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被美国众多顶级名校用作教材开课的美剧,包括哈佛、加州大学(UCLA)、布朗大学、伯克利大学、杜克大学等等,更神奇的是开课的包括法律系、哲学系、文学系、社会系、新闻系、政治系....甚至连一向不太瞧不起美剧的英国卫报也在关于THE WIRE的评论文章里哀叹为什么BBC拍不出这样的神剧。

反面成长类美剧(火线奥巴马说它是最伟大的一部美剧)(1)

这还不算什么,《火线》最牛的是,它是史上唯一一部让美国在任总统把制作人请到白宫专门探讨社会问题的电视剧。

2015年3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把该剧制作人David Simon请到白宫,就该剧致力探讨的社会问题进行了12分钟的交谈。

奥巴马一上来就说自己是《火线》的忠实粉丝,并认为该剧不仅是史上最伟大的电视节目之一,也是过去几十年来最伟大的艺术作品之一:(奥巴马和David Simon会面视频的截图,油管‬有‬原版‬)

反面成长类美剧(火线奥巴马说它是最伟大的一部美剧)(2)

这并不是一部适合拿来消遣娱乐的电视剧,它更像是一部严肃的纪实文学巨著,具有极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全剧没有一个完美的“好人”、没有一段浪漫爱情、没有非黑即白的爱憎分明、没有戏剧化的场景、总之这部剧从头到尾没有任何一个符合现代人观剧“爽点”的存在,如果是看惯了各种爽剧的同学来看这部剧是注定会失望的。但如果你想通过看一部美剧,达到像读了一套探讨西方现代社会问题的文学书籍一样的效果,这部剧不可错过。

故事发生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港口城市巴尔的摩,该剧制作人David Simon现实生活里曾在巴尔的摩《太阳报》当了12年记者,负责报道犯罪新闻,曾经同巴尔的摩警察局凶案组一起执勤,所以他可以以记者的角度、用纪实文学的手法、通过电视剧的形式,讲好巴尔的摩的现实问题。这部剧尽管警察McNulty应当是作为第一主角,主线围绕着他和同事为了打击毒贩所展开的,但是我以为它真正的主角不是任何一个人,而是巴尔的摩这座城市。

该剧总共分为五季,每一季我们都可以通过冷峻而写实的镜头看到巴尔的摩这座城市的一个切面及背后的现实问题。第一季是贩毒集团与警察系统,第二季是码头工人和工会,第三季则是政治系统内部的勾心斗角,第四季是教育和选举,第五集是媒体系统的问题。五季串联起来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用超高水准的冷静叙述,将巴尔的摩这座城市的各类人物一网打尽,从市长、议员、警察局长、副局长、校长、工会会长、再到流浪汉、毒贩、无家可归的小孩、学生、记者、失足妇女,各色人等琳琅满目,全部在这张网上精巧的串联起来,而且各个栩栩如生、入木三分。用这样一张大网,将一座城市各个方面错综复杂的问题讲述得如此淋漓尽致,还有哪部电视剧能做到?整部剧几乎没有背景音乐,全靠演员密集的台词和引人入胜的精湛演技来使观众全情投入。当你看过后就会明白,为什么它是许多人心目中的NO.1。

反面成长类美剧(火线奥巴马说它是最伟大的一部美剧)(3)

这是男主McNulty,他是一个天生的警察,破案能力一流,鄙视警局人浮于事弄虚作假只在乎数据的做派,一心只想做个“真正的警察”,为了这一理想他经常跨过制度只为抓到坏人,并因此屡次被发配到冷门衙门吃瘪,最后更是为了破案伪造连环杀人案,捅到了媒体引起了整个巴尔的摩轩然大波,最终丢掉工作。

他还是可耻的失败了。

他是一个好警察,但未必是一个好人,他出轨离婚,酗酒滥交,剧中有一个片段他酗酒之后跟一个刚刚认识的女人在车头媾合,诸如此类很多时候道德素质低到令人发指。做警察这份工作抓住坏人是他心中的执念,当这份工作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压到他不知道如何应对的时候,很难说酗酒滥交是不是他的发泄方式。毕竟剧中McNulty唯一一段正常而稳定的生活是在被贬去做水警远离重案组的那段日子,他当起了某人的未婚夫和好爸爸,戒掉了酒瘾,也不再四处寻花问柳。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总是相互影响的。McNulty如此,你和我也是如此。这个人物身上始终笼罩着浓厚的理想主义悲剧色彩挥之不去。

