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太后的简历

宣太后芈(mǐ)姓,出生地楚国丹阳(在今湖北省),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

帝太后赵姬真实姓名失载,“赵姬”这一称呼、始见于长篇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所以史学家也依此称呼她为赵姬。赵姬是秦始皇嬴政的生母,秦庄襄王的王后,生在当时的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帝太后”。

两位太后都是秦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太后,两人培养的儿子也都是非常优秀。一位是秦昭襄王,另一位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名人是非多,桃色新闻也是颇多,面首之事可谓是轰动一时。可两位太后最终结局却完全不同。这是为什么呢?下面且听小编分解。

秦国赵姬为什么戴帽子(同是秦国太后都有养面首的经历)(1)

帝太后赵姬与宣太后影视剧形象

芈八子的太后历程

八子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有一种陌生的感觉,而提起她的封号:秦宣太后,或许就能够让人熟悉一些了。中国历史首位女政治家,号称中国的伊丽莎白。说起芈八子,就要先说她的出身,生于战国时期的她,可谓是放荡不羁,当时只是个身份低微的楚国公主,正史中没有记载,但估摸着应该是因为政治因素,才能够在后来嫁给了嬴驷,当然地位不高,只是姬妾而已。封号就是“八子”,在秦国的后宫等阶中,只算是中等级别,甚至在她成为宣太后之前,这个称号一直没有得到提升。她与嬴驷一共有三个孩子,可以看出她应该还是很受嬴驷喜爱,三个孩子中的公子稷,他就是后来那横扫六国的秦始皇的爷爷——秦昭襄王。没即位之前子以母贵,即位之后就是母以子贵了,凭着她八子的位置,怎么也轮不到她当太后。但是有时人生如戏,继承嬴驷王位的嬴荡,因为他是当时太后的儿子,登基王位名正言顺,但这家伙太爱逞强,结果因举鼎被砸一命呜呼了,总共当了三年的国君,真是倒霉透了。但偏偏巧合的是他没留下一儿半女。结果芈八子的儿子才有了竞争王位的机会,而且在与其他皇子竞争的过程中,得到了穰侯魏冉的帮助,成功登上王位,而她也就正式成为后来的宣太后。据史料中记载,在此之前还没有太后这个称谓,在她这里才算是第一位,成为太后之后,她还成功的参与了国家的政事之中,整整主持了36个年头。她在位期间,任命魏冉为丞相,开始着手攻打边缘的小国,期间秦国的实力不断提升,她假装私通义渠国王将其杀死在甘泉宫。那时他们已经有了两个孩子,可以说是有了真感情,但是宣太后是何等人物,又岂会拘泥于此,对别人狠,对自己一样狠,说断也就断了。同时称为“秦国四贵”的几个外戚紧紧围绕在宣太后芈月的周围,将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命脉牢牢的掌握在这个小集团当中,秦昭襄王反倒成了摆设。好在他赢稷也不是平庸泛泛之辈,他知道自己的母亲没有霸占权位的意思,所做的一切筹谋都是为了自己,为了秦国。在芈月的默许下,他暗自培养自己的力量,对外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外交政策增强国本,对内步步蚕食剥夺四贵的力量,最后跟自己的母亲摊牌,当上了名副其实的秦国君主。

秦宣太后芈月执政四十一年后交出了政权,第二年带着无上荣耀离开咸阳来到自己的封地,彻底退居幕后。死后,她的儿子秦昭襄王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可谓是风光了半辈子。

秦国赵姬为什么戴帽子(同是秦国太后都有养面首的经历)(2)

宣太后影视形象

赵姬的太后经历

咱们在反观另外一位主角——赵姬。千古一帝秦始皇的生母。她的经历影响了秦始皇的一生,导致秦始皇一生没有立一位皇后。也使得秦始皇一生对女性没有好感。赵姬是赵国人,出身应当不高,最初应当是歌姬出身,因能歌善舞,容貌出众,被卫国大商人吕不韦纳为妾。吕不韦为了讨好巴结异人,就将自己心爱的赵姬送给了他,异人对赵姬一见钟情,很快两个人就进入了鱼水之欢,然后赵姬生下了秦始皇嬴政。嬴政9岁的时候,安国君继位为秦王,三天后安国君去世,异人继位。此时秦赵双方关系出现改善,赵姬和嬴政才得以回到秦国。只是母以子贵,有了嬴政,一切将会向着有利的一面发展。赵姬是异人最喜爱的女人,嬴政是异人第一个儿子,于是赵姬被封为夫人,嬴政被定为王储。异人刚刚当上秦王3年就去世了,太后深闺寂寞,吕不韦就找了个“某方面”能力特别强的面首——嫪毐,送给了赵姬,结果赵姬很宠爱嫪毐,还躲在秦旧都雍城替情郎生了两个儿子。

秦国赵姬为什么戴帽子(同是秦国太后都有养面首的经历)(3)

帝太后赵姬影视剧形象

嫪毐不但生理能力强,还能打仗。秦汉时代实行军爵制度,非军功不封侯。嫪毐被封为长信侯,展露了军事才能。有枕席之私,又能打仗,赵太后引为至宝。除了满足生理需求之外,嫪毐还能帮她争权夺利。慢慢地也生出真感情,从喜欢到爱。当时嬴政还小,尚未亲政,秦国有三股外戚势力主宰:华阳太后和昌平君、昌文君为代表的楚系外戚;夏太后、长安君成蟜及其生母韩夫人为代表的韩系势力;秦始皇生母赵太后和嫪毐一伙的赵国外戚。本来秦国的三股外戚势力,以华阳太后的楚系为大,昌平君、昌文君在秦国朝堂呼风唤雨。异人的上位,也得益于认了华阳太后为养母,楚系势力的强悍是从宣太后芈月开始,就留下的传统。但是三位太后的外戚势力,基本上在互相制衡中取得平衡。

后来长安君成蟜叛变,就是因为夏太后死后,赵太后自恃秦始皇生母,排挤韩夫人和成蟜。在这个过程中,充当赵太后打手的就是面首嫪毐。等干掉韩系外戚之后,赵太后胃口变大,对楚系外戚势力动手。在嬴政行冠礼亲政之前,楚系外戚头面人物华阳太后去世,嫪毐借嬴政在雍城行冠礼之机,发兵攻打雍城想要灭掉昌平君、昌文君。反而被昌平君、昌文君、吕不韦联手灭掉了。

在儿子的冠礼上搞出大事情的赵太后,惹怒了嬴政。她和嫪毐生的儿子被棒杀,嫪毐也被车裂而死,被诛三族。赵太后毕竟是嬴政的母亲,后来嬴政为了孝道,又把赵太后接回宫中。秦王政十九年,在情人嫪毐去世的十年后,赵太后去世。人生最后的十年,不知道赵太后会否觉得深宫孤寂?

总结一下,两位太后的共同点都是,年轻美貌时老公去世了,都留下年幼的孩子,都是历经千难让自己的孩子登上王位。不同的是小编个人认为,芈八子的独断乾纲目,包养面首等事都是为了她的宝贝儿子,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连她的儿子秦昭襄王都对她的母亲认可。反观赵姬她的出发点完全是排除异己为目的,而包养的面首后期连她自己都无法驾驭。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一己私欲。所以晚年过得还是比较凄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