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丹心为报国一双清泪思双亲(忆初心读家书王若飞)(1)

一寸丹心为报国一双清泪思双亲(忆初心读家书王若飞)(2)

一寸丹心为报国一双清泪思双亲(忆初心读家书王若飞)(3)

王若飞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来自吕梁新闻联播00:0021:09

▲ 点击收听

大家好:我是吕梁人民广播电台综合广播主持人董欣,我是吕梁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节目主持人红旺。为了扎实推进全市“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从理想信念入手,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自觉接受党性锻炼,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我们在全市广电系统开展《忆初心 读家书》诵读活动。今天,为大家诵读的是烈士王若飞的三封家书。(朗读者:红旺 董欣)

一寸丹心为报国一双清泪思双亲(忆初心读家书王若飞)(4)

一寸丹心为报国一双清泪思双亲(忆初心读家书王若飞)(5)

一寸丹心为报国一双清泪思双亲(忆初心读家书王若飞)(6)

王若飞(1896——1946),贵州安顺人。1919年冬,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旅欧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法国共产党。192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共旅欧支部负责人之一。1923年,赴苏联学习。1925年回国,任中共豫陕区委书记等职。1928年,赴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后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1931年回国,在包头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在狱中仍坚持斗争。1937年夏,经党组织营救出狱,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宣传部部长、八路军副参谋长、中共中央秘书长等职。在党的七大会议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抗战胜利后,作为中共代表之一,参加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4月8日,由重庆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

一寸丹心为报国一双清泪思双亲(忆初心读家书王若飞)(7)

“我们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是要改造世界”

亲爱的舅父:

吾幼受舅父教养之恩,未有寸报;孤苦老母,未受我一日之奉养;今日被捕,又劳舅父于风雪残冬远来塞外看视。②尤其令我感激的是,舅父能了解我,不以寻常儿女话相勉。吾观舅父精神仍如往昔,又知老母至亲骨肉,均各无恙,以后清贫之生活,亦尚能维持,使我更无所念。

舅父所著书及诗,尚未奉读。他日读后如有所见,能写信时,自当奉告。吾尝谓舅父思想行动为托尔斯泰伯爵③一流人物。托氏身为贵族,然极不满上层社会残暴豪华的生活,十分同情于下层平民被践踏的生活,愿意到平民中去,并帮助他们。可惜他只有满腔的同情心,而没有使穷苦群众得到解放的方法,所以他只能是穷苦群众的好友,而不是革命的领导者。这是我与舅父思想行动分歧的地方。舅父思想,宗教色彩甚浓。

一切宗教哲学的发生,都是当时当地社会的反映。时代变动,环境变动,这些宗教哲学也必然要随之变动。……我之读宗教书籍,只是为知道当时及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怎样在思想上反映出来。我们的哲学,是认为一切东西都是在流动变化着。我们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是要改造世界。这样的精神观与《金刚经》所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静的观点相反。以上请舅父恕我狂妄的批评。

我妻现在闽北,干戈遍地,音信难通,特留数行,请舅父代为保存,将来有机会见面时交给她④。舅父此来,情义已尽。塞外苦寒,不敢久留。舅父回去时,对诸挚爱亲友,均请代甥问安。

甥 若飞

一九三二年一月七日

注释:

①这是王若飞1932年1月7日写给舅父黄齐生的信。黄齐生,贵州安顺人,1879年生,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和爱国民主人士。青少年时期的王若飞曾得到黄齐生的抚养、教育,并走上革命道路。黄齐生一生探索教育救国、教育兴邦真理,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毛泽东称赞他是“共产党最艰难的时候,党外人士同情爱护党的第一人”。1946年4月由重庆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而遇难,是著名的“四八”烈士之一。

②王若飞1928年赴苏联参加中共六大后,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1931年回国后,因版徒出卖,在内蒙古包头被国民党政府逮捕,黄齐生专程前往狱中探望,并设法营救。王若飞在狱中坚持斗争,于1937年被营救出狱。

