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战场历来是新型武器系统的最佳试验场,在如火如荼的俄乌冲突中自然也少不了新颖武器的身影。在3月中旬,乌军发布的战场照片显示,在基辅地区发现了俄军首款巡飞弹系统“立方体”的残骸,随即被西方媒体大肆报道。耐人寻味的是,美国之后的对乌军事援助物资中,美军现役的“弹簧刀”系列巡飞弹赫然在列,颇具针锋相对的意味,那么美俄两大国的巡飞弹系统在乌克兰战场上展开正面对决,究竟谁更胜一筹呢?

巡飞弹威力(乌克兰战场上美俄巡飞弹系统的角斗)(1)

■在乌克兰战场上发现的俄军“立方体”巡飞弹的残骸。

何为巡飞弹?

巡飞弹系统,又名“游荡弹药”,最早由美国人于1994年提出,是指利用多种武器平台投放发射,在目标区域上空巡弋飞行,可遂行战场侦察监视、毁伤评估、精确打击、通信中继、目标引导等多种作战任务的智能弹药。

巡飞弹威力(乌克兰战场上美俄巡飞弹系统的角斗)(2)

■2019年在伦敦国际防务展上亮相的以色列“英雄”系列巡飞弹。

巡飞弹具备几个方面的突出优势:

一是尺寸小巧,雷达截面积小,加之隐身设计的集成作用,具备极强的突防能力,在便于单兵携带作业的同时,又使得敌方多层防空系统难以对其形成有效杀伤。

二是成本低廉,性价比高,相较于传统弹药及无人机等装备,巡飞弹不论是制造成本,还是后续运营都相对简单,使用方便。

巡飞弹威力(乌克兰战场上美俄巡飞弹系统的角斗)(3)

■巡飞弹系统的作战示意图

三是任务适应性强,巡飞弹的机体可视实际作战需求更换有效载荷,可遂行多种任务,作战弹性优良,比如遂行战场侦察监视任务时,可搭载相关探测设备及器材,为后方作战人员实时回传目标区域的具体情况;在遂行精确打击任务时,可搭载各种战斗部,飞抵目标区域上空对敌方高价值/时敏目标发起致命一击。

四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巡飞弹系统的作战范围将得到拓展,既可“独狼式”前出接敌,自主遂行作战任务,也可集群发射,以“蜂群”战术对敌展开打击。

巡飞弹系统的迅猛发展,令攻守双方发展出一系列新的战术对抗场景,影响深远,正在引起各国军界的密切关注。

巡飞弹威力(乌克兰战场上美俄巡飞弹系统的角斗)(4)

■以色列开发的“哈洛普”巡飞弹,这种武器也被称为自杀式无人机。

AK出品的“立方体”

作为俄军装备的第一款巡飞弹系统,“立方体”系列由俄罗斯ZALA zero公司研制开发,该公司是在轻武器领域赫赫有名的卡拉什尼科夫集团下属子公司。“立方体”系统长0.95米,翼展约1.2米,外形设计采用宽三角翼布局,两侧翼梢处各安装有一个垂直稳定面;动力系统为后置低噪声电动螺旋桨发动机,由机载电池驱动,最大飞行速度为80~130千米/小时,滞空时间30分钟,最大作用范围40千米。

“立方体”的有效载荷为3千克,可根据实际作战需求搭载不同战斗部或探测设备,遂行精确打击、战场侦察监视、情报搜集等作战任务。

巡飞弹威力(乌克兰战场上美俄巡飞弹系统的角斗)(5)

■在某防务展上进行展示的俄制“立方体”巡飞弹。

“立方体”巡飞弹除装备俄陆军外,还曾赢得俄海军的青睐。按照俄海军的规划,该系统将用于对地面及海上等小型高速目标的打击作战,此外还可遂行特种渗透、反海盗等作战任务。不过,“立方体”系统存在着一个较大的缺陷,即三角翼气动布局导致机动性不佳,对移动目标的打击能力差强人意。

巡飞弹威力(乌克兰战场上美俄巡飞弹系统的角斗)(6)

■处于待发状态的“立方体”巡飞弹。

扬名沙场的“弹簧刀”

“弹簧刀”巡飞弹系统是美国宇航环境公司在炮射无人机基础上研发而来,于2011年列装美军,并已经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得到广泛应用,已有10个生产批次和两款子型号,即基础版本“弹簧刀”300型及升级版本“弹簧刀”600型。

巡飞弹威力(乌克兰战场上美俄巡飞弹系统的角斗)(7)

■“弹簧刀”系列巡飞弹的基础型号“弹簧刀”300型。

“弹簧刀”300型机长约0.61米,全重仅2.5千克,外形设计采用常规布局,在机体前部及后部下方,各分布有两副折叠弹翼。动力系统与“立方体”相同,采用后置低噪声电动螺旋桨发动机,也由机载电池驱动。“弹簧刀”系统的巡航速度为101千米/小时,滞空时间在15~20分钟之间,最大飞行高度150米,最大作用范围5千米,机体前部有一个重0.32千克的定向战斗部,在发现目标后将会收起弹翼,加速至160千米/小时,以俯冲姿态发起打击。该机除胜任战场侦察、目标监视外,还可对敌机枪手、狙击手及迫击炮阵地等软目标形成有效杀伤。

巡飞弹威力(乌克兰战场上美俄巡飞弹系统的角斗)(8)

■美方技术人员在讲解“弹簧刀”600型巡飞弹。

相较于“弹簧刀”300型,宇航环境公司后续推出的“弹簧刀”600型在各方面都有大幅提升,动力系统更换为全新的高效电能装置,使滞空时间增加到40分钟左右,最大作用范围提升至40千米,最大飞行速度提高到112千米/小时,攻击阶段的最大速度提升至185千米/小时。

由于该系统全重增加至15千克左右,因此战斗部的效能也大幅提升,具备了反装甲能力,可对硬目标造成杀伤。此外,上述两型巡飞弹除便于单兵使用外,也可由多种载具平台进行搭载,如通用动力公司推出的TPX“游荡弹药”系统等。

巡飞弹威力(乌克兰战场上美俄巡飞弹系统的角斗)(9)

■通用动力公司开发的TPX“游荡弹药”系统,可以作为巡飞弹的机动载具。

美俄对决,鹿死谁手?

总体来看,在巡飞弹这个新兴技术领域,美军要胜过俄军。以“立方体”与“弹簧刀”两款巡飞弹为例,“立方体”于2016年被俄军首次投入叙利亚战场,而“弹簧刀”早在2013年就已经活跃在中东地区,取得了大量实战战绩。

当“立方体”于2019年正式公诸于世时,“弹簧刀”600型的研发已经处于收尾阶段,因此“弹簧刀”在技术上显然要比“立方体”更为成熟,在性能上“弹簧刀”600型也明显胜过“立方体”,加上美军在信息技术上的传统优势,使得“弹簧刀”的实战表现要优于“立方体”。

巡飞弹威力(乌克兰战场上美俄巡飞弹系统的角斗)(10)

■“弹簧刀”巡飞弹系统在测试中击中轻型车辆靶标。

如今美制“弹簧刀”巡飞弹系统已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乌军手中,再加上最新披露的专为乌克兰战场研发的“凤凰幽灵”巡飞弹系统,可以看出美军对这种新型武器系统的重视程度。它们究竟在乌克兰的实战当中能发挥出怎样的作用,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巡飞弹威力(乌克兰战场上美俄巡飞弹系统的角斗)(11)

■美军士兵正在使用“弹簧刀”300型巡飞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