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许世友陪周总理视察南京长江大桥(许世友陪周总理视察南京长江大桥)(1)

图|许世友在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仪式上剪彩

1968年9月30日,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率先通车。

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听说此事后,十分高兴,立即将工程总指挥柴书林和工人工程师王超柱等有功之臣叫来庆祝。

席间几人聚在一起推杯换盏,许世友本身就好酒,加上当天氛围,难免又要多喝几杯。

不过许司令的酒可不是那么容易喝的,喝完以后,许世友给工程又提出了要求。

“1969年元旦之前,公路桥必须通车,没价钱可讲。”

许司令这一张嘴,让中国人在世界上又创造了一个奇迹。

“200斤重的沙袋,许司令一下就抱起来”

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了两座大桥。

一座是武汉长江大桥,另外一座是南京长江大桥。

虽然两座大桥修建的难度都差不多,可修建时的条件毕竟还有所不同。

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前后过程是比较顺利了,除了国人建设国家的热情外,苏联也帮助了不少,武汉长江大桥前后历时两年零一个月,便已经完全建成。

在武汉长江大桥修建的同时,南京长江大桥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可不凑巧的是,在南京长江大桥正在选址、勘测、计划的过程中,中苏关系出现了裂痕。

需要指出的是,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还有苏联人参与帮助,而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全部都由我们自己完成。

可即便如此,南京长江大桥的修建,还是有许多的难题需要克服。

许世友陪周总理视察南京长江大桥(许世友陪周总理视察南京长江大桥)(2)

图|许世友将军

除了材料和人力上的短缺,当时社会环境也对桥梁的修建有很大影响。许多年轻的工人不上班,老工人也束手无策。只能干着急。

许世友也心急如焚。

作为南京军区司令员,在他的辖区设计建造一个如此大规模的工程,当然不可能不惊动他。

早年在南京长江大桥的选址会议上,许世友就曾提出过自己的建议:

“南京长江大桥因为连接长江南北,建桥时最好选择在现有轮渡的地方建设大桥,这样做可以强化交通枢纽的作用。”

许世友对南京长江大桥的修建,投入了相当的精力。

眼看大桥工程的新工人不断被精简,许世友十分着急,好在当时周总理批准南京长江大桥作为特例继续招工、购买机器,才解决了一部分实际问题。

为了支持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许世友给予了相当的支持。

“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机器给机器。”

建桥工程指挥部总指挥柴书林是许世友点名要回来的。

柴书林原本是南京军区工程兵副主任,当时已经被调到了上海铁路军管会主任,在 许世友一生令下,又被调到了南京长江大桥工地上,率领工程兵二团以及支援大桥建设的部队等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兵谏战斗。

许世友陪周总理视察南京长江大桥(许世友陪周总理视察南京长江大桥)(3)

图|许世友与妻子田普在南京长江大桥上合影

60年代末,在南京长江大桥的修建工地上,时常能够看到许世友的身影。

有一日在工地上,许世友见工人抬沙袋抬的兴起,忍不住也要试试身手,上去就要拎沙袋,一个军事干部怕老首长闪了腰,赶紧过去向扶一把,却没搭上手。

“我要用你扶。”许世友回头白了一眼。

说话的功夫,许世友抱起200多斤重的沙袋,“腾腾腾腾”往前走了好几步才撂下。

人力、物力齐备后,许世友就开始对工程进度提要求了。

原定的计划是,公路桥要1969年7月1日才能通城,铁路桥1968年年末建成通车。

一听这话,许世友顿时就不乐意了。

“不行,太慢了。”

许司令一句话,工程指挥部赶紧又重新做了计划,讨论了工程进度和竣工时间。又提出了一个方案:“工程1969年以前全部完工。”

结果许世友还是不同意。

“只争朝夕。”

许世友提出进一步的要求:“1968年10月1日前一定要通车,向国庆十九周年献礼,向党中央毛主席报喜。”

不过这么安排,那么工期就有些太紧了,最终经工程部与许世友反复商量,采取了折中,即在1968年9月底完成铁路桥,年末完成公路桥。

在那段施工最紧张的日子里,许世友几乎每天都在工地上,有时充当指挥员,有时也当战斗员,以保障大桥的整体施工。

许世友陪周总理视察南京长江大桥(许世友陪周总理视察南京长江大桥)(4)

图|南京长江大桥施工现场

1968年9月30日,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率先通车。许世友参加了当天的剪彩仪式。

许世友拉着柴书林、王超柱等工程人员喝酒,并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公路桥必须在1969年元旦通车,没得商量。

工程人员只能加紧争分夺秒的完成,原计划本来要用两个月才能完成的土石方任务,仅用18天就完成。

12月29日,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通车,南京长江大桥全线贯通。

当天上午,南京市五万多军民欢聚长江桥头,参加通车典礼与竣工大会。

典礼当天,天空阴沉沉着,下着细微的小雨,许世友端坐在主席台正中,有警卫员给他撑伞,被他推开,还把身上的雨衣也一把扯下,旁边的人一见,也不好再用雨具。

许世友给大桥通车剪彩的场景,给许多人都留下了十分深刻的记忆。

在那个年代,在即为局限的条件下,能够建成这样一座举世瞩目的大桥,也确实是世界奇迹。

需要指出的是,南京长江大桥的跨度是武汉长江大桥的四倍,但它的建成却全部是我们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建成的。

