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北京,很多人往往会想起这里是首都、是四大一线城市之一、也是明清两朝的都城。北京拥有7项自然文化遗产,与数不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古迹有的成了知名景点,有的依旧隐匿在市井巷陌,山林深处。每到秋天,西山大觉寺的银杏总会在网上刷屏;在离大觉寺不远处,还藏着一座中西合璧的花园式别墅,人们称之为贝家花园。

民国老宅一家五口(隐匿在北京西山深处的老宅)(1)

法国医生贝熙业,自行车上的“驼峰航线”

许多人都是通过纪录片《贝家花园往事》,知道了西山的贝家花园与主人贝熙业。上世纪2、30年代,我国的抗日大地上活跃着不少给予我们无私援助的国际友人;知名如白求恩大夫,贝熙业也是其中之一。生于1872年的贝熙业是一名法国医生,1912年来到中国,先后在东交民巷开设医院、在北堂医院担任院长、在燕京大学担任校医。贝大夫在旧时的北京颇有名气,也给当时许多老百姓免费看过病。

民国老宅一家五口(隐匿在北京西山深处的老宅)(2)

他当时在北京的家,就在王府井的大甜水井胡同。1923年,贝熙业和牛涧沟村的老闵家签了一个99年的租约,在北京西山建了贝家花园。由于贝熙业对北京西山地形比较熟悉,当时已不年轻的贝熙业,常常从王府井骑行到西山贝家花园,单程40公里,就为了给抗日根据地秘密运送药物(白求恩大夫开的清单)。后人说,这是冒着生命危险、开辟的一条自行车“驼峰航线”。

民国老宅一家五口(隐匿在北京西山深处的老宅)(3)

跨越半个多世纪的中法情缘

就这样,贝熙业大夫在中国行医41年。1952年时,80岁的贝熙业与28岁的中国名媛吴似丹在北京登记结婚,吴似丹是贝熙业行医时的助手。吴的父亲吴明远当时是中法实业银行总经理,吴家在金融界赫赫有名。这场年龄差异巨大的异国恋造成不少轰动,吴父更是与女儿断绝来往。1954年,由于形势因素这对夫妻不得不离开中国,回到法国。1955年,他们的混血儿子贝石涛出生,贝老爷子把他对中法友谊的理解,融入了后代的血液里。

民国老宅一家五口(隐匿在北京西山深处的老宅)(4)

1958年,贝熙业患病去世,当时的吴似丹只有34岁,却一直没有再嫁。而是靠着打工度日,独自抚养儿子长大,也没有再回到中国。2013年吴似丹在法国去世,享年89岁。临终之前,她表示为了守望这份爱,才愿意独自守寡53年。岁月如梭,斯人已逝,如今的贝家花园里,仍然记录着两人在此共同生活的短暂时光。

民国老宅一家五口(隐匿在北京西山深处的老宅)(5)

西山的红色地标

贝家花园和大觉寺一样,都是坐西朝东。老宅位于半山腰上,林木繁茂,环境清幽;是一座古罗马城堡式布局的中式别墅。贝家花园由三组建筑组成:分别是一栋欧洲城堡式碉楼,一组中式会客厅堂,一座中西合璧的生活居所。

民国老宅一家五口(隐匿在北京西山深处的老宅)(6)

沿着木栈道拾阶而上,最先看到的,是花岗岩石垒砌而成的碉楼。这一碉楼距离贝家花园的主体建筑尚有一段距离,民国时期的社会秩序混乱,建造碉楼也是为了安全原因。这个碉楼却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贝熙业将其改为两层诊所,免费为周边村民治疗,发挥了救死扶伤的作用。

民国老宅一家五口(隐匿在北京西山深处的老宅)(7)

北大房为贝家花园主楼,是贝熙业与夫人吴似丹的起居室。主建筑为中国筒瓦箍头脊式样,前出廊,后抱厦,檐檩上还绘有苏式彩画。站在北大房的二楼游廊上,可以俯瞰整个院落。由于周边林木苍翠、奇石林立,才能在抗战时期承担救助、掩护的功能。现在,主建筑内部布置了贝熙业的生平展览,着重介绍他在北京的行医故事。

民国老宅一家五口(隐匿在北京西山深处的老宅)(8)

民国老宅一家五口(隐匿在北京西山深处的老宅)(9)

参观最后来到的南大房,位于地势最高处,为一座五楹的中式建筑。90多年前,这里是北京的法国社交中心。

民国老宅一家五口(隐匿在北京西山深处的老宅)(10)

如今整个贝家花园建筑群已成为中法文化交流的平台和窗口,也是北京的红色地标之一。这里值得花上半天时间,穿越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贝熙业在北京的41年的传奇故事,依旧让人唏嘘不已。

民国老宅一家五口(隐匿在北京西山深处的老宅)(11)

开放时间:8:0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贝家花园路贝家花园

票价:20元

,