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喜欢过年(我们为什么要过年)(1)

不知不觉还有一个星期就过年了。我还没从工作中缓过来,当我意识到这点时,我决定踏入一年仅去一次的地方——商场里的超市。

商场一点一点红了起来,渐渐有了年味。人流和平日一样,一如既往那么多,现在的生活哪一天不是过年呢,山珍海味想吃就能吃到。就如婆婆说的,以前每天盼着过年能吃饱肚子,现在没有了这个盼头,过年也少了份意义。

当过年的意义淡化后,好像少了一处灵魂渡口,心少了一处停靠。过年的意义是什么?我想就是让长年漂泊的人,无论是身还是心,都能好好归家一次,接受家的抚慰,然后,充好电,再出发。过年意义的最底层就是家的意义吧。

孩子不懂过年的意义,但是过年的仪式到了,意义也就留在孩子心里。所以仪式少不了,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因为,家对我们而言,是生命最重要的依靠。

我询问他,过年做些什么事?“我要放烟花……”孩子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烟花,于是,我买了一箱烟花,等待年的到来,当然,这不仅是为了他。庆幸,政府把烟花燃放限定在小年到元宵节之间,如果每天都能放烟花,恐怕烟花仪式也逃不了消失的命运。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过年,最喜欢的一项也是放烟花。

离年还有一个月,就期盼爸爸哪天回家,领来一盒烟花。当烟花到家,每天数一数大的有多少,小的有多少,琢磨着这个降落伞什么时候放,那个蝴蝶不敢扔要姐姐带着我放。

除夕那天,爸爸就把烟花带到外婆家,到了晚上八点,烟花项目就陆续开始了。无论那天下着雨、还是飘着雪,总有一个小女孩在漆黑夜晚守在门外,一直守着,看着外婆邻居家的烟花,又放放自家的烟花,手脚冻得冰冷丝毫降低不了心里的热情。

一簇簇亮眼的火花喷发,形成绚丽光景,让我惊喜兴奋不已,我不知道这意味什么,好像只有这样兴奋了一次,过年里我就满足了。如同多年以后,尝到妈妈的味道那种感动。

除了烟花,过年的仪式还有贴对联、办年货、年夜饭和压岁包,以及春节晚会。

每年,带着孩子一起完成这些仪式。因为,仪式需要传承、过年需要传承、家的温暖更需要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