反面成长类美剧(火线奥巴马说它是最伟大的一部美剧)(4)

D'angelo

D'angelo,他的舅舅是垄断街头毒品的大毒枭,在舅舅的庇护下他也成了街头毒贩们的小头目,剧情开始就是他在法庭因为开枪杀人被审判被舅舅派人捞回来,重新站在街头,然而随着剧情推进,他却慢慢被良心谴责,越来越反感贩毒杀人这回事,心怀善良想要赎罪,但是已经被家族裹挟,身在其中而又身不由己,最后在狱中被舅舅的副手下令被杀,他的生命历程诠释了在一个错误黑暗的生存环境里,越想要上进反而离“正确”越来越远。

反面成长类美剧(火线奥巴马说它是最伟大的一部美剧)(5)

Stringer

Stringer,贩毒集团的军师,名义上是老大的副手,实际上很多决策都是出自他手,他日常会去大学读书,被抓的时候书架上还摆着《国富论》,拿贩毒赚来的钱去搞房地产,梦想洗白成为一名真正的富商,然而被腐败政客参议院Clay玩弄得死死的,就像我国古代的宋江投诚,一心想要走上正途,却被正道之人玩弄于鼓掌之中。他有勇有谋心狠手辣诡计多端,也因为玩弄阴谋诡计最终被反杀。

反面成长类美剧(火线奥巴马说它是最伟大的一部美剧)(6)

Omar

Omar,他应该是《火线》中最受欢迎的角色。他不是毒贩,也不是警察,他是巴尔的摩的传奇。他靠打劫毒贩为生,劫富济贫,不贩毒也不滥杀无辜,有担当有原则,也有血性。《火线》不是一部爽剧,但每次Omar出场都是剧中最“爽”的部分,编剧借Omar之口说出了很多辛辣极具讽刺的金句,用Google搜索omar甚至会出现Omar coming yo的词组,可见这个角色有多深入人心。

反面成长类美剧(火线奥巴马说它是最伟大的一部美剧)(7)

反面成长类美剧(火线奥巴马说它是最伟大的一部美剧)(8)

这里有一句话“play the game”,这句话几乎是贯穿全剧,从不同的人物角色口中说出,开始的时候我还不明其意,直到game这个词无处不在,我慢慢体会到可不是“play the game”吗?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在自己的角色里,在这世间“play the game”。学生遵守学校的游戏规则。上班族遵守单位的游戏规则。当然,你可以选择不进这个局,但一旦入局,你就得遵守游戏规则“play the game”。

反面成长类美剧(火线奥巴马说它是最伟大的一部美剧)(9)

市政‬议员‬Tommy Carcetti,起初‬他‬充满‬激情‬与‬理想‬,为了改善巴尔的摩的现状而参选市长,用他‬铁齿铜牙‬般‬出色的‬演讲‬口才‬与‬卓越的政治手腕‬当选‬之‬后又不得不与各种腐朽势力虚与委蛇,最后不仅没有‬改变现状,反而被现状反噬‬,成为了‬一名‬彻彻底底‬的“政客"。社会‬是‬一个‬大染缸‬,‬你不能‬改变‬它而‬‬又‬身在‬其中,反而‬会‬被它‬染成‬各种颜色‬。

熟悉欧美剧的朋友应该一眼就看出这个演员正是权游里的小指头,不知道是不是正是因为在本剧的精彩表演而被权游的导演选中!

除了这几个角色,《火线》中还有很多令人唏嘘的角色,瘾君子线人Bubbles、McNulty的上司——坚持正义却又留有把柄在上层之手的Daniels、被网友形容为最恐怖女反派snoop...文章篇幅有限不能一一道出。值得一提的是,剧中诸多角色都是根据现实中的原型改编而来,剧内剧外都是故事。

看过此剧的朋友 ,咱们不妨评论区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