③指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④王若飞妻子李培之(亦写作李培芝)当时在洪湖苏区,1932年秋转移到上海,在秘密情况下坚持为党工作。王若飞在给李培之的信中写道:“忘掉我吧!不要为我的牺牲而伤痛,集中精力进行战斗,继续努力完成党的事业。”由于黄齐生没有打听到李培之的下落,未能将此信交给她。

一寸丹心为报国一双清泪思双亲(忆初心读家书王若飞)(8)

(王若飞的舅父黄齐生)

“使我的血能流在这伟大的革命战争中”

亲爱的舅父:

今日得读舅父一月十八日亲信,并汇来<大>洋五元,前次汇来十元亦已收到,因上次发信时,写的过多,竟忘告诉。舅父对我生活如此关切,真是说不出的感激。前日由高等法院转来绥远省政府发还存款尾数57元3角(因为从前领过50元绥币,合大洋20元,所以此时实发37元3角)给我狱中零用,至于全部存款,须俟本案判决,始能定夺。所以我现时的钱,已够一年的花销,以后请舅父不必挂念。

舅父信谓改造社会与打破环境之人,必须注意个人环境的修养而后可以取信于人,这是很对的。舅父举中庸之好学、力行、知耻,相勉,自当接受。好学、力行的功夫尚不困难,“知耻近乎勇”是含有很大意义的。常见一般人,总喜欢掩饰自己的错误,掩饰自己的缺点,掩饰自己的不能,去盗名窃信,而终于站不住脚。只有真正的大勇者,才不以名位系心,才不以明白的承认自己的弱点为可耻;而以不知自己的弱点,不能除去这些错误弱点为可耻,努力实行“过则勿惮改”的精神,努力的除去自己的弱点。所以“知耻近乎勇”,能知耻者,必终成事。

舅父寄来历史图书,已看见秦良玉一套,编印都很好。还有五套在科内,尚未交下来,舅父题郑子尹先生《巢经巢诗钞》,及郑先生《醉寄内妹诗》,均已反复吟诵,颇感兴趣。

数日前提笔给铭兄写信时,正当岁尾年头,不免有刘玄德髀肉复生之感,故语气亦自然反映出一些感慨之言。现在狱中对于健康颇知注意,近来尤特别于饮食及清洁加意。更可告慰者,是甥之精神并无丝毫颓丧,所以一切能熬耐,务请舅父不必挂念。冬令天短,房中常是阴暗,自然使精神上也受些影响,好在现已交春,天气渐暖,日光春风能渐送入,身体亦当较现状为佳。

近日传闻日军已占山海关,进攻热河,必然要使华北震动,舅父原已定期南下度岁,竟反因此不走,以视一般之临难苟免仓皇远避者,愈见舅父精神之不可及。传说是战争甚紧,绥远傅主席将率<第>三十五军东下参加作战。我未能看见报纸,不知中国是否已经对日绝交宣战,实行抵抗,实(拼)力夺回东三省,抑或只是增加防御。如果真是已经绝交宣战,则这个战争与其意义十分重大。我认为这个战争是中国民族革命的战争,每个真正的革命者,都应参加这个战争,拥护这个战争的胜利。所以我写了一信给傅作义主席,说明我对于这个民族革命的抗日战争的意见,并要求能给我以实际参加的机会,使我的血能流在这伟大的革命战争中。也许我的意见、我的要求很难被采纳,但我的自信是每个真正的革命者在这严重的局面下,在这关系民族存亡的革命战争中必须有的表示。我将原信抄在铭青兄信后,嘱代转送舅父。今接舅父信,知他已南迁,所以连给他的信一并寄交舅父。

祝舅父健康

甥 若飞

一九三三年一月三十日

一寸丹心为报国一双清泪思双亲(忆初心读家书王若飞)(9)

“一息尚存,终当努力奋斗”

铭兄:

