩戴德,曹操仍然忍了;一闻刘备信息,即不辞而别,且肆意残杀部下,曹操终究还是忍了。这份恩情关羽终究是要报的。今天不报明天会报,明天不报后天必报,这只是迟早的问题。如果今天不想办法让他报了这份恩,将来有一天需要他捉住或杀死曹操时他却放了,那还得了,这岂不是后患无穷么!因此,华容道这份顺水人情就送给关大将军了。今天放了曹操,这份恩情非同小可,一是曹操的生死悬于关大将军的一念,关羽明白,曹操也明白,放了曹操,对曹操来说,是关羽给了他的活命之恩。再一不可再二,以后他关大将军要了你的命你也会无话可说。对关羽来说,了却心中的情结,以后再有这样的机会,如果你再放了他曹阿瞒那就是背叛了。此一石六鸟也。

三块石打一鸟(接上集一石三鸟)(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