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探寻北极的纪录片(记录片北极故事)(1)

冰雪覆盖的山峦,北极凛冽的寒风悄然退去,是亿万束金色的阳光遍洒一望无垠的白雪茫茫,冰层固执地不肯融化,北极熊眷恋舒适的家,娇憨的样子是大自然奇妙的造化,海象在冰冷的海水中恣意翻滚,枕着浮冰,尽情地玩耍,海鸟扑腾着漆黑如墨的翅膀,在危险来临的刹那神奇地潜入深水下,北极狐尾随着庞然大物,亦步亦趋、战战兢兢而又分外狡猾,环斑海豹瑟缩地蜷曲在冰层中躲避着天敌地侵犯,独角鲸依偎着洋流沉默着不肯回答......在荒无人烟的世界里,这里是它们的国度、赖以生存的家,严酷的环境中依然有生命的精彩,万物的萌芽......

这是一幅幅真实而唯美的即景图画,是我对纪录片《北极故事》中震撼人心的唯美场景冰山一角的涂鸦,绝非异想天开的杜撰和随心所欲的浮夸。真正的北极神圣而不可侵犯,它能产生擎天撼地、净化人心的脱胎换骨的力量,所谓的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也大抵不过如此吧。这是一种绝对真实的能打动灵魂的洗礼,没有什么比直截了当的电影镜头来得更肆无忌惮和汹涌澎湃了。于是我们顺理成章地潸然泪下。我们为着北极熊觅食的格外艰难而心疼落泪,为着熊宝宝因饥寒交迫最终倒在风雪中再也没有起来而唏嘘哽咽,为着海象大家族不可思议的团结而惊叹不已,也为着海象群中的长辈为了救出被北极熊猎捕的小海象而毅然牺牲自我使鲜血染红了礁石时泣不成声,更为着因人类的破坏而带来的“温室效应”而使北极圈的气温逐年变暖、导致所有生活在这片神圣国度中的动物们再也回不了它们日思夜想的家时而痛心疾首、羞愧难当......

莎拉?罗伯逊执导的这部《北极故事》在众多同类反映动植物的优秀纪录片中尤为显得一枝独秀、非比寻常,在主题思想的层面上,甚至比雅克?贝汉的《迁徙的鸟》和《微观世界》更加刻骨铭心,在解说词行云流水地叙述中,则更比路易?西霍尤斯的《海豚湾》来得委婉而循循善诱,在镜头语言的宏观讲述中,比其他的动物故事更加多元和丰富多彩,难能可贵的是,影片在讲述到全球气温上升、北极圈浮冰逐年减少、生活在这片冰雪国度中的子孙后代该何去何从时没有就此戛然而止,徒留给观众模糊和不着边际的反躬自省,而是让几个儿童顺道扮演了“公益形象代言人”明确地告知观众在应付这场由人类一手造成的悲剧面前我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究竟能干些什么才能拯救北极圈的动物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骑自行车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排放;可洗冷水澡,因为二氧化碳也是导致全球气温变暖的罪魁祸首之一;把台灯的灯管换成荧光灯,因为亮度过高也会产生相应的热量;使用空调时尽量不要将温度调得过低,空调排放的热量也是对气候破坏不容忽视的威胁...... 该部纪录片的社会意义目的和用意在此一览无余,十分明白,公益告白在此时此刻的出现是如此水到渠成、恰如其分,令人印象深刻、心潮澎湃。这比纯粹的公益广告更能使人铭诸肺腑、难以忘怀。因为观众的情绪是一点一点随着影片的深入而被逐渐带动起来的,看着那一只只可爱的北极熊、海豹、北极狐、海鸟们因气候变暖、浮冰逐渐消失而茫然若失、诚惶诚恐、不知所措地抬头望着眼前这个它们曾如此熟悉此刻却又变得如此陌生的世界时,作为人类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拒绝为我们自身的无知和狂妄付出的惨痛代价支付亡羊补牢的债务呢?还是那句老话: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我们责无旁贷!

19世纪探寻北极的纪录片(记录片北极故事)(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