可许世友并不满足,他还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

顽强的大桥

1969年,许世友陪同毛主席一起视察南京长江大桥。

期间毛主席问了许世友一个问题:“大桥能否满足战备需求。”

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是许世友却上了心,作为一个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将军,许世友极为看重大桥的军事作用。

许世友陪周总理视察南京长江大桥(许世友陪周总理视察南京长江大桥)(5)

图|许世友与毛主席合影

在大桥还未建成时,许世友就在大桥建设委员会会议上提出要检验这座桥的质量:

“大桥的质量不仅关乎国体,还是长江战备的保障,我准备用坦克车来检验桥梁的质量。”

许世友的这个想法,在南京军区也引起了广泛的议论,其中赞成的人有不少,反对的人也颇多。

赞成的人认为,大桥既然能扛得住坦克,那大桥质量自然没什么问题,反对的人认为,举国之力才建起来的一座大桥,万一压出个好歹,该怎么交代。

许世友坚持用自己的方式。

为此许世友专门找到了桥梁专家,要求他们在最短的时间你拿出坦克过桥时的数据,为此还专门调来了两辆32吨重的62式坦克。

通过最精准的计算分析来看,桥梁专家的结论是,坦克过桥完全没问题。

为了不损伤路面,坦克在通过桥梁之前,事先铺设了一层茅草,并进行了洒水,另外坦克在行驶的过程中,严禁调整方向或掉头行驶。

1969年9月初,许世友亲自从苏北调来一个装甲团。

试验当天,许世友坐在指挥车上,除了前面有4辆摩托开道外,还有两辆宣传车不停地广播宣传,几乎全南京市的人都知道了,许司令要用坦克试验大桥质量的消息。

许世友陪周总理视察南京长江大桥(许世友陪周总理视察南京长江大桥)(6)

图|坦克通过南京长江大桥

9月26日中午,118辆62式坦克整齐划一的走过桥面,《南京日报》当天刊载了这样一则消息:

“118辆坦克车,冒着浓烟缓缓开过大桥,大桥纹丝不动。现场60万南京人见证了这一辉煌的历史时刻。”

不仅如此,南京长江大桥,还为潜射导弹试验做出了贡献。

潜艇在水下几十米的深处发射导弹,一个最大的难点是,弹射时如何保障潜艇的安全。

美国就曾出过这样的事故,潜艇水下发射潜射模型导弹,结果点火失败,导弹发射出水面时没有点着火,落下来的时候把潜艇砸扁了,造成艇毁人亡的事故。

为了试验的准确性,美国人改在水陆交界的地方,建立一个巨型的塔吊,事先就把导弹用钢索系住,水下弹射后,钢索便把导弹吊起来,避免坠落的导弹杂种潜艇。

作为陆海空三位一体的核打击中,海基核打击是战略防御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对于七十年代初的中国,各方面条件还稍显不足,美国人的财大气粗也让我们捉襟见肘。

我国潜射导弹的总设计师黄纬禄和一些科学家寻找了不少何事的试验地点,虽然有不少地方可用,但要像美国一样修建一套塔吊设施,难度还是不小,特别是水下施工部分,另外资金不足也是一大限制的原因。

思来想去,黄纬禄想到了新建的南京长江大桥。

钱学森也给予了相当的支持。

许世友陪周总理视察南京长江大桥(许世友陪周总理视察南京长江大桥)(7)

图|许世友指挥坦克通过南京长江大桥

黄纬禄将想法写成一个报告,报告了江苏南京省委,许世友一听,不由得击节赞叹:

“是个好事,我举双手拥护。”

1970年8月某天,许世友下令南京长江大桥宵禁三日。并亲自陪同专家上桥勘验现场。

一切被安排妥当,模型导弹被桥下的大吊车高高吊起,黄纬禄穿着背心裤衩,站在桥上指挥。

随着一声令下,模型导弹以雷霆万钧之势坠入长江中,根据多次的实验比对,黄纬禄得出专业数据。

“坠落的导弹不会砸中潜艇。”

时隔多年后,美国“核潜艇之父”里科弗访华,当得知我们潜射模拟实验是凭借南京长江大桥时,不由得赞叹:

“这是了不起的创举,你们也是核潜艇之父啊。”

许世友陪周总理视察南京长江大桥(许世友陪周总理视察南京长江大桥)(8)

周总理视察南京长江大桥,一句话令许世友深受教育

事实上南京长江大桥的修建,当中不是一点问题也没有。

由于工期比较紧张,工人们几乎是拼尽全力的忙活,赶在规定日期里完成,虽然大家齐心协力完成了一个举世闻名的工程,可真实发生的故事还是让人受了不少教育。

对此,时任大桥局二桥处设计组助理工程师常荣五就曾回忆起这样一个事情:

1968年9月30日,是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通车的日子。可就在前一天,大桥上的脚手架还都在上面呢?

