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勤读书!做官,有座右铭!做事,求高境界!虽已“垂垂老矣”,还要再次用伟人来激励自己。回顾人生,这三个“矩”,是要始终不渝遵循的。来听连续当了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的他想说的话……

今年七十有二,过了孔夫子说的“不逾矩”之年。连续当了五届全国政协委员,至本届结束,最后任期将至。恰值虎年,我又属虎,总该说点什么吧。

虽已“垂垂老矣”,还要再次用伟人来激励自己。记得有人这样评价王阳明,“凡聪明敏捷,能洞察秋微,又能妙计频出者,是为有智之人;天真恻怛、感愤人间之不幸、感慨国家之悲运者,是为有情之人;豪情勇猛、处事不惊,临大敌而无所惧者,是为有意之人。”王阳明自幼读书就立志要做圣人,果然其一生立言、立功、立德,皆居绝顶。我等凡人,只能望其项背,做不了这样的圣人。但欲做一个“有情、有智、有意”之人,当毕生追求、起而行之。这样高的境界,尽管达不到,回顾人生,其实有三个“矩”,是要始终不渝遵循的。

做人,要勤读书

  

做人,要做好人、高人、新人,摆脱平庸的人,就要勤读书。

怎么做一个好人?要读书。“为什么读书便能学得做一个高境界的人呢?因为在书中可碰到很多人,这些人的人生境界高、情味深,好做你的榜样……他们是由千百万人中选出,又经得起长时间的考验而保留至今,像孔子,距今已有二千六百年,试问中国能有几个孔子呢……为什么我们敬仰崇拜他们呢?便是由于他们的做人。”钱穆说,“假如我们诚心想学做人,‘培养情趣,提高境界’,只此八字,便可一生受用不尽。”

怎么做一个高人?要读书。说,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现代领导活动与读书学习的密切关系,深刻认识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积极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

怎么做一个新人?要读书。进入“互联网 ”的时代,不能读死书,死读书。所谓“互联网 ”,就是“互联网 各个传统行业”,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促进创业创新,如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公共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等形成若干新产业模式。今天,要善于在“互联网 ”的大趋势中,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创造性地读书。如果“互联网 读书”呢,会不会也创造奇迹?

怎么做一个摆脱平庸的人?要读书。“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平庸是一种被动而又功利的谋生态度。平庸者什么也不缺少,只是无感于外部世界的精彩,人生历史的厚重,终极道义的神圣,生命涵义的丰富。而他们失去的这一切,光凭一个人有限的人生经历是无法获得的。”余秋雨说,“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我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从2020年至今,每天都沉浸于政协委员读书活动之中。两年来,全国政协以“互联网 读书”的形式,已连续组织9期委员读书活动,共创建129个线上委员读书群,2100余名全国政协委员登录政协书院,覆盖全部34个界别,遍布31个省区市,参与率达98%,发言量超过58万条,浏览量近296万人次。委员读书活动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提升委员履职能力、助力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常说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不是靠说了算,而是靠说得对。政协委员说得对,要读书;说得好,要读好书;说到位,还是要多读书。

我是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指导组副组长,职责所系,要到各读书群去“漫游”“督学”。在书香政协这样一个最善于读书的群体里读书,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这样一个专门机构里读书,在理性建言、知识资政这样一个特殊平台上读书,思想的火花随处可见,头脑的风暴时有迸发。于是日日跟读昼夜不息,朝惕夕虑有感而发。每日写一两则,形式长短不拘,不时晒到读书群里参与讨论。其中有些体会,过去也多少有所谈及和思虑,但这次读书确有新启发、新感悟,忍不住一吐为快。两年多来集腋成裘,汇总成册,先后出版了三本书,还将再出版两本。

怎样做人做事和做官 做人做官做事(1)

叶小文(右一)参加全国政协举办的防控疫情主题读书群线下交流会(王达/摄)

做官,有座右铭

做官,要做一心为民能干事,少干不干糊涂事的好官。做好官就要“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

白天走干讲:走下去、干起来、讲出水平。走,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说:“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走,不仅要开动双脚,还要开动脑筋,不能走马观花,“葫芦掉进井里,还是在水上漂着”。干,就是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干部干部,先干一步。讲,是领导干部向广大人民群众讲解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动员、组织群众的重要手段。能不能讲、会不会讲,是否不念稿子也能讲,往往体现出一个领导干部的水平。我们有的干部,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稿子一放下,套话一说完,“主客便只好默默地相对,逐渐沉闷起来。”数年前,为了挫败“”势力阴谋策划的“入联公投”,我几次应台湾高僧邀请,到台湾数万人的群众集会上发表即席演讲,一概不拿稿子,受到热烈欢迎。

晚上读写想:耐心读、勤于写、创造性地想。读,过了学生时代,没有专门时间读书,也没有老师督着读,就看自己愿不愿挤出时间读书。再忙,睡前总能挤一小时。关键是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便可以进入另一个美妙的世界,从读书中获得心灵的充实和内心的愉悦。写,是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邓小平同志讲过:“用笔领导是领导的主要方法,这是毛主席告诉我们的。凡不会写的要学会写,能写而不精的要慢慢地精。”希望,应“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走干讲与读写想,相辅相成。读写想是坐而思,走干讲是起而行。白天光阴似金,最宜多走多干多讲;夜晚沉寂幽静,更适勤读勤写勤想。坚持走干讲,才能读得透、写得深、想得远;不懈读写想,才能走得实、干得好、讲得准。

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夜以继日,累也不累?其实进入这样一种生活方式,便不难体会孔夫子的那股豪迈:“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周而复始,烦也不烦?其实会另生出一番快乐的滋味。享受工作,一心一意,忙并快乐着;享受生活,一茶一书,闲并快乐着;享受天伦,一生一爱,爱并快乐着。

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积以时日,我就写出了若干文章,拿去发表。有领导鼓励,“小以见大,文以见长,自成一体,贵在有恒”。有领导来信:“小文大作,每每拜读,感慨良多。言简意赅,有彩无华,实不多见。”权都当鼓励之词。

做事,求高境界

做人、做官的价值,在于做事,如王阳明所说,总要在“事上练”。做事的高境界是,通过心外无物,心即理,塑造人生乃至民族之大气象;通过知行合一,事上练,增长人生乃至民族之大智慧;通过致良知,以应万事,构建人生乃至民族之大境界。

做官,业已退休;做人,即将到头。做事,还有可为吗?我喜欢希腊一句谚语,“老了,再重新做一回孩子”。“思想人生”当一切归零,从头开始。“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我追求的新境界,来自阳明学,如钱穆《阳明学述要》所言:“王学的萌芽,他所倡良知学说的根柢,是有生命的,有活力的,是那样地执着,那样地跳脱,从多方面的兴趣、很复杂的经历中流变而来的。他有热烈的追求,有强固的抵抗,他从恳切的慕恋里,转换到冷静的洗伐,又从冷静的洗伐里,转换到恳切的慕恋。他狂放地奔逐,他澈悟地舍弃。他既沉溺,又洒脱。”“若忘了他的实际生活,空来听他的说话,将永不会了解他说话的意义。若空听了他的说话,又忘了你自己当身的实际生活,那便更不会了解他说话的一番真义所在了。”

而做事的高境界,归结起来,即阳明先生所言,“且知且行,且行且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作者:叶小文 全国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此文刊载于《中国政协》2022年第17期

来源:中国政协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