岁尾年头,最易动人怀抱。况我今日处境更觉百感烦心,念国难之日急,恨身之蹉跎,冲天有志,奋飞无术。五更转侧,徒唤奈何!虽然楚囚对泣,惟弱者而后如此。至于我辈,只有隐忍以候。个人生命,早置<之>度外。居狱中久,气血渐衰,皮肉虚浮,偶尔擦破,常致溃烂。盖缘长年不见日光,又日为阴湿秽浊所熏染。譬之楠梓豫章之木②,置之厕所卑湿之地,亦将腐朽剥蚀也。又冬令天短,云常不开;又兼房为高墙所障,愈显阴黑,终日如在昏暮中,莫能细辨同号者面貌。人间地狱,信非虚语。有人谓矿工生活,是埋了没有死,大狱生活,是死了没有埋。交冬以来,吾日睡十四小时(狱规:晚六时即须就寝,直至翌晨八时天已大明方许坐起),真无殊长眠。当吾初入狱时,见一般老号友对于囚之死者,毫无戚容,反谓“官司打好了”,深诧其无情。后乃知彼等心理皆以为与其活着慢慢受罪,反不如死爽快也。

以上琐琐叙述大狱生活,吾兄阅后,或将以为弟居此环境中,将如何哀伤痛苦,其实不然,弟只有忧时之心。一息尚存,终当努力奋斗。现时所受之苦难,早在预计之中,为工作过程所难免,绝不值什么伤痛也。因此弟之精神甚为健康,绝不效贾长沙之痛哭流涕长叹息③;惟坚忍保持此健康之精神。如将来犹有容我为社会工作之机会,固属万幸,否则亦当求在狱能比较健康而死,弟并无丝毫悲观颓丧之念也。与吾同号者,尚有五人,彼等官司皆在十年以上,时常咨嗟太息,以为难望生出狱门,我尽力慰解彼等,导之有希望,导之识字读书,导之行乐开心(下棋唱歌),一面使彼等有生趣,一面使我每日的生活亦不空虚。当彼等诅咒此大狱生活时,我尝滑稽地取笑说:“我们是世间上最幸福的人。每天一点事不做,一点心不操,到时候有人来请睡,一睡就是十四点钟;早上有人来请起,饭做好了就请我们吃,难道还不够舒服么?”同时又叙述遭受天灾或兵灾区域难民的痛苦,冰天雪地中沙场战士的生活,我们较之,实已很舒服。自然任何人都愿在沙场征战而死,不愿享受大狱的舒服。吾为之此言,一面取笑,一面亦示人世间尚有其他痛苦存在,不可只看到自己也。即如吾兄现时之生活,想来亦必有许多难处,不过困难内容性质与弟完全不同耳。弟处逆境,与普通人不同处,即对于将来前途,非常乐观。这种乐观,并不因个人的生死或部分的失败、一时的顿挫,而有所动摇。弟现时所最难堪者,为闲与体之日现衰弱,恨不能死于战场耳!每日天将明时,枕上闻军营号声,不禁神魂飞越!嗟乎!吾岂尚有重跃马于疆场之日乎?

一九三三年一月

注释:

①这是王若飞1933年1月写给表姐夫熊铭青的一封信。

②指楠木、梓木、豫章木,其木质坚硬耐腐。

③指西汉文学家贾谊,曾任长沙王太傅,后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死后,贾谊常常伤感哭泣,不久病逝。

红旺:现任吕梁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栏目主任,主持人,播音员,从事新闻工作8年来,主持多档广播民生节目、多档大型晚会,组织举办多次公益爱心活动,曾获山西省广播电视奖“广播十佳栏目”奖,吕梁市百佳新闻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董欣:吕梁人民广播电台综合广播主持人,吕梁市百佳新闻工作者,吕梁市优秀主持人,所主持节目荣获山西广播影视奖优秀栏目奖、播音主持一等奖、综艺主持二等奖等。

诵读:红旺 董欣

  制作:苗苗

  策划:张华 安军

  审核:张旭峰

  总监制:郭月秀

  ----------------------

  新媒体编辑:张利群

  新媒体审核:刘鸿雁

  新媒体监制:耿瑞山

  服务热线:0358-8280011 17635462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