常荣五临走前,看着大桥上密密麻麻的脚手架,心里想:“明天能通车?不可能,那么多脚手架,一夜之间不可能拆除。”

可事实让常荣五大跌眼镜,同事李玉书第二天把他叫醒,他才发现大桥上的密密麻麻的脚手架一夜之间被拆的一个不剩,上万立方米木材的脚手架,全部堆在南岸引桥下的钢梁预拼场上。

从某种方面来说,中国人确实创造了奇迹,即便不谈大桥的建设,就光说一夜之间拆掉大桥上的脚手架,这种动员能力,怕是也只有我们才可以。

可让常荣五感到无奈的是,桥头堡大多都是混凝土设计,凝固程度还远远没有达到设计强度,尤其是上部的悬臂梁过早的拆模是要出现问题的。

当天坐完彩车后,常荣五爬上桥头堡,一番细致的检查之后,果然发现,桥体上出现了许多裂缝,尤其是悬臂梁的根部,裂缝相当严重。

常荣五立即将这一情况反馈给了工宣队、军代表。

两天以后,上级要求迅速查明情况。常荣五接手了这个任务后,带着十几名工作人员,拿着放大镜,细致的检查了桥体,结果发现了200多条裂缝。

好在有常荣五的及时发现,大桥工程处迅速出动,将出现裂缝的地方进行了妥善处理,这才没有给大桥留下安全隐患。

许世友陪周总理视察南京长江大桥(许世友陪周总理视察南京长江大桥)(9)

事实也证明了一点,那就是任何一件事,都不能盲目的加快进度,该需要的时间,一点也不能少,否则容易出现更大的变故。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以后,随之成为一个全国著名的旅游景点,无论是中央领导还是外国游客,都乐意到南京长江大桥打卡,拍张照片留作纪念。

有一年,罗马尼亚领导人齐奥塞斯库访华,在周总理的陪同下参观南京长江大桥。

罗马尼亚的朋友对我国修建的这座大桥赞不绝口,旁边解说员也照例要说:

“这是我们国家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一座大桥,用的全部都是国产材料。”

周总理在一旁很坦率地说:

“你们向客人介绍,话不能说得太满。”

后来周总理自己向客人解释:“我们的大桥不是那么十全十美,桥上就出现过裂缝嘛。”

在那个年代,大桥军管会没有隐瞒这件事,而是采取了实事求是的态度上报,是十分难得的。

关于“自行设计、自信建造”、“用的全部都是国产材料”这一说法,周总理也十分不满:

“南京长江大桥是在武汉大桥的驶出上建的,而武汉大桥是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设计的,南京大桥也吸取了武汉大桥的经验嘛。”

“材料只能说基本上用的都是国产材料,你看钢轨上还有俄文字母,建武汉大桥剩下的材料,不是都支援南京大桥了吗?”

明明白白的几句话,彰显了一个大国总理的胸怀。

许世友陪周总理视察南京长江大桥(许世友陪周总理视察南京长江大桥)(10)

图|许世友与大桥施工技术人员合影

许世友当时和周总理在一起陪同外宾,对总理的这几句话颇有感触,大受教育,他转身对身边负责外事的同志说:

“你们要注意这个事儿。”

中午吃饭时,许世友安排了一顿颇有纪念意义的饭菜,上的所有主菜无一不是纯粹的野味,就连鱼也是许世友自养自网的鲜鱼,总之看起来十分丰盛,又让人感觉不至于浪费。周总理吃得十分满意。

临走时周总理以伙食超标为由,交了伙食费,南京的宾馆一开始坚持不肯要,在总理的批评之下,无奈的收下。

结果许世友有一次到北京开会,周总理的警卫参谋又找到许世友身边的工作人员,要求补交伙食费,工作人员当然不肯收:“就几顿饭而已,算了吧。”

警卫参谋却说:“一定要补交,上次寄往南京的伙食费,宾馆以结过账为由又给退了回来,这事儿总理要是知道了,要批评的。”

周总理一贯严谨的态度,让人看后不由得叹服。

总而言之,那个年代下,能够建成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大桥,可以说是奇迹。

许世友陪周总理视察南京长江大桥(许世友陪周总理视察南京长江大桥)(11)

图|1968年9月30日,南京市五万多群众庆祝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通车

为了能确保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在1968年国庆节前通车,工人几乎都是在加班加点的忙碌,还有不少的群众和单位,也都自发的赶来帮忙,大桥工地上每天都有三万余名工人劳动,最多的时候一天达到了五万,老桥工时隔多年回忆:

“那时候,大桥的变化几乎一个小时一个样。”

让南京市民印象深刻的是,1969年12月29日,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通车当天,天空中下着淅沥沥的小雨,但南京城的百姓几乎全部出动,人们鼓噪欢呼,为大桥的建成而欢欣鼓舞,据当年参加活动的解放军战士回忆,活动结束后,他们在桥下捡了好几箩筐的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