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一个个红色故事
串联起有关青春、奋斗、
奉献的记忆
昭示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红色故事会带你
知来路 ,启新程
今天与大家一起重温红色故事——
《把鲜血和生命献给雪域高原——孔繁森》
分享者——政工监督室 丛羽喆
回首过去,我们历经磨难、感慨万千;展望未来,我们不忘初心、扬帆起航。我们的国家,从刀耕火种中走来,从苦难和辉煌中走来,历史的车轮滚滚,共产党员的精神却永不消逝,总有一种感动让我无法言喻,总有一种震撼使我久久不能平息。曾有人说出“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做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豪言壮语,今天我就为大家讲述领导干部的楷模、共产党员的榜样——孔繁森书记的故事。
1994年11月底,拉萨的高原之上,许多群众站在一座堆满哈达的墓碑之前,送走了他们敬爱的孔繁森书记最后一程。这位在雪域高原上奉献了一生的共产党员,因为一次意外的车祸,在他挂念的藏族同胞们的簇拥之下,走完了这短短的一生。
1944年7月,孔繁森在山东聊城出生,1966年9月,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到了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调取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便主动报名,第一次踏上了离家进藏的路程。
当时的西藏,环境艰苦的令人难以想象:寒风侵肌、荒野雪山,还有数不尽的成片的泥塘。但孔繁森清楚的知道,这是祖国和人民的需要,更是党对他的召唤。孔繁森进藏本来是作为日喀则地委宣传部副部长选调的,报道后,区党委看他年轻体壮、意气风发,决定改派他到海拔4700多米的岗巴县担任县委副书记。征询他的意见,回答仍很痛快:“我年纪轻,没问题,大不了多喘几口粗气。”就这样,在岗巴三年,他几乎跑遍了全县的牧区,扶贫解济,宣传党的政策,和群众一起劳作、下地。就这样,在岗巴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孔繁森与藏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调回山东时,藏族同胞们排队相送,更是让他心里十分难受。
1988年,孔繁森任聊城地区行署副专员。这时,严峻的考验又一次来了。组织上在选派援藏干部时,认为他工作能力强,又有进藏经验,便想让他带队。孔繁森义不容辞的应下了,可如何向家里人交代?老母亲已至耄耋之年,生活无法自理;妻子做过好几次大小手术,病痛缠身;家中的三个孩子年岁尚小,仍需照看,这一走,他怎么有脸面面对家人?一天夜里,他终于鼓起勇气向妻子说明一切,妻子王庆芝难过的眼泪像珠串子一般往下滴,为他收拾行李的手却一刻也不停歇。要走的那一天,孔繁森默默的站在母亲的身边,轻轻梳理母亲稀疏的白发,贴在老人的耳边颤抖的说:
“娘,儿又要出远门了,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要翻好几座山,过好多条河。”
“不去不行吗?”年迈的母亲抚摸着他的头不舍的问。
“不行啊,娘,咱是党的人。”孔繁森的声音哽咽了。
“那就去吧,公家的事耽误了可不行。多带些衣服、干粮,路上别喝冷水……”这段话至今仍挂在孔繁森纪念馆的白墙上。于是孔繁森第二次进藏。1991年,一次车祸把他摔成了严重的脑震荡、颅骨骨折、高烧昏迷。住院治疗期间,他得知一所学校发生了问题,便不顾高烧未退、眼睛充血,骑着自行车赶到学校处理现场,在拉萨呆了两年时间后,1993年,他告别拉萨赴阿里上任。越野车载着他,向西疾驰而去。车窗外,油画般的高原景色一幕幕掠过:清澈的拉萨河,奔腾的雅鲁藏布江,高耸的雪山,明镜般的湖水……孔繁森热爱西藏的山山水水,但此时却顾不上欣赏这高原美景。伸向远方的苍苍莽莽的大路,多么像人生之路。回顾过去的路,思谋未来的路,他的心早已飞向了阿里。在阿里任职期间,他跑前跑后,为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殚精竭虑。在阿里地界,他不间断听取汇报,结合贯彻党的十四大会议精神,商讨如何发挥当地优势,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途径;为了寻找阿里地区的发展优势,全地区106个乡,他跑了98个,雪域高原上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这位老共产党员,在阿里任职期间,让当地的经济飞速发展,让电厂发电、工厂崛起、开放口岸、打通公路,甚至用他微薄收入收养了三个藏族孤儿……这样的事情,没人记得清他做了多少件,大家只知道,他们敬爱的孔书记,把一颗最火热的心,都献给了高原土地,把一份最真挚的情,都献给了碧云蓝天。
“冰山愈冷情愈热,耿耿忠心照雪山”,这是孔繁森在阿里写下的诗句;“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这是孔繁森用以自勉的座右铭。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进藏十载,雪胎梅骨;栉风沐雨,朝乾夕惕。当我抬起手,抚摸胸前这枚熠熠闪光的党徽时,我就能想起孔繁森书记那张和蔼却又沧桑的脸庞。孔繁森是千千万万个投手于群众中的共产党员的缩影,而在新时代,这样的先锋将永不消逝,共产党员的精神更将薪火相传……
(供稿/政工监督室 丛羽喆;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