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目标建设区域发展新引擎(一体化高质量合肥交出圆满)(1)

安徽省首单9810发货 蜀山区跨境电商出口业务全面开通

合肥新目标建设区域发展新引擎(一体化高质量合肥交出圆满)(2)

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总体鸟瞰图

合肥新目标建设区域发展新引擎(一体化高质量合肥交出圆满)(3)

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中心

合肥新目标建设区域发展新引擎(一体化高质量合肥交出圆满)(4)

中欧班列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王维东 季云冈 记者 沈娟娟)八百里巢湖烟波浩渺,庐州大地春潮涌动,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到战新产业,从中欧班列到跨境电商,处处澎湃着创新动力。合肥市紧扣“一体化”与“高质量”两个关键词,进一步促进区域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能级,长三角副中心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跨境电商“货通全球”逆势上涨、科技创新提升民生服务能力、战新产业“引爆”高质量发展……

跨境电商 “货通全球”逆势上涨

4月12日,在安徽(蜀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内,安徽上岩贸易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将质检包装好的服装装上货车,通过空运和海运,将送往万里之外的海外仓,销售到北美地区。尽管很多行业受到疫情的冲击,但安徽上岩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叶兵说,近几年跨境电商销售额仍在逐年递增,“今年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加60%,每天都有货物发出。”

安徽(蜀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是合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也是安徽省发展跨境电商的先行区。从无到有,逆势上涨,安徽(蜀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恰恰是合肥跨境电商高速发展的“沧海一粟”。

近年来,合肥市高水平建设跨境电商综试区,推动菜鸟中心仓、Google出海体验中心投入运营,创新设立全省首个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度;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新创建1个、总量3个,市级跨境电商产业园新增3个、总量5个。

合肥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跨境电商驶入“快车道”的同时,合肥市还推动“跨境电商 ”业务创新发展,跨境电商9610出口包机成功首飞,“跨境电商9610 中欧班列”常态化开展,9710、9810模式B2B出口业务试点落地,创新开展跨境电商特殊区域出口海外仓(1210)业务,实现跨境电商业务模式全覆盖发展。

记者了解到,安徽省跨境电商创新服务中心未来还将开发建设全省跨境电子商务线上公共服务平台,推进跨境电商企业与国际销售平台、支付、金融、国际物流、知识产权、通关服务等有效对接。目前已接入跨境电商生态服务商136家,服务省内跨境电商企业600余家。

科里科气提升服务民生能力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是由清华大学、安徽省、合肥市三方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该院研发的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已正式上线,通过整体监测、动态体检、早期预警和高效应对,覆盖燃气、供水、排水、热力等2200公里地下管网、58公里地下综合管廊、51座桥梁,成功预警燃气管网泄漏、供水管网泄漏、路面塌陷、重型车辆超载等突发险情6000多起,成为城市安全的科技“哨兵”。

“这是国内首个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中心,目前省级平台也已建成运行,未来还将向全国推广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作为合肥市最闪亮的名片,“创新”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实验室和科研院所里,而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用科技提升服务民生的能力。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合肥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一批战略科技力量“国家队”在合肥聚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等重大战略平台叠加效应不断释放,已有、在建和预研大科学装置10余个,居全国前列。同时,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创新“主力军”,建设成果转化“全链条”,创新创业“生态圈”发展活力前所未有……科里科气的合肥屡次迎来“高光时刻”。

战新产业 “引爆”高质量发展

2021年4月,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正式开工,这个定位于“世界级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集群”的产业园将开展整车、核心零部件、自动驾驶等创新性研发,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引领性的创新链。

“建成后,将引入数百家关键配套企业,形成完整与高度聚集的产业集群。整体建成后年产值将超5000亿元,吸引超过10000名研发人员,以及超40000人的技术工人聚集。”相关负责人透露,园区一期整车项目进展顺利,由经开区主导建设的厂房建设工作基本完成,项目设备已进场安装并开始调试。预计2022年9月投产。

近年来,合肥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瞄准国家战略导向,聚焦市场重大需求,立足产业发展基础,围绕“芯屏汽合”“集终生智”领域,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跨越发展。

新型显示产业是国内产业链最完善、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是全国少数几个拥有从材料、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城市,人工智能产业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先后获批全国首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如今,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合肥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转型升级的主动力、城市形象的新名片。

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战新产业产值年均增速13.9%,占全市工业比重由30.8%提高到55.5%。2021年,全市战新产业产值增长28.3%,带动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1万亿大关,同比增长9.2%,位列全国城市十九强,在过去17年间城市排名跃升57位,成为全球发展最快城市之一。

开行超2200列跑出“合肥速度”

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合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668列,同比增长17.69%,8年来累计发运突破2200列,海铁联运发送超15万个标箱,太阳能光伏、液晶显示屏、机器人部件等高精产品成主流,高货值已成为合肥班列的品牌形象,超500万美元占比达30%以上。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合肥中欧班列不断开拓新业务、增添新线路,累计开行超2200列,直达17个国家、74个节点城市,跑出了与众不同的“合肥速度”。同时,坚持“立足合肥、服务安徽、辐射长三角”的总体定位,中欧班列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先后开行“江淮号”“美的号”“美菱号”等企业定制专列近300列,先后开辟合肥中欧班列“ 阜阳”“ 芜湖”“ 黄山”等城际定向班列,服务范围实现省内16个地市全覆盖,助力全省“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升级。

去年,合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获批,是长三角区域目前首个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目前,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已报交通部等待专家评审,陆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获得省政府批复同意申建,“国字招牌”闪闪发光。

本文来自【安徽财经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