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没鞋穷半截。这话放到汽车上同样适用,如今一辆好车的轮毂肯定不会小,改装的时候轮毂也是很多人的第一个切入点。因为不但爱车一下子帅气很多,而且对于汽车性能的提升也是简单和直观的。

轮子,在行驶过程中承受着重要部分的载荷,被视作人类最古老、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以至我们经常把它和火的使用相提并论。实际上,人类驯服火的历史超过150万年,而车轮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

日本制造的铝合金轮毂(轮毂的发展史也是工业的发展史)(1)

木头轮毂

可考证的车轮的发明时间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然而有记载的人类文明远不能体现车轮历史的悠久,真正的车轮起源可能要从石器时代开始,那时的车轮其实就是一个圆木桩,原始人类用几个木桩并排被放在承载物品的下方以向前滚动,但不能持续稳定的向前也成为了最大的问题。

日本制造的铝合金轮毂(轮毂的发展史也是工业的发展史)(2)

于是祖先在曾经使用过的轻撬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用一根长棍贯穿于两个圆木桩中央,放在平板之下,解决了方向的问题。

日本制造的铝合金轮毂(轮毂的发展史也是工业的发展史)(3)

为了使其更加稳固平顺,易于操控,且提高效率,辐条的设计开始出现。在公元前1世纪,罗马人将木条用来支撑木轮,不仅节省了原材料,而且使车轮变得更轻,更便捷。在古老的东方,我们的祖先们也同样做了此类改进,在秦陵兵马俑墓葬坑中能看到各类战车的车轮样式。

钢铁轮毂

随着科技发展,出现了我们非常熟悉的钢轮毂。19世纪末,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金属铸造工艺已经相对成熟,轮辋、轮毂、辐条开始合为一体。不久之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轮胎工艺的发展,我们非常熟悉的钢(铁)轮毂出现了。

日本制造的铝合金轮毂(轮毂的发展史也是工业的发展史)(4)

最先的钢轮毂看起来颜色较暗,款式沉重朴实,样子也不美观,但其优势在于金属硬度,适合崎岖颠簸的道路。

后来,随着工艺的进步,钢圈轮毂的样式也开始多样化。但是,人类对美观的需求是无止境的,没过多久,就有人发明了一个叫轮毂盖的东西。轮毂盖本身是不具备承载功能,仅仅具有保护和装饰功能,于是车厂就可以将自己对车子的定位和个性化需求用不同设计的轮毂盖以实现,且还能随时更换。

日本制造的铝合金轮毂(轮毂的发展史也是工业的发展史)(5)

这些轮毂盖基本都是使用不锈钢或铁冲压而成,再通过电镀工艺让其看起来更华丽。而具体的分类主要分为全覆盖式和半覆盖式。全覆盖式用于覆盖整个铁圈,设计会相当讲究,主要用于豪华车,而半覆盖式则只覆盖铁圈的中心部分,主要用于廉价车款为主。

日本制造的铝合金轮毂(轮毂的发展史也是工业的发展史)(6)

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不需通过轮毂盖来遮掩轮毂样式不够精美的缺点,而是在生产轮毂前就可以设计,再利用各类先进技术直接将轮毂制造成各类精美的样式,因此也诞生了一大批令人惊艳的轮毂。铝合金、镁合金等新材料的使用,更是让轮毂在拥有美观同时也有着极高的强度,提升了轮毂的观赏性和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