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我国考古学家在长沙发掘了一个著名的墓地--马王堆汉墓,这一发现震惊了整个中国,并且在国外也引起了很大反响,为什么这样说呢?只是因为在这里发现了一具保存极为完整尸体,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具“湿尸”,经过勘测发现足足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五官保存的异常清晰,非常容易就能辨认出是一具女尸,传言在尸体被发现的时候就有日本学者前来请求得到些许尸体的毛发以作研究,只是直到今天也没有拿到手。

在我国发现的众多古尸之中,“湿尸”是极为常见的一种,在古代棺材的密封性非常好,并且还存有棺液,保证了尸体表面非常滋润,但是还是在尸体的表面形成了许多细小的结节类似于现在的“皮疹”归根结底就是尸蜡的一种,人们把这一类尸体称作“湿尸”马王堆中出土的就是其中的代表。

真有古墓长明灯不熄之谜(考古者发现一古墓)(1)

现在看来,这个墓地的发现纯属偶然,在上个世纪70年代,整个国家都处于广挖深洞的备战时期,到处都在准备防空洞,而马王堆就是其中的一个,在当时施工队挖掘到一半的时候,突然闻到了一股刺鼻的气味,在进一步发掘之后,竟然冒出了一阵烟,当时的人们紧张的用水灌入洞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被灌入的水反而溅出来了,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巨大震动,许许多多不同的版本都流传开来。

就在人们困惑不已的时候,一位大胆的村民决定用火去点了一下,果不其然,立马就燃烧起来,有点见识的人都说道是挖到古墓了,在经过思量之后决定将这个重大发现上报,经过层层上报,当地考古队成立了小组对此处墓穴进行了仔细的勘探,但是一时间也不敢轻易动土,在解开墓穴真相之前准备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真有古墓长明灯不熄之谜(考古者发现一古墓)(2)

经过专业的仪器探测之后,专家断定此处定时一座古墓,但是由于技术水平限制,不敢轻易发掘,许多人都从一些盗墓题材的资料中得知,长沙是“土夫子”的摇篮,在很多小说记载中那些“土夫子”有很多独家秘笈。在这次发掘之中,“土夫子”就大显神通,出了不少力气,没有这些人的帮助是根本无法顺利的将整座古墓成功发掘出来的,很多当地居民自发的加入到发掘大军之中,这些土方法在这里得到了极为有效地应用。

靠着这些土办法,考古队毫发无损的挖开了这座古墓,这可把考古队激动坏了,墓中的陪葬品重见天日,并且保存的相当完整,没有受到一丝磕碰,为了犒劳当地人的帮助,专家给了挖掘的人一条烟外加一罐子酒作为奖赏。

真有古墓长明灯不熄之谜(考古者发现一古墓)(3)

一年以后,中科院联合当地博物馆对东边墓地进行了进一步发掘,在经过一系列的工作之后,终于将整个墓地都打开了,在墓地的封顶之处有一层厚厚的石膏,正是这层石膏将古墓完全的封死使得里面的尸体和文物保存完整,在其中有一个接近一万多斤的黑炭包裹的巨型棺材,考古学家费劲周章才打开它。

打开之后,让人眼前一亮,其中有一具非常完整的女尸,可以清晰的辨认出皮肤五官,骨头关节也非常完整,甚至在肚子里面发现了许多甜瓜子,充分证明了此人是在夏天去世,这座墓地被专家命名为一号墓地。

真有古墓长明灯不熄之谜(考古者发现一古墓)(4)

经过仔细搜寻之后,发现了一枚不起眼的印章,上面刻着“妾辛追”三个大字,经过鉴定,这具女尸就是辛追,是西汉一个诸侯国的宰相夫人,生活在西汉初年,并且专家根据尸体的特征推测出了其生前身高大概1.55米左右,还根据墓地的环境建造了一个同样的博物馆用来保存这具罕见的女尸。

之后,接连在2号墓和3号墓发现了其他的尸体,但是在保存程度上面远不及1号墓发现的辛追,但是还能大致辨认出是一具男尸,在其墓中发现了一些证明身份的刻章,经过推测该墓的主人就是辛追的丈夫轪侯利苍,而边上的另一座墓地就是利仓的儿子。

真有古墓长明灯不熄之谜(考古者发现一古墓)(5)

这一重大发现震惊了中外考古史,而这座墓穴的成功发掘离不开那些人们口中的“盗墓贼”,虽然在平常人看来,他们经常的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令人厌恶,但是这些人身怀本领,如果能用到正确的地方,一定会造福社会,就像这次发掘马王堆,如果少了土夫子的帮助,还不知道考古专家要费多少脑筋才能打开这座墓穴,即便是能打开,里面的东西也不一定能保存的如此完整。

马王堆周边的人其实都是人才,他们凭借自己祖上流传下来的手艺,对发掘墓地有极为专业的手法,并且他们对于墓地位置的判断非常准确,其实在历史上就有专门从事盗墓的官方机构,一定程度上为文物重见天日提供了帮助,然而当今人们对于挖人坟墓的勾当依旧唾弃,在我看来,一棒子打死所有人还是有失公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